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陈纪英
2023年,新能源汽车赛道很卷,但“卷王”无疑是赛力斯。
从9月12日发布,一个月的时间,由赛力斯和华为联合打造的ATIO问界新M7,大定就已超过6万台,10月6日单日大定更是突破7000台。定位更高端的问界M9,官方谍照也于昨日曝光,定档在12月正式上市。
问界新M7最近一个月的狂飙走强,导致理想决定战略性避其锋芒。
据36氪报道,在内部战略会上,理想已经做出了统一布署,进入门店的潜在顾客问及问界新M7时,为了稳住客户,销售要统一回答,“理想明年出的L6,跟问界新M7是一个价位产品”,以此避开新M7与理想当下热卖的L8、L7的直接竞争。
资本市场同样也很买单,最近几个月,赛力斯的股价从6月初最低点的24.5元左右,一路逆涨到90元左右,最新市值超过1200亿元。
作为增程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赛力斯的一路狂飙,也暂时终结了那场旷日已久的行业辩论——在增程与纯电的PK中,增程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行业的追捧。今年以来的同比增速几近翻倍,几乎是纯电模式的3倍左右。
2023年,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蓝海是增程?从对赛力斯现象的剖析中,可以得到参考答案。
赛力斯狂飙,增程一枝独秀
对于增程与纯电优劣的路线之争,曾在去年达到了高潮。
彼时,长城汽车旗下魏牌CEO李瑞峰言辞犀利,将增程技术定义为“行业共识的落后技术”,连带也贬损了一番问界。
不过,李瑞峰的这番“技术自嗨”式论断,到今年已被市场打脸。
如今,作为增程路线代表的赛力斯和理想,涨势都颇为喜人。
以赛力斯为例,今年5月底,仅用15个月,AITO问界第10万辆下线,成为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问界新M7更是上市即爆,自9月12日上市到10月6日,订单量持续增长,到了10月中旬,大定目前累计已超6万台。作为接棒者的问界M9,也官宣将于12月上市。
问界新M7的一路飙涨,甚至让一向喜欢怼人、目无对手、一路干翻BBA的理想汽车CEO李想,都开始“另眼高看”了。
在最新的战略会上,理想已经修改了“强劲对手”的排名,华为超过比亚迪、特斯拉,“荣升”到第一位。
而在销售端,理想也要求销售人员统一话术,尽量避开理想热门车型与问界新M7的直接对比。
这不是李想第一次对问界发怵,他曾在微博上记录过这段难熬的经历,2022年第三季度,“问界M7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大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还手之力”,“团队都被打残了,我根本就睡不着觉。”
而新M7在空间、动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同样追着理想打,这才导致了理想的不安和压力。
来自对手的肯定,才是最高阶位的赞美,赛力斯的狂飙,也改写了市场和行业对增程电动的认知基本面——从质疑增程,到理解增程,到成为增程。
不少从纯电切入市场的新老新能源汽车玩家,如今已经弃暗投明,开始跟风入局,陆续入局增程赛道。
最近,小米汽车公开招聘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等,疑似要“上马”增程;与此同时,岚图、哪吒、零跑、深蓝等新能源品牌相继布局增程赛道。
以零跑为例,今年1月,纯电版的零跑C11销量仅有426辆,3月有了增程版加持后,C11的单车型销量快速提升,至8月完成单月销量过万——增程对销量的拉动,可见一斑。
而从行业来看,增程路线所属的插电混动类汽车品类,今年的销量增长迅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销售了 374.7 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售了 271.9 万辆,占比 73%;插混车型(含增程)销售了 102.5 万辆,占比 27%。
虽然纯电在新能源汽车大盘中仍是主力,但是混动车型 91.1%的同比增速,远远高于纯电车31.9%的增速,几乎是后者的三倍左右。
另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预测,未来5~10年,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的占比会逐步提升到30%~40%,甚至接近50%——增程电动车的未来笃定又清晰。
而从行业大盘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虽然极度内卷,但又重新回到了上行通道。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7.5万辆和210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和8.2%。
行业预计,2023年汽车产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而作为增速最快的汽车品类,增程电动车的玩家,如赛力斯、理想,有望成为最大赢家。
混动的尽头为何是增程?
曾被所谓的技术自嗨派,盖上“落后”标签,看不懂也看不上的增程电动,为何遭遇到了用户的热捧和友商的跟风?
