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时报报道,根据紫光集团破产重整事项法律程序的要求,紫光集团重整战略投资方智路建广联合体,投入重整用于清偿紫光集团原巨额债务的投资款600亿元已到位。这标志着紫光集团重整进入实质交割,随着这笔投资款的到位,战投方智路建广联合体将更深地参与到紫光集团和下属企业的管理中。
2009年,赵伟国入股紫光集团并出任总裁、董事长后,从2013年起,紫光就开启了“买买买”的节奏。先后吃下了展讯和锐迪科,成立展锐,后又入主新华三。紫光先后合并成立紫光展锐、组建长江存储、开工武汉存储基地、控股上海宏茂微电子。6年时间,紫光集团及下属企业先后对20多家企业发起了并购要约,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之后在国际上又挥金如土,结果在收购美国存储芯片厂商镁光和西部数据时,遭遇美国政府审查,从而铩羽而归。众所周知,以紫光的实力,是没有这么大能量去收购的,所以紫光收购的钱主要来自债务融资,也就是借贷。当然,关于紫光资金来源业界也有多种说法,但官方一直的说法就是借贷。不管什么样的资金来源,紫光都是近十年芯片领域内一个能量巨大的搅局长,赵伟国是怼天怼地对高通,当然,包括新华三、展锐等紫光旗下的公司也是玩得风声水起,在产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不过,自进入2020年,紫光开始出现危机,年底时曝出紫光债务违约,之后到风波不断。2021年,紫光进入破产重组阶段,北京市政府派人入驻紫光。之后,各方势力开始就投制权展开拉扯,赵伟国多资发表意见,声称紫光集团债务风险处置有问题。最后,紫光实控人发布声明指出,过去几年中,赵伟国操纵紫光集团频繁通过巨额融资开展境内外并购扩张,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加之经营管理不善,紫光集团2020年爆发债务危机,现金流枯竭,无力偿还境内外巨额到期债务,集团和下属实体企业面临资产查封、账户冻结、融资枯竭等重大风险,企业经营陷入难以维系的严重困境。2020年11月,清华控股引入专门工作团队(后转为清算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合规开展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并逐步稳住企业基本面。
后智路建广联合体竞争得手,全面接手紫光。说来,当年智路建广可是和高通成立瓴盛科技,意图在中低端芯片市场发力,引来赵伟国的一顿狂怼,直言高通中国董事长孟樸是买办。如今物是人非,紫光最终落入智路建广联合体的口袋中,对紫光来讲,也不知是福是祸。
赵伟国企图以买买的方式构建一个芯片帝国,或者成为ICT产业的巨头,但最终惨酷的现实证明,没有研发和技术积累,一切都是枉然。华为成立三十多年,近年来投入巨资搞研发,技术壁垒也建了不少,但在美国的打压下,都得艰苦求生,赵伟国治下的紫光怎么只靠“钱”就能买来一个“帝国”呢?
但在智路建广联合体的手中,紫光真正能成为一个巨头。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