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写了篇关于江西彩礼为什么高的文章。将江西高价彩礼产生的客观原因,归纳为适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人口外流、集中式相亲、独特环境、传统农业社会等方面。
在整理资料和分析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高价彩礼这个经济现象的背后,绝不仅仅是男女比例失调等客观因素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层的经济学原因。因为信息量巨大,只好分成两篇写,本文就是续篇。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剖析高价彩礼现象,试图回答以下问题:高价彩礼的本质是什么,它在婚姻市场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如外界所批评的那样全是危害,应不应该打击高价彩礼行为,以及如何才能科学地消灭高价彩礼等等。
先行声明:本文中的交易、市场、供需等均为经济学名词,无道德或价值观属性,没有物化女性和婚姻之意,请勿展开联想。
本文较长,约1万字。如无时间或没耐心看完,可先收藏直接看要点:1、通过无差异曲线和供需曲线原理,可推导出彩礼行情是市场作用的结果;2、高价彩礼并非全是弊端,也有提高相亲效率、减少女青年外流、降低离婚率等积极作用;3、高价彩礼本质是成本转移的厚嫁,根源在于多数女性经济不独立、对婚姻的依附性强;4、高价彩礼不是原因而是结果,直接打击只会适得其反;消灭高价彩礼的方法——帮助女性提高经济地位、夯实社会保障体系。5、对于多数剩男来说,他们并不是被高价彩礼淘汰,而是自身竞争力不足出局。
01 从经济学角度重新认识高价彩礼的形成
在与同为自媒体作者的好友范子龙讨论高价彩礼时,他提出了一个近都市圈效应的观点。这个观点源于身边感知,范子龙留意到西安、合肥等周边市县的彩礼非常特别,明显高出城区和离大城市更远的其他市县,他称之为近都市圈效应。
回头来看江西省:由于地理位置和上层战略等原因,江西既没有融入到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也没有融入到广州深圳为首的珠三角城市群,但却和两大城市群相接相望,其状态与临近都市圈的市县相近,而彩礼也正好几乎是周边省分中最高的(只有讲究传统习俗的福建是例外),完美契合近都市圈效应的模型。
我在小调查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南昌市、鹰潭市的郊县和农村彩礼,价格就高于市区。而在各平台网友的评价回复中,发现它们在江西省内并非特例,九江、景德镇、赣州、上饶、新余、萍乡等很多城市也是如此。
至于导致近都市圈效应的原因,范子龙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最怕的是(某种东西)看得到却得不到,更为渴望得到。近都市圈的人们往往比远离都市圈的人,更向往大都市的高品质生活,因此越靠近都市圈,象征生活品质的彩礼就越高。
其实,高价彩礼作为经济现象,还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进行解释,而且至少有两种。
一种是预算约束下的无差异曲线理论。
在彩礼地区的相亲市场上,如果将一夫一妻制视为女性婚姻的预算约束,那么可以把男方所在地的居民福利和他的彩礼看成是两个商品组合,适龄未婚女性将在预算约束下对城市居民福利和彩礼进行选择。
在选择高彩礼的同时,意味着她可以忍受当地较低的居民福利,如A点;而选择高质量居民福利的城市时,她能接受低彩礼如C点;或者选择中等金额彩礼和中等居民福利的B点。无论A、B、C点,还是在这条曲线的其他不同组合,在她看来其满足程度都是相同的,这也是无差异曲线名字的由来。在有多个选择的情况下,作为理性人,未婚女性优先选择无差异曲线和曲线外的点,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一般而言,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它提供的就业、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生活服务就越丰富和优质,居民从中获得的福利价值越大,足以替代一部分彩礼金额。当C点无限向右下移动时,彩礼金额便趋近于零。网友留言中也人说,身边有一些江西女性外嫁到他们那,反而没有要彩礼;北京、上海等城市里的男青年,有时无需个人能力和家庭条件,凭借着户口身份就可以赢得外地女青年的青睐,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中适龄女性也是这么选择的,某个城市的婚恋市场如果基本一体化,那么以城市为中心,从城区到郊区再到农村彩礼价格依次上升。甚至在一个县内都可能存在着三种行情:县城、近郊乡镇、偏远乡村。彩礼价格依次递增,县城和近郊乡镇相差较小,而偏远乡村增幅较大。网友的最新反馈信息显示,横峰县和弋阳县交界的偏远山村,彩礼价格已经飙升到50万元,几乎相当于横峰县城的两倍。
