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RAR星球 多弗朗明哥
“没有手机公司赋能的AR厂商,都将看不到未来”,在魅族新品发布会的现场,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这一席话揭开了智能手机厂商宣战传统AR厂商的序幕。
一直以来,传统AR厂商都在鼓吹“AR眼镜会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这就让智能手机厂商很不爽,要知道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12.1亿台(注:数据来自IDC),而同一时期AR眼镜的出货量也才42万台(注:数据来自wellsenn XR)。
AR眼镜目前这十万级的规模要想吃掉智能手机十亿级的规模,无异于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在魅族发布会的现场AR眼镜部分,沈子瑜火力全开,颇有一种教传统AR眼镜厂商如何做产品的风范。
用户对参数敏感,于是魅族就配上一系列说明,让用户看懂。MYVU AR眼镜43g重量刷新行业纪录,采用了Micro LED纯色光引擎,仅1/4枚1元硬币大小,它是业内首款量产光波导树脂镜片透光率达90%,此外配备 0.5mm 超线性双扬声器,是首款获得QQ臻品认证音质的AR眼镜。(言外之意,魅族的AR眼镜配置是业界顶级的。)
用户对产品外观有讲究,不想自己戴出去看起来像科学怪人,于是魅族就在外观上下功夫。MYVU Discovery的设计由魅族 20 INFINITY的设计团队负责,设计师们以「SCULPT DESIGN 设计语言」,打造最适合日常佩戴优雅框型,还大量运用了汽车设计中常用的「连续曲率元素」,让眼镜在锐利棱角和复杂曲面下极具一体感;同时也将「人因工程」引入了AR眼镜的设计与制造环节,针对亚洲的人脸形做到了毫米级的适配。MYVU更是支持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丰富的配色供用户可选。
用户要求产品功能全面,且内容显示不能太碍事,于是魅族祭出了它的交互大招。MYVU Discovery和MYVU AR智能眼镜均首发搭载Flyme AR系统,在Flyme AI大模型的加持下,集导航、翻译、观影、娱乐、题词等功能于一身,助力MYVU在用户出行、工作、生活与娱乐等场景成为智能的个人助理。Smartbar采用清新简洁的设计,可以根据用户使用场景的变换,显示不同的形态和内容、全天候信息屏设计,组件原子化等,让AR眼镜更加的智能、好用。
至于用户关心的续航时间,魅族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公布出来了。MYVU Discovery(内置600mAh电池)通过Flyme Link互联技术,利用手机为眼镜提供高算力,降低眼镜功耗,实现高算力与长续航双赢。8小时的长续航,足够用户佩戴使用了,虽然MYVU的续航时间官方没有公布出来,但是考虑到Micro LED纯色光引擎耗电量不大(注:这为笔者推测),内置183mAh的电池,我推测也能撑四五个小时左右。
哪怕对于指环之类的AR配件,魅族都做得很用心。MYVU Ring是为MYVU AR 眼镜所打造的专属交互指环,它使用陶瓷与不锈钢材质,质感极佳,仅需动动手指,即可实现听音乐、刷视频、回信息等操作。指环交互与镜腿交互、APP交互、Aicy 语音交互一起,带给用户全天候多模态交互方式。
整体来看,魅族的AR眼镜MYVU、MYVU Discovery做得很棒,这就给了魅族宣战传统AR厂商的底气。MYVU售价2499元起,也给了传统AR厂商压力,毕竟MYVU好看、好用,加上魅族品牌的渠道以及号召力,让传统AR厂商不得不引起重视。
事实上,智能手机厂商在AR领域的实力,真的是不容小觑,华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报告,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消费级AR市场的前五名分别是XREAL(34.5%)、雷鸟创新(28.6%)、Rokid(24.4%)、米家(8.5%)、INMO(4%),随着华为悄悄地入局,到了第四季度,国内消费级AR市场的前五名成了雷鸟创新(31.8%)、XREAL(27.9%)、Rokid(20.6%)、华为(7.5%)、米家(6.9%)。
到了2023年上半年,华为再接再厉,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消费级AR眼镜的市场竞争格局为雷鸟创新、XREAL(原Nreal)、Rokid、华为和INMO为销量五强,其中华为去年12月底正式发售其首款智能观影AR眼镜,上半年以11%的占有率空降第四名,品牌号召力显现。
魅族的品牌号召力虽然不及华为,但是华为在AR方面的宣传力度等都比不过魅族。所以不出意外的话,魅族大概率会出现在今年第四季度相关机构的国内AR眼镜报告的TOP5厂商之列。
笔者曾经采访过几位业内大佬,谈到了智能手机厂商下场做AR眼镜的问题,他们均不约而同地表示,未来面向消费者的AR眼镜市场也会像之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一样从蓝海变成红海。竞争会变得很激烈。
所以此番魅族大张旗鼓地下场做AR,对于传统AR厂商而言,他们碰到了真正的竞争对手了,好日子到头了,也是时候卷起来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