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让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极度恐慌。在此之前,美国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在核弹、导弹和航天领域遥遥领先,没想到却被狠狠打脸。这个时刻也被历史铭记,命名为“史普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
2024年12月至1月,一家中国创业公司 求索(DeepSeek)连发3款大模型,让AI领域遥遥领先的美国科技界大受震撼,并引发了英伟达等美国科技股的暴跌,这也被美国投资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称为另一个“史普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要知道,马克•安德森可是互联网的一代宗师,曾经参与开发了全球第一个通用浏览器Mosaic,创立了著名的网景(Netscape)公司。
关于DeepSeek在大模型产品上的创新,行业内的报道已经非常之多,老冀在此也就不再赘述。作为一名做了二十多年科技报道的观察者,从DeepSeek暴击美国AI这件事,老冀看到了国内科技行业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硬科技时代”已经到来。
什么是“硬科技”?老冀查了一下,其实官方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那就是:“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上,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的应用场景,能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最先进水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
老冀这里所说的“硬科技时代”中,“硬科技”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但并不是全部。在这个时代中,“硬科技”还与其他同样重要的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科技行业的新生态和新特征。
具体来说,“硬科技时代”主要有这么“五硬”:
一、硬科技主导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