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罗那参加MWC 2024的几天,密集领略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的科技成果。其中,AI与5G-A可说是今年MWC的明星,相关展出百花齐放。但在智能终端领域,却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态势。如果你问现场媒体与观众,哪家智能终端品牌带来的产品最全面、技术最前沿,前来站台的朋友最多,咖位最大,那么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荣耀。
2月25日,荣耀在MWC 2024发布了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的全新一代旗舰荣耀Magic6 Pro,同时带来了折叠旗舰荣耀Magic V2 RSR保时捷设计款,推出了最新的AI笔记本产品荣耀MagicBook Pro 16。并且在展会期间,我们能够看到微软、谷歌、高通、英特尔、英伟达,全球五大AI巨头共同为荣耀站台,这在科技界是十分罕见的一幕。
MWC 2024对荣耀来说十分不寻常。它意味着独立三年多之后,从荆棘中走来的荣耀已真正站在了全球科技的舞台中央。
更重要的是,此时AI时代的聚光灯打下,终端产业每个人都在关注AI,探索AI。而荣耀带来了充满AI魅力的产品,平台级AI赋能的全场景战略,并得到了全球AI伙伴的支持认可。
面向这一幕,我们可以追问:
每家厂商都在布局的AI终端,为什么是荣耀得到了全球产业链的支持?荣耀为什么能够把AI做得更快,更透,更深?
在AI大爆发时代,无数人都想知道中国科技能不能产生自己的OpenAI,自己的顶尖AI企业?如果可以的话,前提条件是什么?
荣耀在MWC 2024的闪耀,或许可以解答这些问题。
AI时代,我们需要的AI终端,不是一条浅浅的湾,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湖,而是一片海。
重回世界,属于世界的荣耀,想要做一片海。
人机交互变革,深邃之海
海的特点,是它的深邃。
在今天,业界所有人都在讨论AI终端,预想AI终端,但大多数类似讨论都有个问题,就是对AI手机、AI PC的定义太“浅”了。试想一下,如果只是传统手机能够跑一个AI应用,那么它能够叫做AI手机吗?只有终端产品具有足够 的整体性AI能力,AI终端才有被定义的必要。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荣耀CEO赵明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味的观点:手机上具备的AIGC功能,完全可以由第三方来开发提供,手机本身只需要提供AI算力而已。因此,并不能说手机提供一些AIGC服务就叫做AI手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也就是说,很多厂家对AI手机的概念进行了模糊甚至错误的解读。提供AI功能的手机、具有AIGC功能手机并不等于AI手机。真正的AI手机是个人化的,可以进化的,真正懂你的手机。
荣耀的AI手机战略,是在操作系统上去重构AI能力,从而让AI来重构终端操作系统本身,与此同时,再与广大第三方开发者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多样的AI服务。在荣耀看来,只有拥有深入到平台级的AI能力,才能满足AI手机、AI PC的定义。
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水域只有足够深,才能被称作海;手机、PC的AI能力足够深,才能被称为AI终端。
那么,这种“深”对用户的价值是什么呢?答案是,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变革。
浮于应用层的AI能力,只能带来单个应用的智能化,但手机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在AI技术的加持下整体理解用户,服务用户。这种深入操作系统的AI能力,就是基于意图识别的全新人机交互。终端可以按照用户的习惯、经验、想法提供服务,从一个工具,变成一位朋友。
这是消费者多年来的幻想,也是荣耀始终探索的方向。赵明强调,荣耀将致力于开发以人们日常需求为核心的AI设备。在端侧AI能力的不断升级下,满足用户需求的交互变革,就是荣耀抵达AI深海的潜艇。
在MWC 2024中,我们可以看到荣耀Magic6 Pro在多种AI能力上取得的进步。尤其是其搭载的MagicOS 8.0引入了荣耀平台级AI能力和业界首个基于意图识别的人机交互功能。基于此,荣耀为人机交互引入了新的解决思路,将AI手机带到更深层的海域。
在此基础上,用户已经可以感受丰富的AI创新。比如荣耀Magic6 系列搭载的任意门功能,从而实现即时访问相关信息,无需打开多个应用。任意门则可以通过AI理解用户消息和行为,将复杂的操作简化为一个步骤。比如,任意门可以识别短信中的地址,从而让用户一步拖拽到地图应用进行导航。在用户走出国门时,任意门还可以支持海外100个主流应用,包括Google、Meta生态的头部应用,比如Google Map、WhatsAPP、Facebook等。由此,AI能力不再局限于一个应用、一个功能,而是覆盖了手机整体,就像人的五感协同,身脑如一。
同时,荣耀也在将系统级的AI能力释放到更多产品以及跨终端场景——以人为中心的全场景AI战略。荣耀MagicBook Pro 16通过利用先进的AI功能带来了人机交互变革。比如MagicRing信任环可以以笔记本电脑为核心,同步设备间的任务和通知,给用户带来不间断的智能化跨终端体验。
