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微信小店推出“送礼”功能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抛开最初的“高调”之后,该功能似乎迅速陷入沉寂之中,就像人们看了一条“厉害了,XXX”新闻,在“厉害了”过后,微信小店“送礼”功能该何去何从?
考虑到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达13.82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如果你说要是没有赚钱的机会,这谁都不信,微信的溢出效应还是不容忽视。
回顾中国互联网行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小型创业者的机会永远是寻找价值洼地,寻找廉价甚至免费的流量,2000年开淘宝店,2008年做百度SEO、SEM,2013——2015年做微信公众号,2018——2020年做抖音、快手。
大平台的流量溢出效应,是中小型创业者绝佳的赚钱机会,关键就在于:第一,你有没有抓住;第二,你怎么做,没错,平台是有流量溢出效应,但平台的规则一直在变,用户喜好也在发生变化,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创业者只有一边做一边改变才能蹚出赚钱的通路;第三,合规,这是2025年创业者要想赚钱的必修课。
如果你仅仅停留在知道微信推出小店“送礼”功能这条信息之上,肯定没戏,坐等没意义,嘲笑也没意义,那么,到底该怎样利用微信小店“送礼”功能来赚钱呢?
首先,熟悉平台规则,知道平台的流量来源从而做好转化。就算是淘宝、百度、微信公众号最火热的时期,如果你啥也不懂,冲上去就开一个网店,做一家网站就想赚钱,那基本上没戏。互联网行业的基本逻辑还是流量,无论是你开网店、做微信公众号、做短视频,你的流量从哪里来?没有流量就没有转化,没有转化就没有交易,这还怎么赚钱,最终,兴冲冲而去,失望而归,反而怪平台是骗子。
微信目前的规定是:除珠宝、教育培训两大类目外,其他类目微信小店、原价不超过1万元的商品,都将默认支持“送礼物”功能。所以,如果想吃到微信小店“送礼”功能的红利,首先肯定要避开这两个不能做的类目以及产品的客单价超标。
微信小店“送礼”功能的主要入口是微信搜一搜,它是由搜索转化而来的流量,既然是搜索流量,就涉及到两点:
1.免费流量,SEO。
2.付费流量,投流微信搜一搜。
那么,到底是SEO还是付费投流?我倾向于认为,微信搜一搜的相关生态尚处于建设期,也就是说,很多商家并不注重微信的内容和生态建设,这就意味着就很多的空间可以挖,没必要一开始就付费投流,可以先试试免费流量的玩法,当然,如果投流的单价比较低,倒也是可以尝试。但是投流也会上瘾,就像某短视频平台,商家不投流根本没生意,SEO则能有长期效果。
其实,无论是挖微信的免费流量,还是搞付费投流,目前的优势就在于竞争力小,卖家要么在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要么在抖音、快手,反而做微信小店的商家不多。
竞争力小,就是机会。怎样结合微信搜一搜?可以看看当年怎样做搜索引擎优化,这套逻辑转移到微信搜一搜即可。
其次,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美”。大部分商家为什么选择其他平台,而不是微信小店,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其他平台离钱更近,一方面,消费者的习惯已经养成;另一方面,平台售前、售后、平台规则、物流等都非常成熟,商家想在上面做生意是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而微信小店则相对空白,商家即使开通后,流量以及用户转化也要用户自己想办法,并且,微信小店还处于用户习惯教育期,有许许多多的用户没有养成在微信小店购物的习惯。
在整个用户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想要在微信小店上“大干一场”,上来就“大而全”,很有可能折戟出场,如果再考虑到是吃“送礼”红利,那就更别想着这是门大生意。
只有考虑“小而美”,才有可能挣到钱,这个“小而美”的基础是:
1.月活跃账户数达13.82亿,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数7亿。
2.竞争力小,比如,搜“中性笔定制”关键词,排名第一的商家月销只有358件,搜“中性笔”的小店,商家数量只有3家,像“羽绒服”、“剃须刀”、“手表”等关键词同样如此,无论是商品的数量,还是商家的数量,微信小店都远远低于其他平台。
3.与“送礼”相关。这是此次微信推出的主要功能,那么,要想赚钱的核心焦点,就是与此功能相关,即聚焦于“送礼”,而考虑到“送礼”本身,它与电商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现在的电商是各种买买买,油盐酱醋差、服饰数码3C,很多年轻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就是网购,但你显然不可能把“送礼”当成是一种常态。
你主要吃的是“送礼”市场的红利,比如圣诞节、元旦、春节、七夕等等。在节日期间,满足近13亿月活用户中部分用户通过微信网购送礼的需求,这是创业者和商家应该抓住的点。可能会有人说,这样一算下来,市场不就非常非常小吗?但换个角度来看,本身竞争力也小,如果你不是想大赚一场,作为中小型创业者妥妥地够了。
据悉,接下来微信小店“送礼”功能,会在2025年春节期间全量上线,那么,对于创业者和商家来说,这就是赚钱的机会,当然,能不能赚到钱,还得看你的行动力、执行力以及选品能力。
当然,对于许许多多的商家和创业者来说,如果你本身不是“送礼”市场,又没有“礼品”供应链,就别瞎兴奋,这个钱你赚不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