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OPPO杭州全球总部停工的消息,此起彼伏。其实,这是OPPO过去几年战略冒进酿下的苦果。
几年前,是OPPO较为风光的时候,智能手机销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其便在全国多处拿地建楼,比如,2018年在深圳湾耗资近36亿元拿地;2020年,OPPO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地段拿地,地价接近12亿元。
2019年,OPPO启动“马里亚纳计划”。随着华为受制裁,OPPO准备大干一场,搞起了芯片研发——这个项目前后投入超过百亿元,然而却在曙光就要来临之前,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终止。
过多的钱财及精力消耗,以及注意力的分散,让OPPO近年在国内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丧失了一些机会。在国内,OPPO不仅丢失领先的地位,还被挤出了市场前五,这可能是OPPO之前没有想到的。
在高端市场,OPPO的存在感也有待提高。从全球折叠屏市场份额来看,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前五分别是三星(51.2%)、联想(15.1%)、华为(13.2%)、荣耀(7.6%)、小米(6.3%),OPPO不在前五榜单。
OPPO这几年进行了很多探索,试图从过去的渠道驱动、营销驱动,转变为一家技术驱动企业,朝高端化迈进。为此,OPPO加强技术投入,但从去年开始,OPPO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那么,OPPO为什么会在国内市场退步了呢?
首先,芯片项目消耗过大,考虑欠周全
华为手机之所以能站稳国内高端市场,是因为它有自己的芯片,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打造产品。一个很好的例证是,华为受制裁,自己的芯片耗尽后,曾有一段时间采用高通的芯片,产品卖得并不好。去年,华为芯片重生之后,立马扭转局势。
在手机行业,如果操作系和芯片都不是自己的,要想获得差异化能力,难度大得多。从这个角度来看,OPPO值得尊重,至少它想到了问题所在,并着力去改变它。而且,OPPO芯片项目起点高远——瞄准旗舰芯片,野心确实不小。
OPPO的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公司投身芯片设计,旨在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并从核心技术上建立起护城河。不难看出,OPPO作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看到了行业的症结所在。
不过,OPPO进军芯片市场,注定难有好的结果——不是OPPO造不出芯片,而是既然美国能制裁华为,就肯定能制裁OPPO。而相较而言,华为有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等其他业务兜底,能在政企市场获得订单,即便被卡脖子,也有一定的业务支撑,给了华为一定的缓冲时间。OPPO就不同了,业务比较单一,一旦手机不能获得芯片,那是灾难性的。
OPPO在芯片项目上寄托了很高的期望,投入巨大,几年时间里,耗资超过100亿元。芯片是一个长期投资项目,为了打赢这场战役,OPPO从业界挖了不少人才,这些人才可以为OPPO解决芯片设计问题。但是,,谁给OPPO生产芯片呢?台积电还是三星?它们都做不了主。
另外,即便有厂商给OPPO生产芯片,OPPO也还得掂量掂量——OPPO手机要在全球市场参与竞争,想绕开其他芯片厂商,打造自己的芯片,会很容易被拿捏!只要谷歌的“全家桶”不给用,在海外市场便无法施展手脚。
OPPO芯片项目,不仅仅是花了巨资,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这个过程中,给了那些专注做产品的手机厂商以赶超机会。
其次,多处拿地建楼,超出公司所需
OPPO加强自主研发,是值得尊重的。毕竟,只有重视研发的企业,才能构建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不过,OPPO与华为不同,华为涉及大量的底层技术、根技术,是行业生态的发起者,它的战线铺得很广,涉足通信、消费电子、云计算、芯片、汽车等方面,对研发人才的需求远高于OPPO。
华为的研发人员超过10万,所以,华为才会建设那么多的研中心,实现人才的就近接入。数据显示,华为全球研发中心总数达16个,联合创新中心有28个。在高校云集、人才云集的地方,华为建立起了研发中心和研究中心。但OPPO不需要那么多的研发中心,东莞长安的大本营,其新研发中心耗资22亿元,已投入使用,基本上可以满足公司的研发、办公需求。
更何况,OPPO位于深圳湾的总部大厦也建成了,它由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扎哈设计,可容纳万人办公。据OPPO之前披露,该项目总投资达70亿元。2019年该项目动工时,OPPO表示,OPPO将立足深圳,面向全球探索未来。
除了东莞、深圳建大楼,OPPO还在杭州、成都等地拿地,建研发中心。最近就有媒体报道,OPPO杭州的全球总部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
杭州地价很贵,2020年,雄心勃勃的OPPO,在杭州拿下这块地,仅土地出让金就高达11.84亿元,该项目由丹麦设计师设计。当时,OPPO宣称,要打造公司的全球移动研发总部。从媒体拍下的照片来看,这个项目只搭建起了一个底层框架,还处于基坑状态,而项目公示牌显示,该项目要在2025年4月30日竣工。
目前,OPPO杭州全球移动研发总部项目的建设已暂停。据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透露,该项目是“因方案调整现场暂停”。
前有虎,后有狼,何去何从?