通过平台级AI使能,荣耀在PC端实现了跨设备、跨系统、跨应用的智慧互联体验,互联功耗降低了25%,组网速度提升了500%,还实现8路业务并发,即网络共享、屏幕共享、键鼠共享、摄像头共享、窗口共享、文件共享、通话共享、通知共享可同时进行,互不干扰。反观IOS在分屏时依旧无法实现键鼠共享,荣耀已经实现了比苹果更领先的智慧体验。
赵明认为,今年,荣耀的AI战略就是通过把AI整合到MagicOS和所有荣耀设备中,确保以人为本的体验,让每次交互都令用户感到愉悦。
手机懂你,这简单的四个字就是一片AI深海。
其中蕴藏的可能性,让荣耀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获得了全球科技产业的支持。
世界荣耀,开放之海
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开放。
所谓百川归海,海洋向大江大河打开自己,从而维系生态的平衡,实现水陆的稳定。
在科技产业的发展历史上,一次次证明了开放将取代封闭,共赢将打败独赢,全球合作将代替零和博弈。但在我们想要打造一部AI手机、一台AI PC时,却经常忘记这样的客观规律。
在终端市场上,能看到自说自话,各行其是的技术发展思路,也能看到苹果一家独大的封闭生态,更能看到逆全球化的种种隐患。
在短期内,封闭生态可以带来高粘性,高可控的发展优势,但长期画地为牢的封闭式发展,只会遏制良性竞争,降低创新活力。这一点在AI终端到来之际已经彰显了出来:封闭体系的终端系统,会倾向缓慢升级,追求高稳定与高利润。但这种模式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热情,拖慢开发者的创新效率,进而让AI技术带来的机会白白流失。
相比于面向AI机遇的军备竞赛,荣耀反其道而行之,以开放超越封闭,以开放迎来共赢的AI策略。这一点,在英伟达、微软、谷歌、高通、英特尔共同为荣耀站台中得到淋漓体现。同时深入合作的策略,也展现在荣耀的产品体系与技术矩阵中。比如前文提到的8路业务并发能力,就证实了开放的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带来比封闭系统更好的跨设备互联体验。
在荣耀MagicBook Pro 16当中,可以看到荣耀与微软合作,带来了具备实时资源优化、跨设备互联和一系列AI特性。微软设备合作伙伴事业部副总裁Mark Linton表示,“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与荣耀这样的合作伙伴协作,让我们彻底改变全球的互联互通性。AI在云端、设备和日常应用中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力,随着荣耀MagicBook Pro 16的推出,我们将为用户带来强大的Windows和 Azure语音服务功能,共同展示云端AI和端侧AI的潜力,赋能组织和个人成就更多可能”。
通过与英特尔长期合作,让荣耀利用英特尔® 酷睿™ Ultra处理器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强大的AI体验。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兼客户端细分市场部总经理冯大为认为,“我们与荣耀携手,为用户带来从生产力、内容创作到游戏等领域释放无穷潜力的AI体验,同时继续提升系统设计的标准”。
通过与高通合作,荣耀Magic6 Pro应用骁龙® 8 Gen 3移动平台,带来了强大的AI算力,并且为用户带来多样化的AIGC能力,包括问答、创意文本生成、歌词创作、小说写作,展示了手机与AIGC能力的融合潜力。
与全球科技巨头的开放共赢, 合作,让荣耀在MWC 2024释放出了非常积极的全球化信号。这既对荣耀开拓欧洲第二本土市场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更展示了荣耀更加理性,更加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AI策略。
为什么全球AI巨头都愿意支持荣耀,与荣耀合作?
首先,在利益追求上,荣耀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打破藩篱,实现开放,AI终端才迎来具有丰富多样性的未来。因此,让荣耀更加强大,符合全球AI巨头乃至全球科技产业的一致利益。
其次,在合作机遇上,荣耀具有丰富的产品体系与开放空间。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手机还是PC,荣耀都愿意开放合作,愿意与伙伴探索更多可能。这让全球各类AI企业、科技企业都能找到与荣耀的合作空间,实现共赢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技术追求上,荣耀确实在做更深邃,更具变革力的事情。AI巨头看重的是未来,是颠覆性。放眼全球,荣耀在AI技术上的探索与此高度同频。
开放,让荣耀以最快速度重回全球视野,也让荣耀在AI时代获得了巨大机遇。
这些荣耀身上独有的气息,让我们感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
AI时代,需要一片海
AI时代,我们在期待怎样的终端品牌?
相信全球用户和开发者、产业链企业,都有着一致的答案:擅于开放合作,具有技术张力,同时有直面根本问题的勇气。
我们可以在MWC 2024的舞台上,发现荣耀身上的这些特质:与AI巨头的合作,展现荣耀的开放精神;人机交互重构的技术路径,展现了荣耀的技术视野;回到用户日常生活,回到“手机懂你”的根本问题,则是荣耀的勇气。
AI技术的普惠落地,AI终端的发展跃迁,需要是一片足够开放、深邃的海。
以人机交互变革的深层技术,替代浅尝辄止的端侧AI方案。
以开放的合作策略,打破封闭的产业模式。
世界荣耀,希望做AI时代的海,做一片能够容纳全球科技的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