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RAR星球 多弗朗明哥
在2月2日举办的Samsung Unpacked活动分享会上,三星宣布该公司将与谷歌和高通合作开展一项新的混合现实计划,共同开发未来的一款XR设备。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则新闻中,虽然有三星、谷歌、高通三名主角,但是考虑到三星、高通上我们锐评栏目的频率很高。所以本期的锐评我们就来谈一谈谷歌和它在XR领域的情况。
01、XR硬件受挫
作为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谷歌的XR硬件之路可谓是“一把辛酸,一把泪”:
AR方面,2012年4月谷歌发布了一款AR眼镜(以下简称初代AR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初代AR眼镜主要结构包括,在眼镜前方悬置的一台摄像头和一个位于镜框右侧的宽条状的电脑处理器装置,配备的摄像头像素为500万,可拍摄720p视频。2015年1月,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镜的相关项目。
图片来源:网络
至于初代AR眼镜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1500美元的售价、“不同寻常”的外观,也让普通消费者对初代谷歌AR眼镜望而止步。此外,缺少应用、侵犯隐私、技术不成熟都是初代谷歌AR眼镜的缺点。苹果CEO库克曾这样评价谷歌AR眼镜“这种AR可穿戴设备不会受欢迎”。
2022年,谷歌推出了二代AR眼镜,它采用了新的设计,黑色镜框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日常佩戴的外部观感与普通眼镜无异,支持24种语言实时翻译和AR字幕显示功能。至于上市时间官方并没有披露。谷歌表示,AR眼镜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未来还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功能应用。
VR方面,谷歌在2014年5月推出了廉价VR眼镜——Cardboard,它包括了纸板、双凸透镜、磁石、魔力贴、橡皮筋以及NFC贴等部件。按照纸盒上面的说明,几分钟内就组装出一个看起来非常简陋的玩具眼镜。凸透镜的前部留了一个放手机的空间,而半圆形的凹槽正好可以把脸和鼻子埋进去。
谷歌推出Cardboard原本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料三星等硬件厂商直接拿去抄,只不过把纸板换成了塑料,然后大肆宣传VR,低价+半买半送的模式,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用户。
由于手机硬件性能不足、VR内容资源少、晕眩发热等,消费者很快抛弃了VR硬件,谷歌意图通过Cardboard们占领VR市场的计划破产了。
内测中的AR眼镜、失败的VR眼镜Cardboard,这就让谷歌的XR硬件之路变得很坎坷。既然硬件之路走不顺利,于是谷歌就只能好好通过投资等来布局XR。
02、全面布局XR
这年头谈到大厂对某一领域的布局,无非有四种形式:自研、投资、收购、合作,对于谷歌布局XR领域,也是如此:
①推出ARCore :2017年8月,谷歌宣布推出了和ARKit对标的增强现实SDK,名为“ARCore”,同年10月,谷歌与三星达成合作,将ARCore引入三星Galaxy智能手机系列,此后小米、摩托罗拉、一加、OPPO、realme、vivo、夏普、索尼等品牌都支持ARCore。有消息称,ARCore在Google移动平台的安装量已突破10亿。
ARCore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绩,以致于谷歌几乎每年都会更新它的特性,甚至举办相关活动。在谷歌I/O 2022大会上,谷歌宣布为ARCore推出一个地理空间Geospatial API,以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地将虚拟内容放置在现实世界中。同时,为了鼓励更多开发者采用该API,谷歌正式启动ARCore Geospatial API挑战赛,奖金池共5万美元。
②投资MagicLeap与SideQuest:2014年谷歌与多家科技公司对虚拟现实技术公司MagicLeap投入了5.42亿美元。而谷歌领投这笔融资,具体金额未知,但是谷歌Android、Chrome及应用业务负责人桑达尔·皮察伊将加入Magic Leap董事会。
MagicLeap也没有辜负谷歌,2015 年底Magic Leap凭借一条「鲸鱼飞跃」的概念视频在业内引起轰动,一时间风头无两;日经新闻携手专利调查公司Patent Result针对在美国公开的AR、VR相关专利进行分析、调查,并将相关数据指数化后得出结论,截至2021年底,谷歌等企业出资的新创企业Magic Leap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微软。
