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数字化时代,所有的事情都值得用云的方式重新做一遍。
深以为然。作为拥有全球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中国近年来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已进入到攻关的纵深阶段。此时,工业软件上云无论是契合制造业用户数字化专项的需求,还是工业软件产业自身的发展,均被认为是大势所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些“骨感”。工业软件上云绝非易事,涉及到架构体系、数据互通、成本投入以及理念转变等诸多因素,绝非简单的软件SaaS化就可实现。
因此,成功上云的工业软件值得密切关注。为什么它们能够很快地成功拥抱云计算这个大浪潮?它们是如何通过上云客服传统工业软件的各种弊端?上云成功之后给它们带来了什么?
工业软件上云成为大势所趋
一直以来,工业软件堪称工业制造的大脑与神经系统,支撑起整个现代制造业体系。
中国制造业过去被认为“大而不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工业软件有待提升。如今,全球工业软件均在向云的架构体系转变,不仅将对于工业软件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无疑也为国产工业软件弯道超车带来重要的“窗口期”。
工业软件上云之所以成为大势所趋,甚至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一大关键原因是工业制造业用户的迫切需求。
众所周知,智能制造的本质就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的 融合,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重塑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例如,消费需求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现象日益普遍,反向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需要在柔性制造、敏捷交付等方面更加出色,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另一个原因就是,传统工业软件在制造业用户侧存在着大量的个性化定制情况,为满足制造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本地部署与应用中需要“量体裁衣”和“因地制宜”。这种情况固然满足了部分用户的需求,但对于工业软件整个产业而言,带来的是成本高、通用性差、效率低下、升级迭代困难,产品复用比例极低。
因此,对于工业软件公司而言“不翻身、即翻船”,工业软件上云被视为是产业变革的必经之路。但工业软件上云任重道远,涉及到多方因素。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多家工业软件公司均在积极拥抱云计算,其中有一批典型企业成功实现了云上转型,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这些工业软件都是这样上云的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产业链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毫无疑问,上云是中国工业软件企业重塑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路径。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已经有一批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在上云之路上取得了持续突破,不仅升级了自身软件的架构与产品体系,更通过SaaS的模式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服务,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云动力。
例如,益模科技就是工业软件上云的一家典型企业。作为专注于工业软件及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的公司,益模科技主要聚焦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制造型企业提供包括管理、自动化、仓储物流、供应链在内的数字化生产全场景解决方案。
在过去,益模科技的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单板开发、硬件开发等系统开发环节采取分段建设,不同系统存放各种异构数据,集成打通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愈发不能满足用户敏捷交付、个性化开发、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需求。
为此,益模科技基于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ata Model Engine, 简称华为云DME),利用其可集成、可插拔的协同开发与运行环境,仅用3个月上线4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并成功实现智能设备联网IoT系统和SCM供应链协同两款产品SaaS化商用,开发效率提升2倍,定制开发减少70%,产品集成效率提升90%,并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上海湃睿科技是国内首家采用云底座的SaaS化PLM解决方案供应商,之前采用的单体架构软件时,每次为客户定制化时间至少需要半年,开发效率低、响应速度慢、研发与运维成本高、安全性难保障,很难满足制造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基于华为云DME研发出SaaS化PLM之后,系统上线和个性化需求定制时间大幅缩短,开发成本下降十倍之多,为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子高科等多行业提供开箱即用的 PLM行业方案,助力多个制造业领域用户的转型升级。
作为连续多年入围自主工业软件百强的企业,安怀信主要聚焦系统工程数字化平台开发及服务,仿真验证工具开发及性能虚拟样机创建服务等。过去,工业仿真需要高昂成本的硬件平台,并且涉及海量的定制化服务,随着仿真数据规模的持续增长,传统工业软件模式愈发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而借助云底座,构建低投入、免维护、易配置的SaaS化工业软件成为安怀信的主攻目标。
事实上,安怀信构建的SaaS化研发门户及流程管理平台SysDM正在帮助诸多制造业企业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以某型号燃料电池开发为例,过去需要3个人、5个月的产品研发工作,经过SysDM平台进行流程集成后,实现了研发周期缩短近千倍,2-3个产品方案实现生产仅需1天。
此外,像蜂巢互联、能科科技、望友、讯方技术、安世亚太等均是工业软件上云的突出代表。林林总总,这些工业软件企业加速拥抱云计算,其实给出了整个产业界极大的启示:即在工业软件这个门槛高、系统复杂、投入成本大且周期长的领域,利用云的优势,彻底改变工业软件的业务模式,则有望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
事实上,进入到云时代下,工业软件最大的趋势就是从过去的产品经济转型为服务经济,需要走向技术服务化和服务开放化,而云平台则是工业软件变革最重要的支撑。例如,上述企业无一例外的都是利用云平台强大的IaaS、PaaS能力,解决了过去底层各项复杂的工作,一方面大幅提升产品研发、个性化需求响应的速度与效率,另一方面则增强复用性,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了体验良好的各种服务。
数据之根,让工业云向阳生长
什么是工业软件在云端成长的关键?
毫无疑问是工业云的基础能力平台,它就像工业软件上云、用数的数据之根,真正帮助工业软件改变过去低效、高成本的研发模式,以数据要素为抓手,实现工业软件方方面的高效协同,堪称工业软件上云的“数据之根”。
以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为例,其沉淀了物料、电子、需求、工艺等24种工艺数据模型,120+数据操作及功能API,图形化开发界面实现设计即开发,面向对象的数据管理技术让数据天生内聚,实现研、营、制、供、服数字化高效协同,解决了海量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管理难题。
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彻底帮助工业软件企业屏蔽了底层的复杂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研发预算投入到客户需求、应用功能的构建上,实现丰富、高效的协同开发,打造出能力强大、简单好用、数据联接容易的工业SaaS软件,助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是华为多年数字化变革和供应数据管理领域的经验总结,在华为内部支撑过最重要、最复杂的业务系统开发。如今,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在益模科技、上海湃睿科技等多家工业软件企业中成功应用,标志着以云化为核心的新一代工业软件的架构和体系已经开始开启。
综合观察,国产工业软件如今面临着一个绝佳的弯道超车的“窗口期”。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产工业软件需要借助云化的力量,彻底摆脱过去传统模式的桎梏,利用云平台的诸多能力,重塑自身的研发模式、产品架构和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契合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而华为云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凭借强大的平台能力、开放的生态,无疑为国产工业软件企业提供了“数据之根”,让工业软件在云端向阳生长。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