另一个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供需曲线理论。
适龄男女的婚恋市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充分竞争市场。在传统婚姻观念下,适龄男青年是需求方,而适龄女青年则是供给方。由于需求方和供给方都是个人,因此不会形成市场势力。彩礼可视为婚恋行为的价格,随着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而变化。
由于不同市县、不同乡镇的经济水平、男女比例、风俗文化等情况不同,每一个市县、每一个乡镇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市场。为了便于直观理解,我们将子市场简化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分成两个独立市场推导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并假设一开始城市和农村两个子市场完全相同,均处于均衡状态的A点,彩礼价格为P1。
后来,由于农村相对落后,一部分向往美好生活的农村女青年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于是,对农村子市场来说,供给量减少了,导致供给曲线左移;而男青年面临着家庭关系、就业、搬家成本等因素,无法跟随女青年同步迁移到城市,因此需求曲线不动。农村供给曲线移动形成了新的均衡点B,导致彩礼价格从P1提高到P2,而婚配数量从Q1下降到时Q2。新的农村剩男就这么产生了,数量就是用Q1减去Q2的值。
同理,农村女青年的流入让城市的供给量增加,于是供给曲线右移,均衡点从A点变为C点,彩礼价格从P1降为P3,而婚配数量则为Q1增长至Q3,城里小伙找对象更容易了。而此时,农村的彩礼价格已上升到P2,就高出城市P3一大截。
现在让我们回到上篇为什么江西彩礼这么贵的讨论上来。
江西省作为全国适龄男女比例最大的省份,在周边区域中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当地婚姻观念又比较传统(绝大部分人视婚姻为必需品)。将江西省适龄男性视为整体,分别植入以上两种理论的模型中,得到下面两个图。
在无差异曲线理论中,由于经济较周边省份落后,江西居民福利水平整体不如它们,因此横坐标的位子处于周边省份的左侧。如果想让自己站在无差异曲线上被适龄女性选中,江西适龄男性就必须拿出更高的彩礼。而在供需曲线理论下,江西省的适龄女青年外流周边省份,导致己方的供给下降而周边省份的供给增加了,最终彩礼价格上升而婚配数量下降。
具体推导过程与近都市圈模型时一样,在此略过。在不考虑偏好因素的前提下,二者都能推导出江西彩礼高于周边省份的结论。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把自己家附近两个彩礼不同的地方(比如本县和邻县、市区和郊区)代入曲线模型,结合居民福利水平和人口流动方向进行推导,看看出来的结果是不是与事实相符。
02 不全是坏处,高价彩礼也有积极作用
很多人对高价彩礼持猛烈批评态度,认为败坏了风俗,危害了社会。不可否认,高价彩礼现象确实会带来一些坏处,比如男性结婚成本大幅提高、助长了攀比风,并可能因此引发因婚致贫、利益纠纷等其他社会问题。
其中最多的是担心高价彩礼会引发攀比风,导致彩礼价格失序。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实际不太可能发生。婚恋是个充分竞争市场,彩礼价格上涨会受到需求的反制约,主流行情难以超过当地经济水平,即便偶有突破也会迅速回调,否则很多想结婚的姑娘嫁不出去。
关注高彩礼现象始于九江银行彩礼贷热点,因此小调查时增加了因为结婚负债情况一项。原本我以为连银行都想从中分一杯羹,那么彩礼应该是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
结果有些出乎意外,多数受访者一方面认为彩礼金额偏高,同时也承认当地多数正常家庭还能负担得起。因结婚而负债的情况时有存在,但多数家庭的金额通常不是很高,在10-15万元左右。毕竟结婚是大事,大部分男方家庭会提前数年就开始准备。借款多以亲友互助为主,一般不用支付利息。正常打工人家庭,这笔债务一般两三年就能还清。这样看来,彩礼考验不只是家庭资产实力,更多的是看它的流动性能力是否强大。
彩礼开支在多数家庭有压力但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表明江西的彩礼行情并不比适龄男女性别比失调的情况严重,市场整体上并没有失控。
目前的高价彩礼现象,是婚恋市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存在有着合理的一面。它并非一无是处,相反有着一些常常被大家所忽略的积极作用。
首先,彩礼提高了相亲效率,促进了婚姻资源配置。
江西省多数市县婚姻以相亲为主,而且往往是集中式相亲(在河南、河北、四川、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的很多市县也是如此)。相亲最大的痛点是,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等,光听媒人和对方的介绍(他们常常会过滤不利信息、虚增优点、夸大能力,以增加相亲成功率),很难获得对方的准确信息。
