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锌链接(ID:xinlianjie-)文/陈海宁
银行一季度报告已出炉,业绩普遍回暖,然而银行人的内心却不平和。首次直面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记忆犹新,严监管肃清市场,乐观经济预期带来的业绩回暖,并不足以平复银行人内心的焦虑。
金融科技创新一直在进行,然而,对A、B、C、D、M、I等新技术的应用,似乎并不如预期乐观。
尤其是在区块链领域,一项曾被称为“银行颠覆者”的技术。纵观现有银行区块链应用,真正商用的绝无仅有,大多数还处于概念阶段,或夭折于PoC。落地模式尚不明朗,探索较为谨慎,与区块链技术只是“试探性拥抱”。
长远来看,改革势在必行,探索新技术毋庸置疑。区块链技术具备变革银行业商业模式的潜力,还需加大投入,冲破固有模式,才能有新的突破。
焦虑的银行:前有互金强敌,后有同行追兵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上线。半年多后,天弘基金在其官方微博中披露,余额宝规模突破2500亿元,用户数超过4900万户。而一家城商行要达成这样的规模,需要20年时间。余额宝迅速发展,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直接导致银行业的核心存款骤减。
平地惊雷,激起了银行人的危机感。余额宝上线1个月后,建设银行研究部曾发布过一篇分析报告,称余额宝给银行业带来的启示有三:一是跟进同类型产品;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三是信息技术很重要,后两者成为近年来银行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放眼全球,国内银行业一直都是个特殊的存在。与国外商业化成熟的银行业不同,国内银行业起步晚,监管严、行政管制、所有制等特殊国情,市场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上世纪80年代,建、农、中、工四大银行相继设立。此后,经历了政策性业务剥离,并逐步走向商业化道路。2003年至2010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进行资产剥离,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上市。股改后,中国银行业在全世界银行业十强中占据四席。
在不到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有银行先后搭上了制度、资金、市场红利的快车,发展迅速,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另一面,相较于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实体,银行却在经营、管理、技术上滞后了。一味享受各类红利,却疏忽了其他方面的协同发展。伴随着红利期过后,就有些应接不暇。
以信息技术为例,据某国有银行离职员工向锌链接透露,2016年,她作为应届毕业生进入银行,彼时该银行计算机操作系统仍是WindowsXP,其内部评测系统也是不易操作性,体验较差,而每次升级也只是针对部分功能进行简单升级。
客户服务方面,门庭若市的服务窗口, 根本无需追求服务质量。客户本身,选择有限,银行一直处于较高地位。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行业陷入红利的惯性思维,余额宝的突然出场才会如此振聋发聩。彼时,银行人才意识到以客户为中心,开始维护老客户,抢占新客户,开始注重客户服务,完善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同时期,招商、中信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继成立并发展壮大。相较国有银行,他们更具备忧患意识。早在1995年,招商银行便提出零售转型,奠定了它在国内银行业零售之王的地位。
前几年,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为首的“民营银行”也应运而生。但受限于网点限制,业务全流程都只在线上完成。
马云曾说:“银行不改变,我就来改变银行。”他做到了,倒逼传统银行不断进行革新。市场很大,竞争者比比皆是,没有谁能坐享其成,唯有不断思辨,才能一路领跑。
银行区块链落地:试探还是拥抱?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各大银行陆续进军区块链。如今,区块链探索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常规动作。
根据2018年年报公告显示,在6家国有银行中,仅邮储银行一家年报未提及区块链,不过其早在2016年就上线区块链应用。在上市的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年报中中,仅有浦发银行一家未提及区块链,但其已与上海票据交易所发起区块链票据交易平台。
锌链接根据公开可查询信息整理
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平安银行在区块链领域的投入最大。2018年12月29日,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在元旦致辞中宣布,将平安logo中原本的“保险、银行、投资”改为“金融、科技”,此举足以说明平安投身金融科技的决心。
平安将区块链定位为金融科技布局的五大核心技术之一,并自主研发了壹账链FiMAX区块链产品。
在17家民营银行中,微众在区块链领域投入最大。2016年,微众银行联合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深证通等企业,牵头成立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并于2017年上线了联盟链平台FISCO BCOS。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告诉锌链接,截至 2018 年底,成员已涵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区域股权交易所、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等多个领域的 110 余家机构,按成员管理资产管理规模计,金链盟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区块链联盟组织。
