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达达集团(Nasdaq: DADA)发布2023Q2财报。从这份财报的几个关键数据可以看出,作为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差异化的商业模式获得了市场和用户的高度认可,不仅营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还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整体盈利。
财报显示,达达集团总营收为2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3%。双平台继续实现快速增长,京东到家营收为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GMV达708亿元,同比增长30%;达达快送平台营收为10亿元,同比增长20%。达达集团整体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改善超过17个百分点至盈利。
对于本季度实现整体盈利,达达集团总裁何辉剑表示,“这一重要的里程碑证明了我们独特商业模式的自生能力,也是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结果。我们坚信即时零售和配送领域的长期市场潜力,将通过深化零售商和品牌合作、优化消费者体验、为骑手带来灵活就业机会并强化与京东集团的战略合作,持续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也就是说,达达集团“即时零售+物流”双轮驱动的独特商业模式被验证是可盈利的,能够发挥商流和物流的高度协同效应,最终实现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三位一体。随着交易规模的增长,达达集团实现了成本、效率、体验的更优解,进入更加良性的发展阶段,也证明了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的先进性。
当然,在我个人看来,达达集团在成立九年之后实现整体盈利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即时零售前期数字化、庞大运力网络等基础设施要持续投入,更需要规模体量和用户心智教育二者的紧密配合。
而且开放平台连接的线下实体零售企业,有一些本身就有着高额的经营成本,面临着营收下滑,盈利波动的处境,即时零售只有帮助他们更好实现增长,平台自身的营收增长和盈利才更具有持续性,实现可持续双赢。
那么,达达集团是如何实现整体盈利的?盈利背后做对了什么?二季度盈利之后,是否能够持续?
全品类战略带来的营收增长和盈利
经过「庄帅零售电商频道」深入研究发现,从商流的角度看,近三年来,京东到家持续强化的全品类战略对于达达集团整体营收增长和盈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京东到家的全品类战略分为 和宽度两个维度, 是做深商超和便利店品类,对应的是生鲜和快消品;宽度是拓展更多品类供给,包括丰富更高客单价、高毛利的购物中心、百货、品牌店、品类店的供给,对应的是服饰珠宝、家居家电、3C数码、酒水等。
在提升供给丰富度上,达达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到家平台的年活跃门店数同比增长超70%,超过30万家。
京东到家在商超优势品类上继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百强商超中92家已合作(根据CCFA 6月最新发布的2022年商超百强榜单数据);同时持续拓展头部连锁便利店,新签约昆仑好客,二季度来自便利店的GMV同比增长接近3倍。
商超涉及的生鲜和快消品两大品类本身即时需求强,但同时具有客单价低、毛利率低、运营成本高的特点。即时零售平台能够借助这两大品类的即时需求强的特征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和黏性,建立即时消费心智,所以京东到家一直在强化商超和便利店品类,做深基本盘,获取更大的用户规模和实现更大的交易规模。
然后通过提升商超和便利店的数字化水平,依托 KA大店这类优势供给建立网格密度高优势,有效降低平台运营、店内拣货和履约配送等成本,提升效率,帮助实现盈利。
在品类宽度方面,平台依托更高客单价及高毛利的品类优化结构,并实现销售规模化,推动盈利。
只不过要拓展更多即时消费属性没那么强的品类,还需要投入,来强化这些品类的数字化水平。
举例来说,商超和便利店的生鲜和快消品类,消费者购买时并不需要看详细的商品描述,那么店员用智能手机在店内拍几张商品图片,就可以实现销售。但是对于母婴、服饰、珠宝、家居家具、建材等品类来说,丰富的商品介绍和商品图片对提升转化率至关重要。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的深入了解,为了提升合作门店在商品数字化的效率,通过丰富内容的商品详情页来提升更多品类的转化率,京东到家自研的数字化中台海博系统依托京东主站B2C电商积累的优势,建立了标准商品库。
通过海博的标准商品库和一键上品功能,实体门店降低了商品数字化过程的拍照、修图、写描述等繁琐且专业要求较高的商品详情页制作难度和成本,只要在海博系统搜索对应的商品直接使用已经完善的、丰富的商品详情页即可上线店内商品。