性格、三观、兴趣等虽然需一定时间才能全面了解,但见面交流也能提供一定参考,所以相亲时女方更侧重于考察对方的收入、资产、家庭经济状况等硬实力。但这些要核实起来难度很大,而且费力费时,并不现实。
彩礼为双方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可量化工具。女方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意愿,结合当地行情提出一个彩礼金额。男方能够接受,表明他具备较强的经济能力并认可这桩婚姻的价值。反之,则要么家庭条件或个人能力无法达到要求,要么其诚意不足。女方可以很快从众多男青年中筛选出心仪的候选者。有时候女方还会以彩礼作为武器,开出高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抗议家里安排的相亲、吓退不喜欢的男子等。
同样,男方可以通过彩礼金额来判断自己和女方是否匹配,并迅速作出决策,或接受彩礼要求向女方表明诚意,或放弃改寻条件更匹配的女性。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相亲效率,实现了有限资源的快速合理配置。
其次,减少女性外流,有利于缓解本地男女失调问题。
在讨论江西高价彩礼时,我们常常看到省外网友在网上气愤地说,“我干嘛非要和江西姑娘在一起,娶个别省姑娘不香吗?”这种反应非常正常,高彩礼地区意味着结婚成本较高,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男青年会优先考虑其他成本较低地区的姑娘。
对于跨省恋的江西姑娘来说,这话听了很是伤心,如果下调不了彩礼金额,就不得不和恋人分开。但对于本地小伙子来说,却是一大利好,因为姑娘们就能多留在本地。如果江西彩礼低于或与周边省份持平,那么江西女青年外嫁的比例会比现在还要高。
在男青年抱怨高价彩礼的种种危害时,它却在暗中阻击省外男青年,有效减少了本地女青年外流,变相帮助他们提高成功率。
再者,客观上改变重男轻女思想,提高了女性地位。
高彩礼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往往传统习俗保持较多。而讲究传统习俗的地方,往往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女性地位相对较低。但实际上,如今高彩礼地区,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甚至高得有些出奇。小调查时发现,不止是江西,分布在河北、河南、陕西的多个受访对象提到,当地公公婆婆对待儿媳妇的态度非常好,宛如亲生女儿。
婆媳关系和睦、出嫁女性地位提高,自然与娶亲成本高相关。婆媳关系历来难处,没想到这个千年难题却被高彩礼给轻松破解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反过来影响了自由恋爱的彩礼行情,不少人表示女儿自由恋爱也要收彩礼,因为不收彩礼的话担心女儿婚后被男方轻视。自由恋爱和相亲一样的彩礼行情,我觉得父母的这种担心才是主因,超过了攀比心理的作用。
过去有些地方特别是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孩获得的成长资源远小于男孩,特别是受教育方面。如今这种思想渐渐淡化、基本消亡了。促使改变有很多原因,比如收入水平提高、公共服务完善、少子女化等,其中也有彩礼带来的利益驱动。
有意思的是,高价彩礼还降低了当地的离婚率。
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的离婚率为2.4%,在全国属于较低水平,仅略高于云南、山东、上海、浙江等少数省市。高价彩礼提高了结婚成本,夫妻双方对待婚姻的态度更为严肃、谨慎,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双方因为结婚成本高而更加宽容对方,提高了婚姻幸福指数。嗯,这与新婚姻法设置离婚冷静期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提高成本来实现降低离婚率。
站在家庭条件较差或个人能力欠佳的男方角度,高价彩礼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但从女方的立场而言,她们找到心仪的对象,获得了更好的婚姻物质基础;同样,娶亲成功的男青年在竞争中胜出,他们付出彩礼等一系列成本,但从婚姻中获得的收益更大。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和福利最大化。
03 高彩礼本质是成本转移的厚嫁,源于女性经济不独立
在上篇江西高彩礼文章里,我提到了江西大部分市县的彩礼是会返还给小两口的。只是返还比例因地因人而异,通常在多半或全部,超额返还的现象日渐增多。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好奇,既然收了之后又返还,那为什么不直接少收或不收呢?