在国产手机中,OPPO算是长寿的,它曾经历过多次行业波动,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了下来。在功能机转智能机时,因它卖的功能机利润高,转身较晚,曾命悬一线,但它猛醒回头,并重回一线。
李易峰代言“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广告之后,OPPO手机红极一时,渠道找它拿货,得先打全款。OPPO的强势,连华为也敬畏它三分。其后几年,它凭借群星代言,以及综艺节目冠名,抢占了用户(尤其女性用户)心智。
不过,这两年,OPPO在国内市场颇为不顺,在研究机构的各大榜单中,排名靠后。IDC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市场前五分别是vivo(18.6%)、苹果(15.6%)、华为(15.3%)、小米(14.8%)、荣耀(14.6%),OPPO不在前五榜单!
同样,国内折叠屏市场,OPPO份额也较低。IDC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为折叠屏份额为41.0%,领先幅度较大;荣耀以21.9%的份额排名第二;小米以17.2%的份额排名第三;第四、第五分别是三星(7.7%)和vivo(6.0%);OPPO国内折叠屏市场份额仅3.2%,排名第六。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分别是vivo、华为、荣耀、小米、苹果,市场份额分别为19%、16%、15%、15%、14%。其中,vivo与华为同比增长均超过20%,OPPO同样未能进入前五榜单。
当然,从全球市场来看,OPPO依旧能排在第四位。IDC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前三分别是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分列第四、第五,这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8.3%、17.7%、13.5%、9.1%、8.5%。这份数据显示,OPPO份额仍有一定的增长,同比增长5.9%,但它身后的vivo同比增长了22.8%。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三星以5750万部出货量位居第一;苹果以5450万部排名第二;小米以4280万部位居第三;OPPO以2860万部排名第四,vivo以2720万部排第五。
OPPO排名全球第四,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印度以及东南亚市场表现不错,有较高的份额。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OPPO在东南亚市场份额达21%,销量达510万部。其后是三星,市场份额为16%;传音第三,市场份额为16%;小米第四,市场份额为15%;vivo市场份额为10%,位列第五。
在印度市场,OPPO也增长较快,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vivo以19.4%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同比增长26%;小米以16.7%的份额,排名第二;三星位居第三,份额为15.8%;OPPO份额为13.4%,不过同比增长高达41%,是前五名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OPPO全球市场份额守住前五,主要靠印度以及东南亚市场支撑,这些市场的特征是,主要以中低端机型销售为主。以东南亚市场为例,OPPO的份额主要得益于入门级机型A3x和A3热销。即便如此,OPPO这个位置,也很难说很稳。其一是它的身后有增长强劲的vivo,另外传音手机也对OPPO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非洲市场,OPPO手机也在快速增长。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OPPO在非洲卖出100万部手机(同比增长22%),市场份额为5%。从排名来看,OPPO在非洲市场位居第五,前三分别是传音、三星、小米,它们三家吞下非洲市场80%的份额。
对OPPO来说,前有虎,后有狼。不过,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的OPPO,基本盘还在,只要它聚焦主业,它依然有机会在国内、国外市场提升竞争力,发起新的冲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于东来的“爹味儿”,把胖东来从“风口”推向“浪尖” ?
- 读懂了vivo的用户脑、产品心,就读懂了国产第一如何炼成
- 苹果手机iPhone 16一到2025年就降价,这次还会有人“上套”吗?
- 2024年度VR产业回顾:混合现实头显成为主流;国内VR大空间强势崛起
- 阿里独家合作,亚马逊“亲测”代言,雷鸟创新打造 AI 眼镜新标杆,媲美 Meta !
- CES 2025 抢先揭秘:XR领域新品爆料,AI眼镜成焦点
- 2024 XR年度 TOP 10
- 先诛苹果,再灭Meta?三星、谷歌、高通组“失败者联盟”,能否赢得XR领域终局之战?
- Meta高端AR眼镜Orion全揭秘:五年内上市,或无缘国内市场,大概率撞车苹果
- 库克进军游戏圈?苹果Vision Pro与索尼达成合作 后者发行游戏刚拿下TGA年度最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