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软亚洲研究院走出来的人,几乎决定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命运。
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百度总裁张亚勤、阿里云之父王坚、小米合伙人林斌、金山CEO张宏江(前),占据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头等要职。
“没有人可以绕开这个机构,去谈论过去十几年的中国科技史。”这是人们最常听到的有关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评价。
这所“中国IT的黄埔军校”,曾伴随了中国IT业的崛起,而接下来,又将撑起AI行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前年,一家尝试在中国做AI送水服务的澳洲公司的北京负责人,告诉潘越飞,“人工智能在中国有三大主流派系,微软、谷歌和中科院,但根基还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
当时他们约在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落地玻璃窗外,微软四色的logo尤其醒目。
今天伴随着王坚博士在杭州发起的2050大会的开幕,锌财经特意对这群身价几千亿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精英们,进行了 专访。
1
走出MSRA,成为全球AI领军人物
比尔盖茨和麦尔伏德博士估计也不曾想到,1998年设立的微软亚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简称MSRA),会对中国的科技发展竟有如此大的决定意义。
就像1927年,将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居里夫人等人聚集在布鲁塞尔一样,1956年将麦卡锡、香农、司马贺聚集在达特茅斯……
2050大会将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将这群中国未来的AI巨头聚集了在一起。
这些散落全球的领军人物们,无论是创始人,CEO,还是大公司高管,都已是AI领域的中间力量。
今天,他们就像当年坐在教室中一样,一个个上台发言回忆起自己在研究院的点滴,以及对他们未来创业的影响。
中国领先人工智能公司氪信科技,创始人朱明杰,是2004年,作为第一届科大和微软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开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4年的研究生涯。
“当时微软和Google正展开搜索引擎的大战。”
在一旁的云脑科技创始人张本宇说,近年AI的爆发,其实在千禧年就开始酝酿,而这场大战更为如今的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个时候的朱明杰,跟着研究院互联网搜索与挖掘小组的老师们,展开大规模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工作。商业级别如此巨大的AI系统工程经验,甚至直接决定了朱明杰后来的创业打法。
后来,他将这个经验运用到金融场景,创立了氪信科技,又从金融风控升级到智能金融全站服务。
而从MSRA出来之后的张本宇,先是去了Google,facebook,接着创立了云脑科技。2017年,云脑科技可谓百里挑一,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入选了,据说比“哈佛还难进”的微软创投加速器,使其为云脑科技提供全方位服务。
作为AI顶尖布道者的张本宇,他一直在践行,将AI技术运用到互联网的方方面面。
张本宇说,“学术界、产业界以及公众对AI的认知有不同的周期,离前沿越远,在认知上就越容易产生波动,尤其受情绪影响,容易太过乐观或者太过悲观。”
但学者并不会在意这些,能够站在人类智能的巅峰,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而站在商业角度,更要面临更多的实际中的难题和挑战。
2
现在的大牛们,曾经都有一段难忘的实习经历
“听说那里都是研究生和博士,本科至少是清华的姚班大牛,如果实力不够会不会很痛苦。”一位美国的本科生,直接在知乎上发问,言辞之间对MSRA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要知道,当下这些引领中国科技发展的人,其实都是从实习生做起的。
其实,能进MSRA实习,如同拿到世界各大名校的offer,那里是科研学习的圣地。
2004年,现任新华智云副总裁的王敏,开始在MSRA实习,初到的她有些胆小,觉得自己是一个底层的小员工,而这里的前辈和领导,是从前只能在杂志、书本或者各种论坛中看到和瞻仰的行业大咖,比如某项技术的发明者或某个理论的奠基人。
当问到王敏对MSRA的印象,她激动的说:“那里简直是太梦幻的工作场所。”
她想起初入MSRA时的场景,既充满敬畏之心,又充满崇拜之情。
“我当时是最小的屁孩嘛(实习时年纪最小),只拿着一个小本子,头都不敢抬,非常紧张的就跟去了。”王敏回忆,入职没几天,就被叫去参加一个大型讨论会,还说王坚博士也会来。
接下来的场景让她有些惊讶。
“我一抬头就看见王坚博士的一双腿,他坐在桌子上,非常兴奋的讲着自己的新想法。”和王敏印象中领导开会时,都要有话筒和排场不同,MSRA的讨论和会议,就像学生时代的讨论课一样轻松。