不妨先看看女方家长是如何返还彩礼的。
以前女方出嫁时多以现金压箱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改用女儿名字开户的存折或银行卡。不少女方家长在结婚时并不告知存折或银行卡的密码,而是等到小两口婚姻关系稳定或生了孩子才告知,有时甚至拖到两三年后。
还有的父母宁可背负着“卖女儿”的骂名,也要采取将存折或银行卡悄悄塞给女儿的隐秘方式,不让男方知晓。一个南昌朋友一直认为他岳父把彩礼全部扣下,直到孩子生下来后他老婆告诉他:其实岳父一分钱都没留,而是全部存在银行卡给了他老婆。一些娶江西姑娘的省外男青年,抱怨老丈人没有返还彩礼,有可能也是类似情形。不要着急,等到婚后生活稳定了,或许哪天妻子突然给你一个惊喜。
凡此种种操作手法,让婚后女方在这笔钱的使用上获得了绝对的支配权,男方想动用这笔钱,必须经过妻子的同意。从江西的情况来看,“伏弟魔”、“卖女儿”等彩礼扶贫现象虽然仍然部分存在,但随着经济发展其比例越来越少。不止是城市也包括农村,大部分女方家庭的返还比例在不断提高。男方的高价彩礼,最后大部分转化成为了女方的嫁妆。
钱收进来然后又返回去,似乎是繁文缛节的仪式流程,纯属多此一举。虽说肉烂在锅里,但从彩礼到嫁妆,一来一往之间这笔钱的性质悄悄发生了变化。
就彩礼和嫁妆的法律性质,我咨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学博士朋友。他表示,在法律上,彩礼视为男方基于联姻目的而对女方的赠与,除双方后来未结婚、女方存在骗婚行为等少数情形外,通常不支持退回。在司法实践中,除非有相反证据,嫁妆往往被认为是女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女方个人,而婚前财产则明确受到了民法典的保护。
嫁妆作为女方个人财产受到保护,至少早在宋朝便有了。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讲究厚嫁的朝代。一方面是其经济发达,民间财富积累较多具备厚嫁的实力;另一方面其文明程度最接近于现代社会,较少重男轻女的思想。宋朝人将嫁妆称为奁产,意思是已婚女性的私人财产,如果离婚或改嫁可以带走。很明显,宋朝人厚嫁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为女儿婚后生活提供的切实保障。
同理,现在的女方父母如此费尽心思,无非也是让女儿婚后生活获得更多的保障。2020年江西省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以彩礼平均行情20万元计,大体相当于7年的可支配收入。正好与婚姻的七年之痒暗合,这当然是个巧合。有了这一大笔钱傍身,妈妈再也不担心女儿未来婚姻风险,哪怕是嫁给一个不太熟悉的相亲对象。
正如无论向谁收税最终多数税负成本落到话语权较弱一方那样,在江西适婚男女比例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女方嫁妆的大部分成本实际由男方以彩礼形式买单。类似江西省这样的高价彩礼现象,其实是成本转移支付的厚嫁,本质上是对女性未来婚姻生活的保障机制。
在趣的是,虽然各地彩礼行情比较坚挺,但并不是铁板一块。如果男方条件出色,比如是公务员、教师、医生、大型国企员工等,很多女方家长也愿意主动下调彩礼金额,以促成婚事。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准女婿工作稳定、收入高,能带给女儿高质量的生活;而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婚姻风险相对较小,而他的身份背书,已起到类似彩礼的保障作用。
山西的彩礼相对江西较低,但父母同样有着类似的婚姻保障思路。一个山西朋友说,他们当地相亲市场的核心指标不是对方现在能赚多少工资,而是看他(她)是否有退休工资、职级有多高,最抢手的是在机关、事业单位、铁路、大国企等系统内拥有铁饭碗的人。在经历过煤炭辉煌期的山西人看来,一时高工资远不如一个稳定的铁饭碗来得更有安全感。
在古代,由于传统男权思想主导社会和经济,女性很难脱离婚姻而生存,所以父母尽可能厚嫁保障女儿的婚后生活。那么问题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性的权利和地位都在逐步提高,为什么现在江西的家长仍如此执着于为女儿提供高金额保障呢?