对此,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以及李想都给出了类似的答案。
李想认为,对增程电动的偏见,是源于上述人士只低头研究技术路线,却不愿抬头看看市场,严重匮乏用户思维和市场思维。
而余承东也很笃定,并与李想惺惺相惜,“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模式”,“新能源汽车空间很大,而增程的占比还不够高,与国内外同行一起努力,做大蛋糕,共同发展”。
先来解释下何为增程,通俗点讲,增程相当于给纯电动车背了个燃油充电宝,在所有混动路线中,它最接近纯电。正因如此,它集纳了油车、电车的双重优势。
相比燃油车,增程有着巨大的能耗优势。
相对于纯电路线来说,增程的优势在于,基于加油带来的补能优势,实现了超长的续航里程,极大缓解电动车主的续航焦虑,对冲充电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困境,进而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加速替代。
因此,增程路线,本质上是呼应和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而非固守于技术人脚不点地的自嗨。
这也是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的基本理念,在今年4月发给员工的一封内部信中,他把每时每刻,“坚决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定义为了公司的基本纲领。
另一方面,增程电动车也具备更高的性价比。电池更小,轻量化优势明显,成本更低;同价位下增程款车型配置更丰富,或者同款车型下,增程款通常定价更低,可以实现“油电同价”,相反,同款车型的纯电款通常价格要高上不少。
以赛力斯为例,基于增程路线,其新车在产品和配置升级的同时,价格还比老款更加便宜。其中,问界新M7共有5种配置,指导价24.98万-32.98万元,起售价比老款M7下调了4万元,加之限时优惠6000元的活动,入手门槛变得更低。
即便对比同样主攻增程赛道的理想汽车,新M7的性价比同样凸显。问界新M7同时提供五座和六座车型,直接硬钢理想L7/L8,但起售价却比理想平均低了七万上下,至于年底上市的增程与纯电双动力模式的全尺寸SUV M9,则瞄准了理想L9和MEGA。
纵观增程电动赛道,目前最受市场和用户青睐的两大扛把子,就是赛力斯和理想。
赛力斯在增程赛道一路狂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先发优势,作为增程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赛力斯主攻增程路线,可以充分释放其拥有纯电、超增技术研发双路线的全面优势。
而理想也靠增程路线,在造车新势力中拔得头筹,今年9月,在造车新势力的月销量中,理想再度位居第一,并且实现了持续性盈利。
作为造车新势力一哥,理想又把赛力斯和华为主导的问界,视为其最有竞争力的对手,甚至主动避其锋芒。这种重视,其实是对问界最发自肺腑的高看和点赞。
在增程赛道上,两大玩家顶峰相遇,惺惺相惜,也进一步凸现了增程路线的优势。
看得懂未必追得上,赛力斯护城河有多深
在赛力斯和理想高歌猛进之下,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增程电动赛道,它们要跨过多少技术和产业的沟壑,才能追赶上先行者的节奏?
其实,赛力斯狂飙的原因,远远不止于选择了增程路线,而是依托于对系统架构、智能制造、质量把控、品牌构建的全栈拿捏。
作为汽车赛道20多年的老玩家,尤其是其主攻的增程路线,还被友商盖上了“落后”的帽子,这也导致,赛力斯对于研发的战略重视和压强投入,往往被低估了。
根据财报显示,过去几年,赛力斯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200亿元,研发投入常年占据营收的10%左右,大幅领先传统车企和部分新势力车企的这一数据。可以类比的是,从行业来看,传统车企的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不少在5%以下。
除了自研之外,赛力斯也得到了合作伙伴华为强有力的技术外援,达成了软硬一体化、自研与开放的系统整合的能力。
上述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也支撑了赛力斯具备纯电、超增技术研发双路线的全面优势。
其中,赛力斯自研的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其专用的纯电增程技术属于行业首创,已在在全球布局1000+专利。这一平台开发初期就聚焦以电为主的增程技术,同时兼容并包多技术路线,可适用于纯电、增程等多场景、多模式,进而实现高性能、长续航、低能耗、零焦虑的用车体验,支持整车4 秒级零百加速,平台产品实现了车辆CLTC续航1400多公里,里程无忧。
因此,新入局者要想转道增程电动,必然要先过技术关,而非一簇而就。
但增程电动要实现高性能、长续航、低能耗、零焦虑等指标的全面达成,其实并不容易,相关技术研发从投入到产出再到应用,需要较长的周期,探索、试错、测试、验证、量产,关关难过关关要过。
以零跑为例,从2021年计划布局增程电动,直到今年3月增程电动车上线面市,已经耗时了两年之久。
此外,增程电动的一大优势,就是性价比优势,这一优势的加成,依赖于规模优势和对供应链的把控。
同样布局增程路线,为何赛力斯的新M7,比对标的理想相关车型,价格要低上六七万,其实也依赖于赛力斯对供应链的整合。
20年的造车经验,让赛力斯沉淀了相对领先的供应链把控能力,以及极致的成本管理能力,进而保证了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的兼得。
目前,从供应链,到整车制造,再到整车下线检测全环节,赛力斯均实现了全链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其优势在于:其一质量把控度高,关键工序 100%自动化生产,供应商的每个部件都要经过100%自动化检测等,端云一体平台可实现车辆 100%全检,借此避免人为干扰等;其二生产效率高,成本更为可控,保证了汽车终端零售价的高性价比。
与此同时,在华为和赛力斯的双向加持下,问界品牌在市场上也越叫越响,买新M7得华为Mate60系列优先购买权等,以爆款产品的协同优势,护航新M7热销。
眼下,随着汽车行业越发内卷,价格战越演越烈,严苛质量+高性价比+高品牌力,将成为保证赛力斯问界继续稳赢的底气。
在锚定增程的基本盘之后,未来新能源汽车比拼的下一仗,是智能化。
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断言,“汽车产品和企业竞争未来的重点,不止取决于动力系统、技术路线,更多地取决于汽车产业目前进入的下半场,即在电动化之上的智能化,这是未来竞争的核心。”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对此也有着清晰认知,他在内部信中,把“坚持以软件定义汽车”,作为了赛力斯本阶段的发展纲领,而新M7的火爆,就得益于智电融合战略的落地。
依托于与华为的 合作,已量产搭载鸿蒙智能座舱、华为ADS2.0辅助驾驶系统的赛力斯智能车型,在人机交互、智驾领航辅助、主动安全等功能上,已跃升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而刚刚曝光谍照、即将在两月后正式上市的问界M9,更是直接打出了“智慧美学”的招牌。
因此,在越发主流的增程电动主赛道上,正在胶着的存量战争是增程,主导胜局的未来战争则是智能。
后发入局者汹汹,证明了增程电动的增长潜力已成共识,与纯电二分天下指日可待。但一众后续玩家,要想在短期内攻破先行者的先发优势,殊为不易,留给后来者的窗口期看似明朗,但着实有限。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