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全球都在上演着关于AI的喧哗与躁动。
伴随着大模型的异军突起,AI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予产业各界,乃至社会经济整体以极大的震撼。提到AI,我们经常会看到两种过于极端的声音:一种是AI无用论,持论者认为大模型给AI产业带来的泡沫过大,一旦泡沫破裂,AI可能再次陷入历史上的AI寒冬;另一种是AI万能论,认为AI是最大的风口,只要搭上AI快车,自己训练出大模型就万事大吉。
然而,任何极端的想法都无益于产业走向成熟。如何清醒地理解AI争议,在AI万能与AI无用之间走出合理、可行的AI之路,已经成为中国AI乃至全球AI的共同疑问。
AI之路应该如何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刚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0月16日晚,李彦宏在《HBR Live:商业未来》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总编辑殷阿笛(Adi Ignatius)进行了对谈。《商业未来》是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推出的访谈栏目。近年来,殷阿笛与诸多全球科技领袖进行了交流,给业界带来了大量前瞻性、共识性观点,比如英伟达CEO黄仁勋、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等人都在这个节目上探讨了对AI技术的认识与思考。在最近这次对谈中,李彦宏谈及了AI近期发展趋势、是否存在泡沫、AI与人类关系等诸多AI热点问题,而其观点的独特性在于,他认为泡沫不可避免,但伪创新将被清洗,最终1%的企业脱颖而出创造巨大价值。
李彦宏谈到,像历史上许多次技术浪潮一样,在度过最初的兴奋阶段之后,泡沫不可避免。当这项技术没有达到最初兴奋阶段的高期望时,人们会感到失望。在这之后,有1%的企业将脱颖而出,继续成长,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现在,我们只是在经历这个阶段,这个行业比去年更冷静,也更健康。
正视泡沫,并以成为泡沫过尽后的1%为目标。
为人类福祉,为技术致用而发展AI技术。
这或许就是李彦宏眼中的AI之路。
让AI发展合理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正视泡沫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就像李彦宏所说的,有泡沫并不一定是坏事,很多伪创新将被清洗。
事实上,从经济供需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市场上出现了新颖且被证明有价值的技术,就一定会吸引到大量乃至过量的关注。这些关注会转化成资金规模、人才转移、企业数量等方式涌入,从而造成技术的供大于求,或者供领先于求,进而催生经济泡沫。
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甚至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必要对AI泡沫报以过分的关注,甚至恐慌。
当市场的供给率过高,或者技术无法像畅想的那样带来价值时,泡沫自然就会消退。这时将不可避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失望感,但也只有经历了这样的失望感依旧能够留下的技术创新,才能够承载社会经济的期待,最终让技术走向应用,开启科技变革。而归其根本,这样的循环是新技术涌入市场的必经之路。
所以说,AI泡沫是AI技术发展带来的必然产物,客观上无所谓好与坏,尤其像百度这样的科技企业,已经穿越了多次类似的科技变革周期,从而积累了相当的应对能力与发展经验。
李彦宏就回顾了当年著名的互联网泡沫。看似危险的“泡沫破裂”,最终却变成了大众成为互联网用户的开始。
千禧年,此前极度繁荣的互联网泡沫突然破裂,导致大量互联网公司转身离场,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已经迎来尽头。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互联网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到来。为什么会有这次互联网泡沫破裂?很大原因在于当时的情况很类似今天的AI大模型风口。大量公司都是为做互联网而做互联网,觉得只要踩中了互联网概念就万事大吉,却根本没有想过自身做出的互联网产品如何实现商业化,如何为大众带来价值。于是在资本热度消退后,这些企业就没有任何维持下去的能力。
在新的AI时代,整个产业发展也必然会经历这一过程。必然出现的泡沫破裂,实际上是一个去伪存真、优胜劣汰的过程,能够将不符合实际的伪创新、伪需求清除出去,从而将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创新保留下来。
我们无需为AI泡沫的存在而恐慌,而是应该正视它,直面它。企业真正的选择在于,是成为泡沫破裂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99%,还是成为最终为大众创造价值的1%。
如何不成为AI泡沫的一部分?核心就是要知道自身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所做的事情能够带来哪些价值。如果我们所做的AI,都只是重复的、跟风的技术产品,没有任何差异化与实用性。那么泡沫破裂的苦果似乎早就注定难以避免。
这个观点恰好可以用来分析国内从去年开始的百模大战。伴随大模型的爆火,大量企业开始纷纷跟风研发基础模型。仅仅4个月时间,中国市场上大模型的数量就翻了3倍,甚至出现了很多公司用开源模型修饰一下冒充新模型的闹剧,或者过分强调参数规模、跑分、刷榜等不存在真正商业价值的指标。
然而问题是,这数量众多的大模型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应用。甚至一度出现了国内200个大模型的调用量还不如文心大模型多的情况。这些为了做大模型而做大模型,却忽略应用效果、商业价值的行为,与20多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众多企业无异。
好在伴随着AI大模型的第一波热度消退,行业也开始趋于理性。李彦宏认为,今年AI行业有所降温,但比去年更健康,最终将有1%的AI公司脱颖而出创造巨大价值。
伴随着AI泡沫的必然产生与必然破灭,会有99%的企业与大模型离场,所有跟风、矫饰的伪创新都将被淘汰。
而合理、可行的AI之路也非常简单,就是在风口中保持冷静,去成为最终脱颖而出的那1%。
那么,如何从99%的泡沫,变成1%的创新驱动者?