没能找到江西女性薪资的统计报告,我进行了小范围访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是:江西各市县六七成以上(实际比例可能高至8成,因为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开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江西省大学学历人口占比仅8.6%)职业女性为普通学历,就业方向比较狭窄,主要在超市、商店、酒店、幼儿园、工厂等私营单位上班,从事财会、行政、文员、服务员、幼师等岗位。通常月工资在两三千元左右,较2019年江西省私营单位就业人员46341元的平均年薪低出近3成以上。
同样是低学历,男性即便从事快递员、外卖员等低技术性职业,工资要高于女性一两倍甚至更多。出于成本和管理等方面考虑,江西很多(或者说大多数)小微企业不为员工交纳社保,员工只能自己去申请交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资微薄而花钱的地方很多,相当部分普通学历女性选择不交纳养老保险。
前几年便有报告指出,国内一线城市的男女薪酬差异最小,从三四线城市差异开始拉大。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职业女性开始独立并享受高质量的个人生活时,多数江西职业女性靠两三千元工资想过上体面生活仍然是天方夜谭。她们若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就不得不依赖于婚姻。
设身处地设想一下,一个月入3千元左右没有社保的年轻女性,面对着相当于六年工资收入的20万元彩礼,会不会心动?当女方家长将彩礼以自己名字存折或银行卡的形式返还时,多数普通学历女性都难以抵挡住诱惑;反倒是有不少高学历职业女性主动将彩礼调到低标准。
有些人指责江西女青年在彩礼问题上没有主见,一味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安排。实际上,大多数女性收入微薄,根本没有足够的底气来反驳父母。那些和外省小伙因为彩礼而分手的江西姑娘,她们并非不渴望爱情不爱对方,而是难敌现实的残酷(外省小伙如果一开始就对彩礼持坚决反对态度的话,姑娘往往会因此对小伙是否真心爱自己产生动摇,甚至主动先放弃)。
因此,男女比例失调只是彩礼价格上涨的导火索。彩礼现象的根源不在于男女比例失调,而是大多数女性经济不独立,使得她们不得不将婚姻作为未来生活的保障。而相亲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让她们只能依赖彩礼这个可量化指标来判断对方的能力和诚意。
04 直接打击适得其反,如何科学消灭高价彩礼?
江西省这种与经济水平不太成正比的高价彩礼,招致不少人的激烈批评。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章,基本上也多是“高价彩礼之风不可助长”、“苦高价彩礼之风久矣”的言论,一些激进者甚至提出了应该严厉打击高价彩礼的要求,甚至恨不得将高价彩礼入刑。
且不讨论严厉打击高价彩礼的合法性,不妨先从理论上推导一下打击对市场的影响。假设某地制定彩礼上限价格,超过标准一经发现将对女方罚款10万元。由于政策本身没有改变供需关系,只是提高了女方的风险成本,相当于实际彩礼金额为收到彩礼减去10万元,那么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均衡点从A移动到B,出现了彩礼价格上升、婚配数量减少的情况。
P2减P1的值在10万元左右,甚至可能更高(风险成本包括但不仅于10万元罚款)。也就是说,对女方的10万元罚款实际大多数转嫁给了男方,这样一来,男方的彩礼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Q1减Q2则是适龄女青年的减少数,有人可能会好奇,她们去哪了?回到前面的无差异曲线,当居民福利较低城市的彩礼被限制时,她们中的一部分就会选择嫁到福利较高的外地城市。
打击高价彩礼看似在保护男方利益,最终却造成了彩礼上涨、加大了女性外流。非但达不到预想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情况变得更为糟糕。和最近某份报告认为文科生多导致中等收入陷阱一样,原因在于搞反了因果关系,不是高价彩礼导致了男性结婚难,而男性结婚难推动着彩礼上涨。实际上,近年江西省有几个区县出台过红头文件,要求辖内居民彩礼不得超过10万元,都只在推出时热闹了一阵子,最后无疾而终。
相比严厉打击,一些基层的务实做法更值得借鉴。据横峰县关田村总支书兼村主任陈根春表示,他们一方面反对铺张浪费,利用疫情契机打击大操大办,帮助村民降低了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六七万元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对彩礼行为采取柔性引导,通过村干部、乡贤等带头树立榜样,将行情控制在较合理水平范围内,而且基本上实现了彩礼全额返还。
当然,这是基层组织应对高价彩礼的管理方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毕竟男女比例失调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此前提下,如何才能科学地消灭高价彩礼现象呢?