马智涛表示,区块链是微众开放银行理念的重要支撑之一。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趣链科技是一家区块链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了多家银行客户。据其联合创始人匡立中回忆,2017年1月,当时他在某知名银行进行了9轮答辩,从开发人员,到业务部门、数据中心到相关业务方,层层答辩,逐个解释,一一介绍。那时的行业还处于极早期,他们本身对这个技术也极为谨慎。
随着技术逐渐改进,银行对区块链也更为接受。匡立中说,整体而言,银行布局区块链,是从技术验证,到边缘业务试点,再逐渐触及核心主营业务。
银行区块链应用以数据共享为主
截至目前,在银行业务层面,区块链应用主要集中于信用证、跨行结算、数字票据、融资、跨境支付、积分等领域。此外,一些非银行业务,如精准扶贫、防伪溯源等。
以信用证与跨境支付为例。
2017年7月,民生银行、中信银行联合发起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BCLC),云象区块链作为该系统底层技术提供方。
传统信用证业务流程较为复杂,各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架构、安全标准、网络控制机制不一致,导致信用证流转效率低下难校验,业务流程不透明。
此示意图云象区块链提供
据云象区块链联合创始人俞之贝介绍,基于区块链构建的信用证传输体系,报文传输可达秒级,并支持中文,实现信用证链上实时写入,实时读取,以及实时验证验押,从而降低信用证的在途时间,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信用证开立、通知、交单、承兑报文、付款报文等各个环节均上链,由区块链保证各参与方信息透明,相关信息实时被相关银行或企业获取。
他补充,该BCLC系统上线首日便完成了首笔一亿人民币的国内信用证业务。
跨境支付领域,2018年8月,中国银行通过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完成河北雄安与韩国首尔两地间客户的美元国际汇款。据介绍,区块链跨境支付犀利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等技术,加密共享交易信息,突破原有国际支付的报文网络和底层技术,实现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支付逻辑。
来源:中国银行职员研究论文
在以上的落地场景中,银行使用的几乎都是以联盟链为主的无币区块链,利用的是区块链共享账本的功能。
经济学人曾评价:区块链为信任的机器。行业内也普遍认为,区块链的共享账本、可追溯及不可篡改等特性,可以解决银行业务与治理中存在的低效、欺诈、交易风险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不过,201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中提到,区块链内的去信任环境,不能简单推到区块链外,一旦脱离Token交易等原生场景,区块链要解决现实中的信任问题,往往需要引入区块链外的可信中心机制予以辅助。
金丘科技联合创始人韩根告诉锌链接,虽然银行落地了很多信任项目,但实际上,它用的不是“信任互联”这个属性,更多是数据共享、效率提升等方面。
技术与商业双重难关
银行区块链落地的难点,一方面在于技术,另一方面在于商业模式。
CITA是秘猿科技的高性能区块链内核,是招商银行的底层平台之一。CITAHub负责人孔庆阳告诉锌链接,银行在使用区块链时,技术上最关心的莫过于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数据隐私也是银行区块链落地的难点,隐私已成为金融区块链企业绕不开的话题。技术之外,区块链尚未有成熟的商业落地模式。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趣链联合创始人匡立中认为,首先,一项新技术在初期,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都会受到怀疑,需要经过反复论证。其次,区块链技术是底层技术平台,对用户而言是难以感知的。现在区块链落地的系统规模相对都比较小,参与方比较少,不能完全体现出区块链的应用优势。
除了区块链本身的问题,银行业固有的业务特点也对区块链等新技术落地形成一种挑战。在与银行的合作中,俞之贝发现,银行区块链落地的主要难点,一是在于银行间业务关系的协同;二是复杂的网络关系,各家银行对网络部署有不同的要求;三是各银行对项目实施不同的流程管理,文档等要求。
技术的问题总会得到解决,而且技术具有开源特性,迭代更新速度快。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表示,各种艰难的技术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或者看到了解决的希望。今后,以FISCO BCOS为例,所谓2.0、3.0甚至x.0版本,实际上不会有明显界线,问题都是一个一个解决的,技术会稳步前进。
他还认为,区块链不是万金油,如果不是为了解决痛点去用区块链就是隔靴挠痒,应该聚焦于更适合的场景,比如有多方协作的、有信任痛点、有效率问题、需要通过博弈和合作达成多赢式的商业成功的场景。
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它要稳定,互联网冲击又促使它必须要创新求变。银行区块链折射出银行金融科技探索的缩影:前进一步是激进,原地不动是焦虑。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从业者调侃地告诉锌链接,银行做区块链,不迈步是错,迈步怕出错,但做出迈步的姿势,适时小步快跑,不失为一种顺应潮流的选择。
由此看来,银行业+区块链,还有更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