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总会来的。
美国时间周日晚上10点左右,美国亚利桑那州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汽车与路过的行人相撞,虽然车主无恙,但是行人最终抢救无效后死亡。
在锌财经前段时间发布的文章《别了,司机?上路第一天就撞车的无人大巴说:再等等 | 锌式》中,我们就曾经指出:
自动驾驶发展看似一片繁荣,然而我们很难从从业人员高调的预期,和一场一场的大秀中了解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
“未来已来”是汽车圈最近流行的一个词。粉墨登场的各方势力都在迫不及待地昭告天下:那些电影里有关汽车的科幻场面,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实际上,自动驾驶道路漫长短期收入少,远不如雄心壮志和口号所描述得那样近在咫尺。
现在很多人,尤其自媒体把某些很普通的事情夸大的很厉害,因为他们需要吸引眼球。这对整个产业发展是有害的,导致大家期望过高。繁华背后的隐忧值得所有人警惕。
事故现场卫星图
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激烈竞争双重刺激之下,部分企业的行为越来越激进,这次的事故可以说是一次必然。只是因为行人的不治身亡被无限放大,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在慢慢发酵。
事件发生后,Uber已经发声明,暂停在北美多个地区进行的自动驾驶测试。关于这起事故的原因和后续影响,锌财经邀请了几位专家为大家分析解读。
这个事情很多细节还没披露出来,但是根据现在已经展现的这些照片和一些专业的评论,我简单说两句。
这个流浪妇女推着辆自行车,车上还有很多塑料袋,并且是在夜间从阴影处窜出来,这是一种非典型的场景,很少出现。美国人是特别守交规的,不按交规走路就算被撞死也会基本判你是全责。
警察局长也已经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人也反应不过来,也同样会发生交通事故,同样可能会撞死他。
Uber无人测试车
所以这个事故不能完全怪无人车。但是舆论还是同情死者,因为无人车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得到太多的关注,而大家都期待这个技术,能让人类的出行比以前更安全。
Uber现在这套无人车系统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它的车顶有一个64线的激光雷达,但是64线的雷达对未来的能够量产的无人车来说,精度还是不够的,需要更高分辨率的激光雷达才能够保证扫描到更远。
谷歌最新的方案里面就包括三种激光雷达。第一是一个两百米长距激光雷达,大概是两百米以上。第二个是中距激光雷达,大概是一百米。第三个是近距激光雷达,保证在二三十米也能够扫描到。
除了激光雷达,其他的传感器也需要增强,增强冗余。很多摄像头只能保证在白天很好地使用,还需要增加红外夜视摄像头,这样才会保证夜间也能看得更清楚,反应更快。
Uber的这个策略也是有问题的,在夜间居然还开六十公里,速度太高,所以决策机制肯和算法上还是不完善,需要更谨慎,更保险。
事故路口
这起事故对整个行业来说肯定是一个负面的消息,必然会推迟自动驾驶发展的步伐。
尤其像Uber为了跟同业竞争,已经有点急了,非常激进,Uber率先采购两三万台xc90做无人驾驶的路测,这是整个行业最激进的一种宣传。
当时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利好,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对整个产业就是一个巨大的负面。
Uber安排安全员坐后排坐路测,也是让人不可思议的。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最大的点,还是整个世界对无人车的积极态度有点过了,推荐得过于极端了。有一点大跃进的感觉,什么五年内就能量产啊,这件事真的有点过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说现在无人车都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前面一块儿水,它是一个一米深的水塘还是一个一厘米深的小水坑,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无人车,在开的时候知道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很大的一个点。
Uber测试车
没有一个做无人驾驶公司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现状。
对行业肯定是回归理性了,就等于说之前大家大跃进,预期都非常好,但是这次出事以后会很小心,包括政府的态度也会有影响,重新考虑一下。
罪名也就大跃进吧。
这个事件是一个正常事件,而且这种事件以后还会更多,除非掩蔽起来不对外披露。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还有很长的曲折之路要走。
Uber虽然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但我个人还是很支持这种精神。要继续做下去,因为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就是需要这么多企业,需要有冒险精神,需要坚持不懈地尝试。所以大家也不应该过多地去批判这个事情。
总的来说,大家对无人驾驶会更加谨慎,参与的一些企业,可能会持有更悲观的态度。该事件对产业投资机构、研发的整机公司以及激光雷达传感器等上下游公司,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投资机构,他们有基金的封闭期,有一定的业绩承诺,封闭期限,回报等条件。他们会认为时间过久,因此会引起紧张气氛。
此外,对于激光雷达、传感器这种技术型初创公司,投资机构的话语权、股权的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大,会给企业下一轮估值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这类公司的生存压力也是很大的。
无人驾驶肯定是一个明显趋势,各国政府、大机构、传统厂商、互联网公司等大的巨头都参与进来。毫无疑问趋势是确定的,但路程还很遥远。中国不少激光雷达公司提供了很多样品,甚至小批量给一些车厂,在特定场所应用。但不能因此认为可以大批量商用,其时间还很长,我估计至少还需要5-10年。所以做激光雷达的上下游企业还是需要抱有希望,要做好长期作战准备,长期在技术,资金、人才上投入的准备。
在某些特定场景上,不涉及到人身安全的,不涉及危险程度高的,不涉及认证的场所,这种场景应用会提前爆发。比如物流场所、矿山、港口等固定路线的应用,出现危险的几率是很小的,装上激光雷达后,无人驾驶会大大提高效率,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它的商用,对比不用激光雷达,效率、成本等方面都有提升。所以特定场景的无人驾驶,今年开始会大幅度增长。
备注:迈测科技激光雷达产品,主要应用于仓储物流等行业路线较固定的无人驾驶领域,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
文章∣靖博
编辑∣陵鱼
摄影∣黄硕
手绘∣陵鱼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