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互联网企业推出了代人喝酒的新业务时,我的第一反应这十有八九是恶搞或炒作。与曾经刷爆朋友圈的滴滴打人或一键暖床那样,请人代喝也是段子手们为博大家一乐的虚构段子。但没想到居然是某代驾应用推出的新业务,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新闻报道,记者实测发现,该代驾应用的菜单栏目增加了一个“找人代喝”的新选项,具备互联网LBS定位和用户站内即时通讯功能。实际使用的体验,与日常使用打车软件相差几无,可根据不同的标签进行筛选,比如酒量、地理位置等,找到匹配的代喝人后留言联系。如果双方谈得来,就可以达成代喝业务交易。不过实测中,记者给多位代喝人留言表明了意向需求,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某代驾平台的代喝界面
在中国不少地方的酒桌文化中,劝酒的习俗确实存在。在此不给劝酒定性,但某些地方的风俗确实非常震撼,不喝倒就不够情意。同一张酒桌上,难免会遇到有人酒量不行,或身体不舒服没办法喝酒。当他们遇到了不得不参加的应酬,如果能有人代喝的话,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应该说,消费者对代喝的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潜在市场规模或许还真不小。
不过,市场要形成并不是有了潜在需求就能够形成,它还取决于其他必要的因素。
代喝业务遇到的最大难题,不在于教育用户接受新生业务,而是同桌的其他人很难接受陌生人代喝。毕竟喝酒应酬是人际社交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喝的不仅仅是酒,更是相互之间的情感:友情、亲情和交情。因为能聚集在一块吃饭的人,要么是亲朋好友,要么是有业务往来的人。请彼此关系亲近的人帮忙尚在情理之中,但让一个陌生人代喝,在情感上很难让酒桌上的其他人接受。对于他们来说,与其接受一个陌生人代喝,还不如让亲友以茶水代酒更加融洽和欢愉。某种意义上,虽然买单的是找人代喝者,但他的亲朋好友才是真正的消费者。而他们对代喝业务并不认可,因此实际市场非常狭小。
另一个市场障碍则是代喝存在着很大的潜在法律风险,将令很多用户望而却步。代喝需求多建立在大量劝酒的前提下,若是小饮浅酌用户也无需请人代劳。而豪饮之下,酒量再大的人也可能超标,或因种种因素,导致代喝人醉酒住院,甚至存在着身亡的可能风险。即便是双方事先签订了免责的代喝协议,按国家现行法律,请代喝人的用户也难逃责任,背上沉重的民事赔偿甚至是刑事责任。作为一个理性的用户,纵然内心非常希望有人代喝,但也不得不考虑其中的风险因素。
此外,平台也作为服务的撮合方,也要承担着不可控的巨大交易风险。或许是连自己也觉得代喝业务很不靠谱,该平台在上线代喝业务时声称,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用户的社交活跃度,以多种交友策略为形式打造的一个社交入口。也就是说,代喝业务虽然表面上看是代驾平台很严肃地推出的一个新业务,但实际上却是为了激活用户社交而玩的一个营销套路。
从传播效果来看,该代驾平台的营销套路还是很成功的。可惜的是,希望激活用户社交互动的想法,看来却没有能够实现。不然即便没有时间接单,这些代喝人至少也会给记者回信息,但实际上却一个都没有。作为安全重于一切的代驾服务企业,上线一个不靠谱的“新业务”传播了知名度,但可能损害辛苦建立起来的安全值得依赖的品牌形象。凭借着出格的套路换来的结果是否合算,企业最好事先分析利害关系,三思而后行。
首刊于《南方都市报》2018年1月10日版,网发略有调整增补
【作者介绍:蚂蚁虫,科技评论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