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今年 9 月发布的 iPhone 14 Pro 系列将会采用“感叹号”打孔设计,也就是“药丸状+圆形”双重打孔。而苹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屏下摄像头解决方案,从而在未来释放出更大的屏幕空间,提供更高的屏占比。
这不iPhone 14系列还没发布,关于iPhone 15系列的消息就来了!
近几年来,苹果推出的新产品都没什么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总是以一种缓慢的步调在提升。网友们忍不住吐槽,苹果的创新力都哪儿去了?也有的网友猜测苹果可能是在“憋大招”。
3月23日,外媒TheElec获悉,三星显示器目前正在为其客户苹果开发一种新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以将Face ID隐藏在下一代iPhone的显示屏下。
消息人士称,三星显示器的技术预计将首先应用于三星电子明年推出的可折叠手机,然后应用于iPhone 15系列的Pro系列。爆料称,苹果计划在iPhone 15 Pro机型上应用孔显示和面板下的Face ID。
挖孔设计已被广泛用于当下的智能手机中,而苹果预计会将其应用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iPhone 14系列。
苹果目前在其iPhone手机顶部的凹槽中安装了各种传感器,包括Face ID。但采用屏下Face ID后,手机将在不使用时隐藏传感器。这在本质上与三星显示器在去年推出的Galaxy Z Fold 3上应用的屏下摄像头或UPC技术相同。
据报道,三星显示器正在与加拿大的OTI Lumionics合作开发其新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与此同时,三星计划在Galaxy Z Fold 3上使用激光钻孔来制作屏下摄像头,就像在Fold 3上所做的那样。苹果已决定不使用激光钻孔,并正在寻找替代方案。LG Display也在开发自己的面板下摄像头技术,目标是在2024年之后将孔的透光率提高到40%以上。
三星Display和OTI Lumionics的这一新方案,将采用新一代有机阴极图案材料 (CPM),该材料能够在阴极和OLED像素层中打开微观透明窗口,使得屏幕的某部分区域变成完全透明,这不仅能够极大提升前置屏下摄像头的拍照能力,还能使Face ID面部识别完全不受影响的正常使用,解决了iPhone手机在屏幕设计上的最大难题。
在iPhone 15 Pro完成识别后,透明区域就会恢复到正常显示状态,给用户留下一个完美的完整屏幕效果。
该方案的推出,意味着手机全面屏设计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100%的屏占比在理论上已经可以实现。
其实,国产手机厂商很早就用上了屏下相机技术,如中兴、小米、摩托罗拉等,都推出过搭载屏下相机技术的机型。粗略看这几款机型确实有较为不错的显示效果,但目前屏下相机技术的限制比较大,屏幕分辨率只能是1080P,前摄拍照依旧有纱窗效应,各方面都不能令人完全满意,这也导致几款机型的销量不太如意。
三星在Z Fold 3折叠屏手机上用上了屏下相机技术,但奇葩的一点是,三星依旧在相机出设置了明显的挖孔,提醒大家相机的具体位置,这或许也是想提升前摄的成像画质。但这一设计遭到用户的吐槽,很多人表示还不如直接用挖孔。
如果三星新一代屏下相机技术真的能达到理想效果,并且被苹果采纳,那说明这项技术真的成功了。明年市面上或许会有更多搭载屏下相机技术的机型上市,值得期待。
好了,如果今年的iPhone 14 Pro真采用了“感叹号”打孔屏设计,想必按照苹果的调性估计也要先用上个5年吧!你觉得屏下摄像头版iPhone,明年就能见到吗?
当然了,话说回来,这或许是苹果正在憋的“大招”之一,不过目前来说iPhone 15距离我们还很遥远,或许苹果还会拿出其他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案也说不准,我们只需要静静地拭目以待。
最后,明美无限认为,作为屏幕厂商的三星显示,在屏幕研发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资源与技术,对于解决屏下摄像头技术自然是有着领先的优势,或许不久的未来,能够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此外,即使iPhone 15 Pro系列真将使用面容识别部件隐于屏下,前置摄像头预计也不会隐于屏下。毕竟,苹果十分注重用户的实际体验,不然这么多年来也不会一直沿用刘海屏设计。
那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大胆猜测一番,iPhone 15还会拥有些什么新功能呢?欢迎大家们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