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马云的回归,其实是有着相当重要的风向标意义的。它告诉我们,一场全新的信心回归之旅,正在拉开序幕。对于市场来讲,太需要这样一场回归了。或许,曾经人们多次幻想过马云回归的画面,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马云的回归会是这样的云淡风轻,正如他的花名——风清扬一样。
更为确切地说,马云的回归,是通过一所学校的官方微信发布的。这既贴合马云现在的身份,又符合马云一贯以来给自己树立的对外形象——关注教育。更为确切地说,一直以「老师」来定义自己。
纵然是已经不再是阿里巴巴的掌舵人,马云的回归,依然还是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于阿里巴巴的巨大信心。这样一种信心,我们可以从阿里巴巴股价的走势上看出一丝端倪。截止收盘,阿里股价上涨了五个点。
然而,马云回归的影响,或许并不仅仅止于阿里巴巴本身,纵然是阿里巴巴以往的「外围云系」依然受到了他的影响。伴随着马云的回归,我们看到的是,许久并未出现的热闹场景开始出现。
一
显而易见的是,此刻的马云,不再是空中随处游荡的一朵云,而是成为了人们观测风向的标志——云在哪里,风就在哪里。
以往的马云,身处互联网风口的中心,看到马云,人们便会联想到风口在互联网这里;
现在的马云,身处互联网的中心之外,看到马云,人们同样会联想到互联网业已蜕变。它,成为了诸多全新的物种。譬如教育,譬如农业,譬如新技术,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马云的回归,更多地为我们昭示出来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如同那样一个造就他的时代一样,足以让我们浮想联翩。
以往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行业突飞猛进发展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年代里,我们看到了诸多的互联网模式的涌现,我们看到了诸如阿里巴巴为代表的诸多明星公司的诞生,我们看到了以马云为主导的诸多商业人物的出现。可以说,那样的时代,正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时代。
当马云归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如果对这样一个时代进行一次总结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它看成是一个互联网快速蝶变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下,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独立于产业之外的存在,而是开始寻找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数实融合、数字赋能等诸多的概念开始诞生,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诸多新技术开始涌现,去中心化、去平台化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开始涌现。如果对这样一个时代进行总结的话,我更加原因将这样一个时代称之为互联网蝶变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享受到的红利和机会丝毫不比互联网时代差多少,我们所获得的改变丝毫不比互联网时代少多少。无论是马云所关注的教育、农业,抑或是其他的行业,几乎都将释放一系列的发展红利。
二
除了新时代的红利之外,在马云的回归之下,我更多地看到的是,人们信心的回归。这样一种回归,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企业家本身,纵然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同样是一种信心的回归。时下,经济复苏的号角开始吹响,新发展的鼓点愈发迫近,互联网乃至科技行业的发展已经抵达临界点。
在现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我们太需要这样一场信心的重塑了。
我们都知道,以往的互联网经历了洗牌、摸索和重塑,即使是在当下,我们依然没有找到一条相对较为明晰的发展道路。用「混沌」来形容当下的互联网行业,无疑是最为确切的词汇。当整个行业处于「混沌」时期,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信心,以信心抵达现实的彼岸,以信心坚定发展的步伐。因此,在这样一个时刻,信心比金子更加宝贵。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人们对于马云回归的期待,我们才看到了人们对于马云回归的超脱于回归本身的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一定要找到马云回归的特殊意义的话,它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便是给业已处于黑暗当中的人们以信心,在这样一种信心的支撑之下,人们可以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抵达更加光明的彼岸。
事实上,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人们已经对于互联网乃至科技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个相对较为明晰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数实融合的新产业形态,还是智能科技的新技术浪潮,乃至是去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当新的发展方向业已清晰,我们需要的是,那些真正可以让人们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马云的回归来排解这样一种情绪。
如果我们将以往的马云看成是互联网时代的摇旗呐喊者的话,那么,他的回归,更多地为我们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他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一个新周期来临的催化剂的作用。同样地,如果互联网时代成就了马云的话,那么,当新的时代拉开序幕,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可以成就更多的马云。
结语
无论是风口的转向,还是信心的呈现,马云的回归,更多地为我们呈现出来的是时代的注脚。它告诉我们,以往那样一个野蛮生长的蛮荒时代渐行渐远,同时,孕育着新技术、新模式的全新时代正在到来。当互联网不再是以往的互联网,马云同样不再是以往的马云,然而,这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相互成就。因为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相互成就,我们才有理由相信「新的互联网」将会出现,同样地,「新的马云」,亦会新生。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行业研究专家,知名KOL。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 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