当我们用长期主义的目光,去穿越AI泡沫,穿越百模大战、AI寒冬等疑云,会发现答案的终点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有用”。
评价一个AI大模型,一家AI公司,甚至一条AI之路,归其根本只有一个标准。其中有用,能够为社会和市场带来价值的成为1%,其他所有没用的沦为99%的泡沫。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身的AI创新走向“有用”?李彦宏看来,必须坚持PMF和应用驱动的战略方向。
所谓,PMF是指产品的市场匹配程度。在AI大模型爆火之后,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没有经过市场调查,缺乏市场土壤的AI技术与产品。这些产品注定是无法长期存续的。从合理、客观的市场规律来看,AI产品一定要从市场需要什么出发,而非仅仅关注技术能做什么。
李彦宏的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也获得了检验。去年,可以看到市面上大量盲目投资,高度雷同化的大模型产品出现,而在今年市场较为冷静之后,各方也不断在强调对PMF的看重。在AI技术与市场同频发展上达成了共识。
另一方面,应用驱动是今天更具可行性的AI之路。伴随着基础模型的长足发展与走向成熟,重复做基础模型只会带来算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AI应用层的创新可能性却还有着无尽的挖掘可能。
早在大模型热潮的初期,李彦宏就率先提出了“不要卷大模型,要卷应用”的观点,并在此后多次呼吁大家卷应用,他犀利地提出了“没有应用,大模型一文不值”的看法。而在经过百模大战的热潮之后,社会经济各界也纷纷开始认同重复做基础模型缺乏意义,AI原生应用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彦宏在“卷应用”方面的前瞻性判断,也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而接下来,PMF和应用驱动,将成为更多企业与从业者所选择的AI正道。
总结“正视泡沫”“成为1%”,以及“卷应用”等等李彦宏的观点,会发现其内核是高度统一的:技术要服务于人,AI也不例外。
只有服务于人类福祉的AI技术和AI企业,才能够在大浪淘沙之后抵达下一个黄金黎明。只有有用,能用,好用的AI,才是有价值的AI。泡沫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但最终所有的泡沫会被一个“用”字所洗涤。让产业去伪存真,让技术造福世界。
这就是我们正共同经历的AI之路。大浪淘尽真与伪,AI正道是苍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ASML突然暴雷,中国不买了,美国和日本芯片设备的好日子没了
- 松柏傲霜时:保利发展加速转型,华为带来技术支柱
- 拥有独到技术优势的台积电,迫使美国芯片低头,接受涨价要求
- 这个双11,品牌力和经营力,京东帮品牌们一站拿捏
- 加码电站硬科技,阳光新能源重磅发布电站“魔方”技术平台
- 李彦宏眼中的AI之路:泡沫不可避免,要成为1%
- 某“口红一哥”带货越来越贵 妈妈内衣涨4倍 百元以下洗发水消失
- 刚筹建28纳米芯片工厂,印度就吹更大的牛,将在8G领先全球!
- 骁龙8G3手机纷纷降价,这些手机已降至2000元,双十一值得买
- 绿色领航 数链未来 2024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开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