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出供给丰富的效果,京东到家新上线酒类门店数超过5000家,GMV同比增长超过4倍;3C数码领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小米等安卓手机品牌二季度实现GMV同比数倍的高速增长;电脑数码品类的GMV则同比增长超过70%。
其次是家电家居品类快速崛起。二季度家电的GMV同比增长近100%,家居GMV同比增长超过4倍,基于广泛的商家供给以及4小时内送装一体的优质服务,越来越多用户在京东到家平台下单电子锁产品;同时,与科勒等卫浴品牌、富安娜等家纺品牌达成合作,进一步渗透家居细分品类。
此次财报电话会上披露,二季度京东到家平台的客单价达到260元,这一指标遥遥领先行业。
非商超品类供给的大幅提升,通过高客单价的商品优化了商品结构,而在同等运营成本和履约配送成本下,更高客单价意味着成本比重降低,盈利能力自然能得到加强。
而高客单价和高毛利的品类商家,为了帮助门店获取更多即时订单、提升店内库存周转率,也更愿意在即时零售平台进行投入,为平台的广告业务带来更大的空间。
全品类战略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商家供给,也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在与京东主站的高度协同和小时达(城市)频道的运营过程中,京东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财报数据显示,在曝光量、点击率优化的推动下,小时达(城市)频道的日活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3倍。
本季度,京东即时零售服务统一更名为小时达,进一步强化了用户即时心智。可以预见,达达集团在即时零售业务上的营收将进一步随着品类拓展和用户规模增长继续保持增长,同时实现可持续盈利。
规模增长带来的成本下降
即时零售行业之所以一直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一方面是受限于生鲜和快消品类的薄利,另一方面则是居高不下的履约配送成本。
要降低履约配送成本,可以通过提高订单密度来实现。从达达集团二季度财报数据的结果来看,全品类战略有效实现了订单密度提升的目标。商流和物流相辅相成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不断提升达达集团的订单密度,从而不断降低履约成本。
今年618大促期间,达达快送配送总单量突破1.5亿再创新高。订单的增长还推动了骑手的增长和活跃度,达达快送平台活跃骑士同比增长超过30%。
由于订单密度的增加以及充足的骑士供给,达达快送平台的连锁商家业务单均毛利同环比显著改善至0.5元;同时,得益于运力结构优化以及精细化的运营,连锁商家的履约率提升到了98%。
达达快送在运力结构、履约模式上也持续优化,比如以多网运力、商圈驻店模式,带来配送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的升级,然后再匹配技术算法升级进一步提升配送的精准度,再次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最终实现了规模增长推动成本下降,实现营收增长和盈利兼得的良性循环。
疫情后即时零售行业仍保持高速增长,开放平台是更为先进的零售模式,本身具有可持续性。而达达集团全品类战略和“即时零售+物流”的双轮模式也形成了“飞轮效应”,从而实现盈利,以及盈利和持续增长的兼得。
「庄帅零售电商频道」认为,达达集团首次盈利对即时零售行业其他玩家也是一个激励的正向信号。即时零售是“难而正确的事”,当以长期主义的心态扎扎实实做好数字化、供应链、履约配送这类的“苦活累活”,回归零售本质,以“成本、效率、体验”来持续审视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终能柳暗花明。
结 语
展望下半年,有国庆、双11和春节三个重要的促销节点刺激消费,从达达集团本季度财报的关键数据以及对应策略来看,营收增长和持续盈利大有希望。
如果进一步了解达达集团在供应链、数字化和下沉市场三个方面的规划,会对其未来十年的发展更加期待。
随着达达与京东不断融合和深化协同,即时零售与B2C电商将与线下实体零售构建起更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持续提升线下实体零售的经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下沉市场作为更广阔的市场,拥有更加广泛的用户规模,用户更加信赖和依赖线下实体零售。
相较红利见顶、增速放缓的传统电商,即时零售对线下业态持续渗透,长期发展前景必然广阔。
此次京东集团财报电话会上,CEO许冉就提到:京东的战略重点一直比较聚焦,始终聚焦在供应链能力提升、开放生态建设、即时零售等长期能力的打造上。即时零售,包括近期升级的小时达业务,是京东目前对新零售业态最主要的策略之一。
当然,达达集团想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仍然需要做出更多投入和努力,毕竟即时零售行业比拼全场景、全品类的精细化运营阶段已全面开启,达达集团虽然获得整体盈利且后劲十足,却也必然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