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数据库厂商的品牌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无论是IDC、Forrester等知名咨询机构的评选,还是全球专业评测机构的测试,均能看到越来越多中国数据库厂商的身影。
但中国数据库厂商真实的产品力到底如何?来自市场一线的用户体验评价最为中肯和最有价值。尤其全球用户的体验评价,我们知之甚少。
不过,中国数据库产业界近日终于迎来好消息:全球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云数据库市场领域 2022 Gartner Peer Insights ‘Voice of the Customer’(用户之声)报告,PingCAP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分布式云数据库服务商,并且客户总体评分达到 4.7 分(满分 5 分),位列第一。
Gartner Peer Insights堪称企业级用户的“黑珍珠餐厅”,汇聚了来自全球用户对于各类企业级产品与服务的评价,代表来自市场一线的声音,堪称全球各大企业在产品与服务选型的必看指南。
可以说,PingCAP此次入选是中国数据厂商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一大突破,标志着中国数据库厂商品牌和产品开始逐步获得全球用户的认可。
Peer Insights,中国数据库获全球用户认可
作为一个由IT决策者和专业人员对其使用的产品、服务进行在线评级和评论的平台,Gartner Peer Insights以其真实性、客观性、严谨性在业界闻名遐迩。
以本次云数据库领域的Peer Insights为例,Gartner设置了严格的规则:入选供应商必须拥有20个或者更多的符合条件,例如所有用户的评论必须是18个月提交期内发表的,收入低于5000万美元的最终用户均被排除在外,用户公开的评论需经过严格的验证和审核等。
再来看看本次报告入围的具体厂商。
右上角象限是用户选择最多的数据库,AWS、微软和IBM这些老牌数据库厂商入围不足为奇。不过令人感叹的是Cloudera、Databricks和SnowFlake三家厂商的入围,这三家数据库厂商均具备开源+云计算的典型特征,充分说明“云计算+开源”的商业模式取得了全球范围的商业成功,不仅获得广泛的全球企业级用户基础,更得到高度广泛认可。
在左上角象限中,中国数据库厂商PingCAP与SingleStore、Redis等一同入围。其中,PingCAP与SingleStore均是HTAP数据库厂商。近年来随着场景需求的变化,HTAP逐渐获得企业级用户的关注,像PingCAP、SingleStore等得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Peer Insights一位法国零售企业负责人就评论道:“HTAP是伟大的现代化数据库,易于部署、性能出色、能够处理OLTP和OLAP工作负载。”
再看下方两大象限,入围这两个象限的厂商基本不符合平均总体得分,像Oracle、Teradata等传统老牌数据库公司,用户对于它们云数据库产品的兴趣并不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整体来看,入围本次Gartner Peer Insights数据库厂商各具代表性,以PingCAP、SingelStore等HTAP现代数据库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有多家中国数据库厂商参与了本次报告评选,不过只有PingCAP最后成功入围,并且在众多厂商中脱颖而出,勇夺最高分。
PingCAP为何能拿最高分
Gartner Peer Insight评选是根据用户对相关厂商的产品能力、部署体验、支持经验和销售经验等多个细分选项进行评分,然后Gartner进行综合统计与衡量,得出入围厂商的分数。在本次评选中, PingCAP的客户总体评分达到 4.7 分(总分为5分),5星占比超过76%,各项细分选型均获高分,实属难得。
众所周知,数据库领域不仅技术门槛极高,对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极高,还需要提供良好的部署体验和售后服务,甚至针对不同行业对于数据库的差异化需求也需满足。例如像金融行业对于数据强一致性就有着严苛的要求,这些高要求让数据库成为一个高度竞争化的市场。
那么,为何像PingCAP这样的后起之秀能够在本次评选中得分第一,获得用户的高度认可?
