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没有一劳永逸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策略。
2020年3月5日,唯品会(VIPS.NYSE)公布了2019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业绩报告,唯品会第四财季取得营业收入293.2亿元,同比增长12.4%;非通用准则下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111.4%,净利润率达到6.6%。
另外,2019财年唯品会取得营业收入为929.9亿元,同比增长10%;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0.1亿元,净利润率为5.4%。
表面上,唯品会业绩表现不错,但在业绩暴增的背后,其实另有乾坤。
2019年11月25日,唯品会终止了自营快递品骏的快递业务,而这一直也是唯品会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品骏的运营成本逐年上升,在2019年的第三季度高达16.73亿元,同比上涨了63.2%。
因此,不难理解唯品会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想要在电商江湖占得一席之地。后来者拼多多早已超过400亿美元市值,作为一家老牌电商巨头,唯品会目前的市值水平还在百亿美元的水平线之上下“挣扎”,这昭示的是资本市场对它的不看好,也预示了它未来在行业中想要再次突围的艰难。
更严重的是,不论是在平台运营、消费者服务还是转型方向上,唯品会近年来的表现都说不上太好,这让唯品会的日子始终不太好过。
定位高端品类单一,增速下滑跌落“神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唯品会并没有准备妥当就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
2012年,唯品会赴纽交所上市之后,迎来股价高速增长,市值飙升至150亿美元,一度被业界称之为“妖股”,这也是唯品会的高光时刻。
从2017年第一财季到2019年第一财季,唯品会营收同比增速从31.1%持续下降至7.3%,2019年第二财季虽然略有回升至9.7%,却仍未突破个位数增长的尴尬,整体正在失去高速增长的势头。
此外,唯品会尽管营收增速保持着27个季度增长,但仍然处于个位数的低点,2019年9.7%的增长,比起2015年74%的增长、2016年40%的增长、2018年15.9%的增长,都差距甚大。
而唯品会业绩的持续下滑,与其自身定位分不开。唯品会品牌的定位高端,自觉地对消费者进行了划分,其客户群体相对局限,市场空间并不广阔。虽然唯品会也曾位居电商老三,但平台品类过于单一,并不符合电商的全市场主流发展道路。
另外,唯品会这种只做精品的企业,一定程度上和传统企业一样,都太过于依赖固定的客户群体,依靠口碑来维持用户活跃度。
与此同时,电商里杀出了的“拼多多”,掀起了一股市场下沉风,唯品会定位于一、二线城市,对于突如其来的市场下沉,一时难以适应,再加上其品牌产品也存在“正品”问题,很快被其他的电商超越,从电商神坛跌落。
唯品会的跌落,是腹背受敌所致,但究其根本,就是对于市场的把握不够敏感和其自身品牌带来的局限所致。
多方试错,节节败退
业绩持续下滑、慢慢被边缘化,唯品会与阿里、拼多多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为了改变颓势,唯品会走上了转型“试错”之路。2018年,唯品会宣布重回“特卖”战略,试图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的特卖生态体系。
早年间,投资人对唯品会最多的说法是“线上的奥特莱斯”。当线上流量红利殆尽后,为了开拓流量和完善生态,2019年7月,唯品会花29亿元收购了杉杉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份,这是一家目前拥有5家线下奥特莱斯广场的连锁品牌。
29亿元的收购价格几乎是唯品会两年利润的总和。一场辉煌的“线上的奥特莱斯”收购杉杉集团,扩张奥特莱斯业务。
但是,对于从线上发家的唯品会来说,并没有线下门店的管理经验,唯品会曾在2018年的年报中其表达了这样一种忧虑:我们可能缺少线下门店的管理经验,可能无法为线下门店找到合适的地点,加上开线下店需要大量资金,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从线下业务中产生的利润来弥补相关的成本。
而这大举收购带来的利润也实属微薄。据2019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唯品会产品的网上折扣销售收入为184.77亿元,而其他收入只有11.36亿元。其中,唯品会旗下奥特莱斯在第三财季实现净收入约7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4%,而在服装品类中贡献了仅9%的增速,贡献了约800万元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比重为0.7%。
事实上,在重回“特卖”战略前,唯品会已经走了很多弯路,并且都一一溃败而归。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早在2016年底,唯品会试图寻找更多的风口,率先推出”唯品金融“,2017年唯品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带来2.5亿元净收入,但坏账达1.2亿元。
2017年10月,唯品会试水新零售风口,在广州开设首家生鲜社区店“品骏生活”,最后以开店不足20家而告终。
当唯品会重回电商行列时,这一赛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综合类电商和平台电商不断发展壮大,两者重压之下,精品类电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唯品会有没有可能如聚美优品一样,营利收入逐渐下降,被生生挤下电商的舞台呢?
花钱买用户费用激增,重归“特卖”大旗前路漫漫
唯品会的财报表明,至今仍然没有脱离“花钱买用户”的困境。
2019年第三财季的财报显示,唯品会活跃用户增长了21%,总订单数量为1.276亿份,比2018年同期的9570万份增加33%;而此时,唯品会的营销费用也同比增长24.7%。
到了第四财季,营销费用占总净收入的百分比从2018年的4.3%降至3.2%,另外,活跃用户也同比增长了19%,但是这并代表其电商收入提高了。
2019年的“双11”,唯品会表现尴尬,截至11月12日中午12点,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与天猫总营业额超过2684亿元、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2044亿元相比,唯品会没有公布营业额,难免过于含蓄。
如今,回到原点的唯品会累计与3万家国内外品牌达成合作,还要借势腾讯和京东来进一步打通人、货、场的关系,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打造更丰富的流量矩阵;同时借鉴了亚马逊和Costco的会员制逻辑,试图在销售前端降低售价、在物流方面提升由货到人的效率,以提高用户粘性与活跃度。
重新回到“特卖”旗帜,领唯品会在刀剑无影的电商战场上生存并壮大吗?毕竟商品都不是自家的,去哪里特卖都是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