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迎来AI新时代。2022年下半年开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爆发,给AI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量,特别是在中国。知名研究机构IDC预测,中国AI市场的规模将从2022年的122.39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26年的264.36亿美元。
如果说算法是AI理解世界的核心的话,智能算力则是AI改变世界的驱动。作为全球主要算力厂商的联想,选择了强攻中国智能算力市场。前不久,在银川举行的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联想首次完整展示了“全栈智能布局”的产品及方案服务,同时重磅发布智能算力战略和两款AI服务器新品,首次整体推出联想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和服务核心产品,加码算力,筑基智能化转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AI内嵌的智能终端、AI导向的基础设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务,形成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及方案服务,为企业赋能。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发表主题演讲
AI搅动算力大格局
联想为什么要强攻中国智能算力市场?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联想的必争之地。
先看全球的情况。AIGC走向各行各业的同时,一方面带动了智能算力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整个算力市场的大洗牌。
先说智能算力的高速增长。以AIGC的当红炸子鸡OpenAI为例,2020年发布的大模型GPT-3,需要10000颗NVIDIA V100 GPU的智能算力。而到了三年后的GPT-4,预计需要18000颗最新的NVIDIA A100 GPU(在语言模型训练中,A100的训练速度是V100的3.4倍)的智能算力。
OpenAI分析表明,AI训练任务中使用的智能算力正呈指数级增长,每3.5个月就要翻倍。
再说整个算力市场的大洗牌。凭借在智能算力芯片上的绝对优势,英伟达已经成为行业翘楚。8月23日,英伟达发布了2023年二季度财报,营收达到了13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暴涨了101%。同期,通用算力芯片巨头英特尔的数据中心营收仅为40亿美元,同比反而下降了15%。截止到2023年8月28日,英伟达的市值已经高达1.19万亿美元,是昔日龙头英特尔的8.3倍。
同样的格局巨变,也正在中国市场上演。根据IDC的评估,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 EFLOPS(百亿亿次/秒),首次超过通用算力规模。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的规模将达到1271.4 EFLOPS,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3%。
在中国,算力市场同样也在大洗牌。以算力的主要基础设施——服务器来看,部分服务器厂商已经开始发力AI服务器市场。因此,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的角度,要在算力市场取得主导地位,就必须在智能算力这个细分市场同样领先。
在此之前,联想一直都是全球算力市场的领先者,是全球第三大服务器供应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多年保持第一。如今,当智能算力的大风刮到中国之时,联想绝对需要把握住这个风口。
基础设施为本
老冀认为,联想要强攻智能算力市场,首先当然还是要做好基础设施。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期间,联想还举办了AI算力战略暨AI服务器新品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两款全新AI服务器新品——联想问天WA7780 G3 AI大模型训练服务器和联想问天WA5480 G3 AI训推一体服务器。
这两款AI服务器将成为联想进攻的重要武器。之前在海外市场,联想旗下的ThinkSystem也推出了不少款AI服务器,并且成为微软和Google智算中心的重要供应商;而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加本地化的、“问天”品牌的AI服务器,则还是首次。
那么,“问天”在中国市场都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别人没有的联想有。老冀注意到,这次发布的联想问天WA7780 G3 AI服务器竟然加载了8颗NVIDIA HGX™ H800 NVLink® GPU,这充分体现了联想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要知道,目前别说H800,就连性能稍逊一筹的A800,在国内也是一卡难求。
其次,别人有的联想更多。据老冀了解,这次发布的另一款产品——联想问天WA 5480 G3 AI训推一体服务器,不仅支持最新的PCIe 5.0,还可支持8张多类型、多品牌AI加速卡。这使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AI通用模型训练、大模型推理、AI生成、云游戏和科学计算等多种场景。
未来,联想还会支持更多的本土芯片厂商和技术架构。“一些中国本土的芯片企业,在HPC、图形渲染、数字人、游戏等细分领域已经具备了领先性,我们也在积极了解客户在不同领域上的需求和痛点,以联想问天本地创新的优势,赋能中国本土客户。”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ISG中国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陈振宽表示。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基础设施业务群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陈振宽
针对国内亟待达成的“双碳”目标,联想也早有布局。在AI服务器领域,联想已经全面布局和引领液冷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目前可灵活应用风冷混合、全液冷、整机柜液冷和单相浸没式主流液冷技术。此外,联想最新一代海神温水水冷技术可将PUE值降至1.1。未来,联想将面向在千瓦级芯片散热、内存液冷覆盖、整机柜能效、浸没式液冷四大技术发力,持续创新和引领未来液冷技术。