回到一开始的无差异曲线和供需曲线模型上来,其实它们是有漏洞的,其中隐藏了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默认所有未婚女性都认可彩礼的价值。但对于高收入女性和与男性收入相近的女性来说,收入效应使得她们对主流彩礼不感兴趣。她们不是彩礼相亲市场上的供给方,更不屑于在无差异曲线上进行选择。因为她们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更在意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男方的形象素质、三观、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彩礼基本消失的根本原因。
同理,如果江西等省份的多数女性也具备独立的经济地位,将摆脱对婚姻的依赖性,那么高彩礼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因此,在高彩礼地区,努力提高女性经济地位才是科学消灭高价彩礼的唯一正确方式。
要提高江西等省份的女性经济地位,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最好投资,增加对女性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扶持。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职场女性的教育回报系数为0.051,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提高5.1%,这一比例较男性高出0.5%。江西等高彩礼省份的女性薪资水平低,主要原因就是受教育程度低所致。对此,90后女青年小雪深有体会,她外出求职时发现,同为科班幼师专业,人家本科学历可以拿到5000元工资,而自己大专文凭只有3000元。
就女性受教育程度问题,我采访了上饶和鹰潭、宜春的几位中学老师。得到的反馈基本一致:9年义务教育、国家贫困生助学金和妇联春蕾女童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女孩因为家庭贫困读不起书的现象已经杜绝。在某高中老师的记忆中,从八九年前左右,班上女生的比例开始逐步提高。他表示,绝大多数家长都支持子女接受更高教育,不会因为性别不同而区别对待女儿。
真正卡住江西女性教育程度提高的瓶颈,既不是观念落后也不是初等教育设施不足,而是省内高校资源的严重短缺。江西、河南、河北等高彩礼省份,除了河北靠近京津的地缘优势承接的高校较多外,其他省份高学历人口占比都偏低。2017年江西省大学学历人口占比仅8.6%,河南为8.7%,与北京上海相去甚远不说,也不敌周边的湖北、湖南、安徽,甚至还不如西北的甘肃、宁夏。因此,只有通过省外高校扩大在江西招生名额、江西加大本省高校建设,才能真正解决女性受教育不足的问题。
2、继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覆盖更多人群、提高全民保障力度。
无论是返还给女儿作嫁妆还是留为自用,江西女方家长收取高额彩礼意愿强烈的一个因素是缺乏安全感。对比江西等高彩礼省份和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的社保保障数据,就不难发现,高彩礼省份不但整体覆盖率不如发达省市,而且保障质量远不及它们。
发达省市以保障力度较高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为主,而高彩礼省份以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开支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为主。我父母都已退休,正好一个是职工社保一个是居民社保,他们的退休工资之比在2.5:1左右,差距明显。
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或各省市统计局,蚂蚁虫整理统计计算。其中:浙江省为2019年数据(职工社保人数中包含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因为其2020年公报中没有分项说明,参保人数4355万较2019年增加了124万;河南省的居民社保人数为2018年的最新数据。
在省内,也能找到彩礼金额高低和社会保障高低呈负相关的实例。比如新余市和赣州市,无论是社保覆盖率和保障力度,都是前者高于后者,而后者的彩礼金额高出前者一截。
近年来江西省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从2010至2020年的10年时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长近1倍达到1168.2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几乎从零增长到2078.0万。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承认,多数江西人处于低保障的状态,还需要继续努力。
3、加快经济发展,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无论是教育行业还是社会保障,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当地经济水平;同时经济活跃也将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提高经济水平才是王道。
今年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正走向共同致富的大道上。但小康显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随着国家的政策优惠和资源分配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也将迎来发展机遇。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人如此,一个省市、一个国家何尝也不是如此呢,毕竟GDP才是体现国民生活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05 高价彩礼消失是必然,但有人会怀念它的好
从了解的情况看,江西女性在高中教育上实现了平等,大学教育程度比例开始上升。事实上,在南昌、九江、上饶、鹰潭等江西省内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出现“三高”剩女现象。虽然现在比例较小,但却是江西职业女性经济地位走向独立的信号。
大胆预计,随着适龄大学学历女性陆续进入婚恋市场,江西省的高彩礼现象在5-10年内得到缓解,其中经济发达一些的赣北地区会先于相对落后的赣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后,父母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担忧也将逐渐减轻,最终解除。相亲大概率还会一直持续下去,但男方不再视为女方的长期饭票,而是真正的人生伴侣。高价彩礼走向消失是必然的,彩礼即使保留也将进化为象征意义的形式,就像广东人的拜年利是一样。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剩男来说,他们在婚姻市场并不是被高价彩礼淘汰,而是自身竞争力的不足导致出局。即使没有高价彩礼,他们被淘汰的概率仍然最大。
最后忍不住吐槽几句。虽然现在不少高价彩礼地方的男青年,在痛批它的种种坏处,但当未来姑娘们经济独立、不在意彩礼时,你们就十有八九会回过头来怀念它的好了。毕竟,当年拿得出彩礼就能大概率地把姑娘娶回家,而今后你们或许就真的再也配不上她们了。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2019年驱动号年度作者、2020年商业新知年度作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