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大厂变化不断,高层变动已经成为家常便饭。6月20日,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离职,蔡崇信、吴泳铭分别接任的消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过在阿里之外,另一家大厂快手也迎来了一次人事变动。
据媒体报道,快手商业化副总裁、服饰运营中心负责人王骊之已在近期离职。截止目前,快手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回顾快手今年上半年的动态可以发现,商业化部门的高层变动十分频繁:快手商业化磁力金牛二中心总经理封帆、快手金教业务中心负责人刘良伟都已在近期离职。
频繁的调整,也能看出快手对商业化部门的重视。自去年年底开始,快手就针对商业化部门进行了多轮大范围调整:成立商业生态委员会,撤销磁力引擎销售部、运营部和渠道部,并将磁力引擎、磁力金牛相关团队并入渠道业务部。从一季度财报来看,商业化部门这一系列调整卓有成效,快手的商业化也驶进快车道,收入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快手一季度营收为252.2亿元,同比增长19.7%,净亏损为8.76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6.2亿;调整后净利润则录得4200万元,实现阶段性扭亏为盈。从营收结构来看,线上营销、直播仍是快手最重要的收入支柱,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31亿和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8.8%。而这两项业务背后,都少不了商业化团队的支持。
如今高层再度调整,也意味着快手要继续加码商业化。目前,快手的基本盘已经十分稳定,用户增速也相当不俗,今年一季度平均日活达3.743亿、月活用户则录得6.544亿,再度创下新高。
回顾快手这一路的成长历程,商业化也并非一帆风顺,中间经历了许多曲折。加速商业化不过是最近两年的事情,打通品牌方、主播、用户、商品的多条消费链路,实现优质流量内循环,则是快手的成功之道。
早在2021年,快手便提出了“新市井商业生态”的概念,并阐述了该生态的四大价值:扩圈、连接、经营和洞察,分别对应商家、用户和创作者等不同群体,提供新的曝光机会。后来快手又不断优化流量分发模式,为创作者、品牌方搭建了一条稳定的合作桥梁,实现多方共赢。
从当前的成绩看,快手的商业化无疑是成功的。用户增长那么快,怎么利用好手里的流量,就是快手商业化部门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