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云计算的兴起,用户对本地数据库产品兴趣急速下降,让云数据库管理系统(Cloud DBMS)成为数据库市场未来趋势。Gartner就预测,到2022年,云数据库管理系统(Cloud DBMS)的收入将占DBMS市场总收入的50%。
云计算弹性的资源使用模式、简单高效的部署方式以及出色的产品迭代与使用体验,使得PingCAP这样优秀的数据库公司可以快速将现代化数据库产品与服务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彻底摆脱传统本地数据库使用上的各种弊病。
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开源在数据库领域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给用户数据库使用带来了较高的信任度,让PingCAP这种致力于开源生态建设的公司天然容易获得用户的关注。DB-Engines数据显示,全球383款数据库中开源数据库占据51.7%,六款开源数据库进入到前十,开源数据库已经成为绝对主流。例如,在技术上相对保守的中国金融市场,也推出《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鼓励金融用户积极采用开源技术。
据悉,PingCAP的TiDB产品研发体系建立在开源体系和开源社区的基础上,TiDB、TDengine等开源项目具有很高的全球流行性,获得全球开发者的认可。在Gartner Peer Insights评论中,一位来自金融领域的用户的观点颇具有代表性,“一款出色的基础架构软件,基于开源的形态打破了 TiDB 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障碍。它还提供了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并在混合负载业务场景中表现出色。良好的监控工具和专业的客户服务让业务处理变得更容易。”
另一位传媒行业的用户也表示:“为了面向未来的架构体系创新,我们构建了支持高增长业务的大数据平台。我们为 2 个核心业务系统在多个集群中部署了 TiDB,以解决数据处理层的问题。TiDB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兼容 MySQL,完全符合我们未来的架构方向。它支持微服务、云原生架构(兼容 K8s),还提供联机事务处理可扩展性来解决分片痛点。”
还一个重要原因是PingCAP的全球化市场战略。与其他大部分中国数据库厂商不同,PingCAP很早就坚定地走出去,用户遍布亚洲、北美和欧洲,涵盖了互联网、金融、媒体和零售等多个行业。以此次参与Gartner Peer Insights评分的PingCAP用户为例,年收入超过10亿美金的大客户高达三分之一,像互联网、金融等重点行业用户均高度认可HTAP现代数据库理念和PingCAP的产品。
某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系统平台负责人在Gartner Peer Insights中评论道:“TiDB / TiKV 支撑我们的在线存储交互系统和在线学习系统。在此之前,我们的算法工程师花了 50% 以上的时间在功能开发和采样上,现在他们只需要 25% 或更少的时间,效率真的提高了。”
中国数据库要迎难而上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我国蓬勃发展,加上多变的外部环境等因素,让中国数据库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如今,中国市场并不缺乏数据库厂商和数据库产品,但真正能在全球数据库市场产生影响力的却屈指可数。
因此,扎根研发与创新、深耕行业场景、聚焦开源生态,“迎难而上”才是中国数据库产业实现飞跃的关键。
以PingCAP为例,其在多云、HATP等热门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使得其在产品层面具有技术领先性。Gartner认为随着用户在数据资源、数据消费习惯以及数据架构颠覆性的改变,HATP具有“同时支持OLTP和OLAP、创新计算存储框架、去掉ETL”等特征,将在很多业务场景中发挥巨大价值。
事实上,PingCAP从TiDB 4.0开始就是一款为HATP设计的分布式数据库,如今随着TiDB 6.0在今年的发布,PingCAP进一步丰富了TiDB多项企业级特性,真正引领数据库未来发展方向。
并且,开源生态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源,日积月累才能出效果。PingCAP从成立之初就极为重视开源开发者社区的建设,不仅通过TiDB的社区建立起相关数据库人才的生态圈,还让TiDB具备了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
如今,TiDB每年会有超过 40% 的代码更新,而这些代码有很大一部分由外部贡献者所共享。TiDB不仅是国内数据库在全球DB-Engines排行榜上的佼佼者;更是在国内专门针对国产数据库流行度的墨天轮中国数据库排行榜中,曾经连续 28 个月(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榜单中排名第一。
另外,PingCAP愿意花费大量精力深耕互联网、金融等头部行业,让其产品能够在极为复杂的场景中得到检验和提升。例如,PingCAP TiDB在金融行业的联机交易、在线支付、信贷管理、实时风控等场景均通过了极为严格的考验,获得国内外多家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可。
面向未来,随着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云数据库、开源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用户体验在未来的数据库市场竞争中也日趋重要。以PingCAP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数据库厂商在用户体验上的突破,无疑为中国数据库产业开了一个好头。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数据库厂商参与到Gartner Peer Insights评选之中,中国数据库整体的体验有望迎来新跃迁。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