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怎么建?华中科大用“数”说话

智慧校园建设的一小步,可能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一大步。

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单元,高校看似不起眼,却犹如一个功能齐全的小型社会,承载着教学、科研等重要工作,其智慧校园的建设虽不像智慧城市那样宏伟和庞大,但对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起到长期支撑作用,价值和意义不亚于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如今,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在高校日常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数据正在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基于数据的新场景、新应用、新需求也随之爆发,智慧校园加速开启新局面。

那么,面对如此快速的变革,智慧校园未来之路如何走?日前,在2021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武汉站活动期间,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王士贤博士带来了他的思考。

“十个一”工程打下数据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去年初疫情刚爆发之际,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迅速行动,师生健康填报系统、可信电子成绩单、疫情防控专题网站等9大防疫相关平台均在较短时间内上线,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像公共服务平台、虚拟仿真平台等一众应用则确保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工作正常运转。

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疫情,华中科大的“十个一”工程功不可没。在“十三五”期间,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并实施了“十个一”工程,包括“全校一张网、基础一平台、网站一个群、数据一个库、集成一总线、上网一个号、信息一个站、消息一通道、校园一张卡、办事一张表”,重点加强校园基础设施能力整合和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等。

以“基础一平台”为例,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池,部署超过1500个虚拟机,支撑起全校190 个重要业务系统的运行,从根本解决了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散乱、重复建设的问题;而“数据一个库”则打通“数据孤岛”,解决了各类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难题,确保了学校基础数据一致性;“办事一张表”则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一站式智慧办事服务体系。

事实上,在当前各大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中,普遍会遇到:数据与应用孤岛化、碎片化、 分散化情况突出,数据与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较弱,数据共享与交换难度大、无法实现流动共享等情况,而华中科大“十个一”工程所致力于解决的恰恰就是这些数据相关的难题,为今后的智慧校园建设打下牢固的数据基础。

“‘十三五’期间是补短板、打基础。”王士贤博士如是说,“‘十个一’工程更像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当把基础设施、联接、数据等层面理顺了,基于数据的应用与创新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爆发。”

大数据是智慧校园发展最大驱动力

一直以来,智慧校园项目繁杂、建设周期长,容易陷入同质化困境,在面对技术、模式、场景等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变革之际,大部分项目无法适应变化趋势,普遍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

归根结底,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多问题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其二,没有数据基础,数据孤岛化,无法在高校日常管理、科研、教学上进行基于数据的创新,走不出属于自身的差异化之路。

面向未来,除了顶层设计与规划外,数据将成为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尤其是随着在线化教学的推进、科研方法融入更多数字化技术以及高校治理走向现代化,围绕数据做文章已然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议题。王士贤博士认为,“十四五”期间,智慧校园的建设趋势是“万源互通”、“万物互联”、“万数共融”和“万业智能”,“不仅数据会有爆炸性增长,基于数据的创新应用迎来爆发期。”

以在线化教学为例,其将成为未来高校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播、课程资源共享等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也为基于数据的应用创新开辟了更大的空间。

另外,校园物联网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万物互联带来了海量实时数据,也为高校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基础。王士贤博士介绍:“过去消防系统都是些相对独立的,主要包括消防监控、喷淋等功能;未来,通过物联网可以将房屋信息、实验室信息、实验室设备信息,甚至化学药品信息等与消防系统融合与集成,一旦某个实验室发生火灾,能够根据实验室里的设备和物品进行针对性地处理,这对于实验室管理、消防管理、科研管理都是革命性的变化。今后,数据在高校日常管理、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如,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高校日常管理、科研、教学加速走向数字化,随之而来就是基础设施和各种设备数量迅速膨胀,如何基于数据做好运维,为高校教学、科研输出高水平的服务能力就成为未来智慧高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以华中科大为例,校园无线网AP就有数万台,如果AP经常掉线,对于日常教学影响很大。如此规模的设备数量,必须通过收集各种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来提高运维水平,确保为日常教学输出高水平的服务能力。”

类似的情况林林种种、不胜枚举,一切的基础都是数据。“进入到‘十四五’,校园各类数据源将互联互通,数据充分共享,信息孤岛得到彻底解决,实现真正的‘万源互通’;校园物联网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迎来‘万物互联’时代;管理、服务、教学、科研等全域大数据汇聚、交叉、融合,通过‘万数共融’,数据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业务应用中得到普遍应用,催生‘万业智能’。”王士贤博士补充道。

数据存储,智慧校园的坚实底座

如今,随着智慧高校的稳步推进,数据的作用与价值日趋重要,数据存储也将成为智慧校园的底座。

如何建设一个性能、容量、稳定性、扩展性、功能性兼具的数据存储底座,将决定智慧校园建设之路能否走的既快又稳。浪潮信息首席架构师叶毓睿认为,“高校应用包罗万象,像科研平台,对于数据存储的吞吐性能、容量是一大考验;日常的公共服务平台,则对于存储的稳定性、可靠性、数据安全功能等有着极高要求;而一些AI应用更是对数据存储的性能提出极高挑战。”

一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与浪潮有很长的合作历史,建立起深厚的合作基础,浪潮存储在华中科大智慧校园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叶毓睿看来,华中科大与浪潮存储有两次重要的“握手”,“第一次是在2020年,浪潮统一存储平台构建PB级数据资源池,支持华中科大1500多个虚拟机和190个校级重要业务系统运行;第二次是在2021年,浪潮高端存储用于华中科大的虚拟仿真业务,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和“校园大脑”夯实了基础。”

“存储系统是智慧校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王士贤博士补充道,“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对于存储系统的需求将一直很旺盛。”

面向未来,华中科技大学提出通过“信息化基础能力跃升计划、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计划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支持计划”三大计划,建设全国一流的新一代“智慧校园”的目标,三大计划分解为九大工程,制定了25项具体任务。

“在未来的高校教学、科研中,应用将走向实时化、巨量化、复杂化,我们希望与浪潮等合作伙伴一起,把数据存好、管好和用好,充分发挥出数据价值。”王士贤最后表示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7-04
智慧校园怎么建?华中科大用“数”说话
事实上,在当前各大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中,普遍会遇到:数据与应用孤岛化、碎片化、分散化情况突出,数据与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较弱,数据共享与交换难度大、无法实现流动共享等情况,而华中科大“十个一”工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