第二次讨论之后,王坚博士问了她一句“你学过设计吧?”,于是王坚布置给她一个小任务,一个开放性的命题,设计界面和系统。
“他说这个东西非常帅。”交完作业的当天晚上,王敏像学生一样,焦虑的等着王坚的回复,结果收到的回复邮件,是浓烈情感和情绪的褒奖,让她此生难忘。
王敏说,用今天时髦的话说,那个工具像是基于数据做智能分析,这也成了她每年想问题时都会用到的工具。
一个实习生,慢慢地接触到顶层的技术,接触到来自象牙塔最高的褒奖,开心和兴奋恐怕不足以形容。
“院长不像院长,像是手把手教你的导师。”王敏说,最初她还纠结过到底该叫王坚,主任,还是老师,而其实在MSRA里,大家都叫他,坚。
3
氛围轻松,导师顶级,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
数年过去了,在MSRA中,涌现了无数中国IT,甚至全球IT行业的佼佼者。
如今耳熟能详的AI公司的CEO或者CTO,都免不了有在MSRA工作过的经历。
人脸识别算法检索准确率冠军依图科技,创始人林晨曦说,“其实在微软的时候,我个人的兴趣就是做人工智能。我认定了,这就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他后来追随王坚去到阿里云,担任第一任技术总监。
据他回忆,当然在微软研究院有用不完的经费,整天思考的都是关于人类命运的大课题。
宏大的命题,自然需要讨论和分享。
在MSRA有一个有趣的文化,叫做“馒头”(导师(mentor)),招募实习生的导师,是给予学生帮助挚友,而不是上级。导师会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一直陪伴实习生成长,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上的大牛,还会被邀请到家里待一天,畅谈人生和理想。
王敏回忆,王坚是她的馒头,而国内叫的上名的人工智能公司的CEO,则大多师从另外一位姑娘,马歆。
“马歆是这个理念的创造者和传承人,比如商汤科技的CEO徐立,一直喊她马歆姐。”一位MSRA的实习生回忆道,当时马歆似乎整天整天都待在公司加班,常常在深夜还能看到她。
“一个公司真的有一个部门来帮助学生,让那些对微软研究感兴趣、对微软技术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来体验这里的文化技术,我觉得挺好。”马歆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表示。
朱明杰补充说,“包括现在,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Harry,还是非常支持他们的学生。”
而他当年在研究院和大家一块工作学习,不仅有免费的饮料,还学会了打台球。
这些撑起中国AI半边天的大咖们,曾经在MSRA都做经历过快乐的学生时代。他们乐于分享,并向往更大的世界。
童欣回忆道,“如果同学们去思考,去问问题,有人天天问我为什么,我会觉得很幸福,因为有人不断挑战我。”而且在这里,学生还有一个特权,可以要求和导师吃饭,自己不付钱,由导师买单。
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快20年的童欣,被研究院内部的人亲切的称为“童姥”。
作为实习生,恐怕很难再要求更多,但正是这样的模式和氛围,让即便各奔东西的他们,依然能够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4
中国的人工作智能,他们是新一代巨头
去年第二届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年度大会上,现任院长洪小文做了开场致辞, “ Intelligence First ”成为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
第一,转型产品服务;
第二,优化业务运营;
第三,密切客户沟通;
第四,赋能企业员工。
事实上,这样的转变在员工内部,发生的更早。
AI的浪潮之下,太多MSRA的博士、研究员、技术人员不再只局限专注研究,而是投身到产业和企业之中,但共同的经历和同样的情怀,让他们依然可以把酒言欢,促膝长谈。
“校友会,大家又像回到当初,讨论人类发展的共同问题,谈论如何推动行业的发展,而不是竞争。”王敏回忆起,当年离开微软时她哭的稀里哗啦,而欢送宴上送给她祝福的人,和她一样坐在校友会现场。
离开微软时,王敏29岁,她还年轻,她想要出去看看。
几乎所有人都是抱着这样的初衷离开。
大家只是去了不同的公司,仍然为同样的理想奋斗。
MSRA当年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如今成了中国IT的中流砥柱,让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各个方面,开始能够和欧美国家一较长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句话在采访中,经常被提到。
火把只能温暖一小撮人,繁星却能照耀整个夜空。
而伴随着中国的AI发展,新一代的巨头即将诞生。
飞议
•
学术研究和商业应用,有时候是对立关系,二者不能两全,学术意味要最新,最新意味要发表,发表意味着要公开,而这都是商业有所顾忌的。
•
最勤奋的一代人,变成了最聪明的一代人,也是引领全球商业发展的人,也可能是最有钱的一代人。
文章 ∣ 启明
编辑 ∣ 惠敏
摄影 ∣ 黄硕
手绘 ∣ 精卫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