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父母的菜园子

01

山西的人家有在院子内外种花的习俗。花不很名贵,开出来朵儿特别大,颜色鲜艳,在它们映衬下,黄土高坡的居住环境瞬间有了生气。

小户人家也要让生活出彩,往往在院墙内外用砖石围拢方寸之地,只为栽花。花没有门第之见,在哪儿都开得绚烂。

02

在我山西老家的院子里,也有这么两块高于地面的花台,只不过,父母没种花,都种了蔬菜。

父母均已年过八十,真的成了耄耋老人。前两年,二老还坚持上山种地(我们村里的地几乎都在山上),先后患病后,我们做子女的坚决不让他们伺候庄稼了。

但是老人很固执,他们把院子里的花台改成了菜园子,春天撒些籽儿,插些苗,勤谨灌溉,天气一热就有了各种菜蔬,源源不断地供应厨房。

靠劳动养活自己,是乡下人的信仰。辛勤耕耘一生的人对闲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抗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对他们而言是僭越。

老一辈人的思想充满家族意识,往往以不可思议的毅力默默奉献,试图让自己的亲人过得更好,只要还有一点力气,能自己做就绝不想麻烦他人。要说什么人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我觉得中国的老一辈父母都有。

想到他们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含辛茹苦抚养很多子女,以砸锅卖铁的精神供我们读书,如今的夫妇只带一个孩子,仍倍感吃力,我们不能不想方设法让他们晚年更幸福,常常觉得自己做的不够。

03

父母坚持在院子里就近种点菜,里边有两层意思。

一是自己种的菜吃着放心,随时可以摘,新鲜,而且节约了一些费用;二是在照顾黄瓜、白菜、西红柿、豆角的过程中有莳弄花草的乐趣。

看着自己种植的小苗从几厘米高慢慢长大,开花,结果,这种快乐只有亲力亲为者才能体会。两个菜园子保留了他们作为「庄户人家」的很大乐趣。

我仔细观察过,别小瞧这一点方寸之地,看着不大,哪怕随便撒些菜籽进去,只要定期浇水,细心呵护,到了时节,结出的蔬菜瓜果,根本吃不完。

这两个花台一年可以种几茬,产出不仅够他们二人吃,我们回家还经常带一些走。春天以西红柿、西葫芦、生菜、茄子、青椒为主,到了这个季节,就以白菜、香菜、白萝卜为主了。

土地、阳光和水分,真是上天的馈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菜是有季节的,过了这个季,就不是那个味。你不知道超市里的菜到底是什么时候载的。

同样是白菜,北京超市里的与家里种的,质地、密度和口感差异很大,就是两种味道。

人的味觉有记忆,尤其是早年的食物味道,深入内心,无论到了哪里,哪怕见过珍馐海味,仍然定期想回味。这就是乡愁吧!

我想这也是父母一直不愿意到城市里生活,坚持在乡下住,要在家里种植蔬菜的原因之一,他们想让子女吃上家乡的东西。

只要父母还在,只要家乡的老院子还在,我们这些漂泊异乡的游子就仍然有老家可以回。

04

城里人很难想象种几亩地要付出多少辛劳。种地是苦力活儿。过去说,养儿防老,是指父母年迈无法下地干活后,子承父业赡养老人。

如今的年轻一代大多不在乡村生活了,留在老家种地的实际上是一些舍不得离开的老人。他们种了一辈子地,辛辛苦苦抚育子女,本想着老了就把这套营生留给下一代。

未曾想,社会变化如此迅疾,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运动,固守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人口分布状况被打破了。

年轻一代冲进了城里,感受那里的花花世界,身后的乡村黯然失色。老人们依然放不下手里的锄头,坚持在种庄稼的第一线默默耕耘。这不太正常,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父母老了,行动日益缓慢,但依旧坚持劳动,依旧坚守着勤俭持家、细水长流的信念。比如家里的灯,我一觉得天稍微有点昏暗,就把灯打开,但母亲总会唠叨费电,说应该天大黑了再开灯。前些年父母甚至有个习惯——在我们回家后换成大灯泡,等我们走了又换成小灯泡。

每当看到二老照料这片菜园子,我就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4-10-15
刘兴亮|父母的菜园子
刘兴亮|父母的菜园子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