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疯”“气疯”“逼哭”,这些高频评论并非用于熊孩子,而是智能电视。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智能电视的系统界面令人眼花缭乱,让人难以找到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而要看节目内容,往往要面对种类繁多的会员收费,这背后又有不同平台、不同标准的收费体系,使丰富内容直接沦为“套娃式收费”的抓手。
智能电视似乎却在折腾消费者的路上越走越远。但,消费市场不存在“单行道”,智能电视折腾、逼疯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也开始用脚投票。
这之中,因用户不满、上海消保委微信号发声,2月20日上午,爱奇艺宣布对限制投屏加收费用、登录设备规则做出调整,恢复高清晰度投屏,并可以多设备同时登录,不再限制设备种类,其还向上海市消保委表示要“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
爱奇艺“认怂”是个积极信号,但整体而言,众多智能电视厂商困住了自己,在一场本不该发生的零和博弈中,丢失了口碑与市场。
【连环套路逼疯所有人】
和传统有线电视不同,智能电视的内容更为丰富。在这里,我们可以观看电视节目,也可以通过智能电视内置或下载的各种APP观看相关内容,还能运用投屏等功能上网课、看节目、玩游戏、唱卡拉OK。
如此丰富的内容被聚合在一起,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小入口,直达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倒成了一件“麻烦事”。
据中国家电网发布的《2022中国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显示,对于“平时使用智能电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认为“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的受访者占比高达49.6%,位列第一。
不要以为这只是老年人的调研数据,在网络上,这份报告引起大量年轻人的共鸣。有网友坦承,自己并不是真的不爱看电视,而是因为电视菜单页面太繁杂,“操作不如手机、Pad方便”。
看电视节目比较麻烦的另一个原因是,最基本的电视节目的入口常常被设置在一个小框里,更醒目的位置大多被会员广告和需要开设会员才能观看的内容填满。
当我们想观看不同内容、体验更多功能,等待我们的是“套娃式收费”。
一位杨姓市民吐槽:“等买完电视机,装了宽带、有线,又充了一年影视会员后,发现很多大片、电视课堂还需要单独付费。孩子想看的动画、绘本,要办儿童成长会员;我们想看综艺节目,还要下载其它的应用视频,再办一个该平台的会员,看什么都要花钱,那买智能电视机图个啥?”
如果不买会员“通关”,消费者将处处“碰壁”。有网友爆料,他想在智能电视上看央视春晚却被要求付费,想看新闻联播,也被告知:“恭喜您获得5分20秒试看机会。”
不管是不是自家的内容,都被用来“吸引”消费者办会员,与此同时,开机广告、电视内页广告、内容中穿插的广告等纷至沓来,且大多是强制性,无处不在,无法摆脱。
套路连着套路,智能电视成为精心营造的“吸金道具”,无数消费者因此被逼疯。
【套路不得人心,智能电视困住自己】
此前,传统电视厂商更多依靠售卖硬件来盈利,而如今,电视厂商将目光聚焦在各种内置的视频平台,利用它们来获取更多收益。
智能电视,基本上都预装了一系列的视频平台。消费者买来智能电视,在大屏端完成会员充值后,电视厂商能从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这是眼下电视厂商的重要“财源”。
某家电视生产企业2022年半年报透露,最来钱的业务正是智慧显示终端,利润占比达到71.29%,营收占比高达80.78%。
为追求更多利润,智能电视内置繁杂的视频平台、精准吸金的会员收费体系。如果建立在丰富的内容、优质的体验上,这种模式或许并无不妥,问题在于,沉迷于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套路越来越多,消费体验乃至社会公共利益被践踏。
智能电视逐渐站在消费者对立面,人心背离,现实已经给出警示:
2016年至2021年,电视机的开机率从70%下降到27.7%。电视销量和零售额也都呈下滑态势,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3634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规模为1123亿元,同比下降12.9%。
说到底,套路不得人心,智能电视厂商想套路消费者,反而痛失口碑和市场,困住了自己。
【尊重消费者主权,方是最优解】
智能电视与消费者之间,目前明显是场零和博弈。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堪忍受而背离、“抛弃”智能电视,电视厂商获取利润的力度也将随之增强,观看体验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可能被进一步践踏。
这无疑是恶性循环,而要打破它,还需行业从源头来调整,即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内容和优质体验。
换句话说,尊重消费者主权,方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最优解。
好消息是,2月7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关于规范智能电视收费行为的倡议书》,联合倡议方包括百视通、华数传媒、广东南方新媒体、湖南快乐阳光等互联网电视集成运营机构,倡议杜绝“套娃收费”“套路收费”,畅通投诉、咨询和纠纷解决渠道,优化用户体验。
此举可以看作行业向好一个新的开始,但如何重塑信任,重拾口碑和市场,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1]《层层套娃,要被智能电视气疯》南风窗
[2]《名目看不懂,会费充没完!智能电视收费这样“套娃”!》北京日报客户端
[3]《智能电视如何留住用户》人民日报
[4]《智能电视的收费套路,法律要管》澎湃新闻评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