联想集团展示领先的温水水冷服务器
这就是联想全栈智能布局中的AI导向的基础设施,它将成为联想强攻中国智能算力市场的主力军。
方案服务+智能终端齐头并进
由于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积累,中国市场上大多数的算力厂商,都选择了单点突破,用AI服务器等AI基础设施主攻智能算力市场。
而在联想看来,未来的智能算力市场需要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谁能够把握住这个市场的需求,适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谁才能够在长期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根据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的总结,中国智能算力市场正在走向“三化”:
1.普惠化。以云计算为主的技术能够屏蔽硬件架构之间的差异,实现多样性智能算力资源的统一虚拟化管理与调用,加深智能算力服务普惠化程度。
2.泛在化。云网边端 融合,扩大智能算力资源池,分布式、多层级部署模式扩大算力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智能算力服务的泛在化。
3.标准化。服务通过统一资源接口、算网互联互通平台、算力调度平台等,实现智能算力资源的统一接入与输出,实现算力服务的标准化落地。
从这“三化”的趋势可以看出,未来的智能算力市场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基础设施,而是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顺应这个趋势,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联想首次发布了AI原生的方案服务,首次整体推出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和服务核心产品,包括:
三大类解决方案:联想大脑嵌入的解决方案、联想混合云解决方案、联想绿色低碳智算中心基础设施
两大类服务:端到端全周期联想智算中心服务、联想臻算服务2.0
“我们要跟客户一起,真正把(智能)算力用起来。”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表示。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
如今,很多企业都会同时使用多家公有云,也构建了自己的私有云,如何才能将这些不同的云都用于AI应用?联想提供的方案服务中专门有个Lenovo xCloud联想混合云,主打云原生、智能运维、私有云、多云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建云、上云、用云和管云”的云上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了绝大多数企业的混合云需求。联想的做法,恰恰与“普惠化”的趋势非常契合。
至于说到“泛在化”趋势中的“云网边端 融合”,更是联想独有的优势。如今,联想已经搭建了“端-边-云-网-智”新IT技术架构,对于 融合非常有经验。
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联想还专门发布了AI内嵌的智能终端,并集中展示了智能PC、XR终端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其中,“机器狗”联想晨星机器人Q1可谓“云网边端 融合”的典型,它搭载了激光雷达、深感摄像头、视频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和AI算法,还有动力十足的四条腿,被供电公司用于室内多楼层变电站的巡检,能够对变电站里的开关谷、组合柜等预定点位进行多模态数据采集,并经分析、重组、整理(边缘计算)之后,生成巡检报告并实时展示在监控平台上。
赋能千行百业
打个比喻,对于智能算力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其他算力厂商主要依靠基础设施也就是陆军向前推进,虽然一时能够占领大片土地,却后劲不足。
联想的全栈智能,采用的则是AI内嵌的智能终端、AI导向的基础设施、AI原生的方案服务陆海空三军协同、立体的新型作战模式,只要运用得当,势必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老冀还注意到,“全栈智能”不仅仅适用于单个企业,更是特别适用于那些正在构建行业、区域智能算力平台的机构。要知道,它们恰恰是目前智能算力的主要需求方。
从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老冀了解到,联想的智能算力已经在金融、教育、制造、能源等多个行业落地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联想已经在宁夏等西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布局绿色数据中心资源,并与多方联手打造了宁夏联想臻算服务(中卫)基地、甘肃紫金云公共高性能平台等多个项目。
其中,甘肃紫金云采用联想高性能计算整体解决方案,配备多达50台GPU服务器,采用业界最先进100Gb HDR Infiniband高速网络,将打造西部科学计算及人工智能超算数据中心,通过超算中心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将进一步助力科学研究、人工智能、 学习等国内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的突破,为下一代技术突破、人工智能拓展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宁夏联想臻算服务(中卫)基地则将传统的硬件、软件、服务分散采购的模式,设计、建设、运维分段实施的模式,整合成可以订阅的、一站全包的服务模式,大大分散了客户的算力投资风险,特别适合那些急需智能算力的中小企业。
为了普及智能算力,联想又加了把火。联想宣布未来三年将追加投资10亿美元,以加速全球企业的AI部署。作为追加投资的一部分,联想将在全球投入1亿美元,用于发展联想AI创新者计划。该计划在第一年已与45家行业领先的ISV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150多个AI解决方案。这些新的AI解决方案将赋能客户,帮助他们更快速地部署和利用领先的AI能力,比如生成式AI、计算机视觉、语音AI和虚拟助手等。
对于未来,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联想将与各界联手,共同助力中国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融合,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