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谷歌领投VR应用商店SideQuest,谷歌的合伙人M.G.Siegler顺势加入了SideQuest董事会。据了解SideQuest是一个第三方平台,如果以手游平台类比的话,相当于早期的91手机助手、360应用商店等。SideQuest专门面向Oculus Quest和Oculus GO硬件,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因此许多被Oculus Quest平台拒绝的开发者将应用上传到这个平台,也有开发者会在这个平台先尝试上线自己的应用,以测试用户反馈。
至于为何投资SideQuest?谷歌表示公司曾在VR相关的关键技术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发现目前真正的势头是跨硬件平台的XR生态(将AR/VR结合),目前XR的时机已经成熟,预计未来几年XR硬件和内容销量还将持续增长。看好SideQuest作为VR内容早期测试平台的优势,还有以OpenXR为中心发展跨平台AR/VR的前景。
③收购Owlchemy Labs与Raxium:2017年,谷歌通过官方博客宣布,他们已经收购了《工作模拟器》和《瑞克和莫蒂》的游戏开发商Owlchemy Labs。据悉,《工作模拟器》的销量已经超过10万份,相关视频在YouTube上的观看人数更是达到2.5亿次。根据 SteamSpy的数字,光Steam平台上拥有这款游戏的玩家人数就在12万人以上。
据双方协议,Owlchemy Labs将被并入谷歌的Daydream部门,并与谷歌现有的内容小组一起创造新的VR体验。同时,Owlchemy Labs也可以继续在Oculus Rift、HTC Vive等其他平台上开发VR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谷歌宣布收购MicroLED显示屏公司Raxium,它的核心技术是MicroLED技术,主要产品是用于AR眼镜和其他设备的MicroLED显示器。根据The Information消息,尽管收购的具体交易条款不会公开,但谷歌对 Raxium 公司的估值大约是 10 亿美元。
网传谷歌计划将集成Raxium的MicroLED技术用于其最新的AR眼镜。这是谷歌实验室目前正在开发代号为“Iris”项目中的重要设备,据悉,该设备计划于2024年开始生产。
图片来源:网络
④与三星、高通、HTC、NASA合作:前面咱们提到谷歌在2017年与三星合作推ARCore、2023年携手三星、高通合作搞MR,做XR设备。早在2016年的时候,谷歌还与HTC宣布联手HTC Vive推出VR版的谷歌地球应用Google Earth。
谷歌表示,Google Earth VR应用采用了和谷歌地图一样的3D渲染技术,让用户尽情“环游世界”。目前,该应用已经收录了来自地球5亿平方公里的真实地貌和街景,用户可以戴上 HTC VR设备游览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2022年,谷歌与NASA达成合作,将60颗行星、卫星和NASA航天器的3D模型引入谷歌搜索,用户无需任何应用程序,只需单击“3D视图”按钮即可开启多种有趣的体验。
此外,这些3D注释未来还将用于细胞、生物学概念和其他教育模型,AR体验将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以一种新的视角培养他们成为下一代的探索者。相比于Meta、微软,谷歌在元宇宙的全面布局,谷歌似乎更倾向于AR。
到目前为止,对用户来说最有趣的是在手机上以AR的方式渲染行星、航天器和卫星。谷歌在房间内以3D形式呈现这些对象将变得非常便利。例如,将3D渲染的James Webb太空望远镜放在桌子上。
03、写在最后
根据知名数据机构Omdia的最新研究,到2023年,XR应用(包括AR、VR和MR)的近眼显示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400万台,同比增长67%;在收入方面,XR近眼显示器收入在2022年达到6.2亿美元,并将在2023年增加到11.5亿美元,XR近眼显示器的第一年将突破10亿美元的收入大关。
图片来源:网络
面对如此有“钱景”且蓬勃发展的XR市场,谷歌想不心动都很难。即便是谷歌在XR领域做硬件受挫、声量不及Meta、HTC等厂商,但是从谷歌的布局看,谷歌妥妥的是XR领域的“潜力股”,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名气有名气,因此笔者相当看好谷歌未来在XR领域的表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于东来的“爹味儿”,把胖东来从“风口”推向“浪尖” ?
- 读懂了vivo的用户脑、产品心,就读懂了国产第一如何炼成
- 苹果手机iPhone 16一到2025年就降价,这次还会有人“上套”吗?
- 2024年度VR产业回顾:混合现实头显成为主流;国内VR大空间强势崛起
- 阿里独家合作,亚马逊“亲测”代言,雷鸟创新打造 AI 眼镜新标杆,媲美 Meta !
- CES 2025 抢先揭秘:XR领域新品爆料,AI眼镜成焦点
- 2024 XR年度 TOP 10
- 先诛苹果,再灭Meta?三星、谷歌、高通组“失败者联盟”,能否赢得XR领域终局之战?
- Meta高端AR眼镜Orion全揭秘:五年内上市,或无缘国内市场,大概率撞车苹果
- 库克进军游戏圈?苹果Vision Pro与索尼达成合作 后者发行游戏刚拿下TGA年度最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