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伦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所有伟大的东西都经得起煎熬。
在音乐这个古老的艺术行业也是同样如此。
近日,经历了风波之后网易云音乐如今又开始了新的发展,正式上线全新社区板块——云村社区,为音乐爱好者打造精神家园。这是网易云音乐今年最重要的产品创新之一,也是产品上线六年来在音乐社区战略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音乐这个领域,面临巨头的围追堵截,最终网易云音乐成为市场的头部,获得了众多用户及音乐人的认可。值得关注的是:最新信息显示,网易云音乐在用户增长和商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8月8日,网易公司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据当天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披露,目前网易云音乐总用户数已突破8亿,同比增长50%;同时,网易云音乐付费有效会员数同比大涨135%。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体现出网易云音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凸显,另据Trustdata数据《2019年1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在移动音乐市场中,网易云音乐依托优质体验,用户粘性位居第一,以33.5%的数值领跑行业。
网易云音乐胜出的秘密是什么?几个关键的产品逻辑背后都体现出,这家在线音乐平台更理解“音乐的本质”。
音乐社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
知乎上有人这样评价朴树的歌:
“那些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们
那些在厨房为三岁的女儿调辅食的人们
那些在陌生的机场等着延误航班的人们
那些悄悄走到阳台偷偷点起一根烟的人们
会在副歌响起的刹那回到自己人生中最无畏的年华。
他们停下了手边的事情
望着窗外的阳光或者雨滴
想起一个人的温柔和背叛
想起一个梦的的升起和破碎
想起至今自己最万众瞩目的那一刻
想起声嘶力竭也唤不回来的离别
有人可能会哭起来,也有人会面无表情”
严格来讲,在音乐的世界当中,听音乐的人是孤独的,同样的,创造音乐的人也同样孤独,可以说,音乐的本质是情感连接,当我们听歌时其实,创作人和听歌人都会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分享意愿。
在网易云音乐最新推出的社区板块“云村”中,这样的产品功能比比皆是。
作为围绕音乐展开的交流讨论、创作分享、情感表达的音乐社区,网易云音乐“云村”社区板块上线后代替“朋友”板块,原先的“动态”页面依然保留,并新增“广场”页面。云村广场以瀑布流形式呈现,为分散各处的音乐爱好者提供统一表达交流、自由创作音乐的阵地。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产品功能其实延续了网易云音乐一直以来的关键产品逻辑:专注发现和分享音乐,以及打造活跃的音乐社区。
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即使不是 的音乐达人,也可以以音乐为介质表达自我。
这是网易云音乐快速崛起的第一个逻辑。
比如,在网易云音乐,音乐不仅是内容载体,更是每个音乐爱好者表达自己、记录生活的方式,如今,云村已经成为音乐爱好者的家园,只要是围绕音乐的相关交流,在这里都能找到归属。
长尾音乐:全新的音乐传播生态 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意味着不仅是每个用户都可以在社区中充分参与,也意味着每个音乐人都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关注。
在这种产品逻辑下,长尾音乐的崛起成为网易云音乐的一个突出成绩。
在很多人看来,音乐创作者是一个小众群体,其实,类似朴树这样的音乐人毕竟还是少数。更多长尾音乐人缺少良好的曝光机会。在音乐行业,网易云音乐不一定是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但是他们最系统地扶植起了长尾音乐。广播电视时代,音乐传播天然是中心化的;而互联网音乐平台天然具有推广更多长尾音乐的基础条件,而网易云音乐将互联网的这项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这一点,长尾音乐人黄雨篱有亲身体会。
早在2015年,那时的黄雨篱还处在留学生活的枯燥和孤独里,当时,他唯一能感受到的灵魂自由,就是窝在寝室里录自己的demo,也是在那时,黄雨篱知道了网易云音乐,并开始在平台上传作品,用音乐与人们沟通。
此后,网易云音乐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在这个平台上,他认识了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人,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他就这样在独立音乐人之路上越走越快。
而另外一个音乐人尹吾,曾经在音乐的道路上与朴树一起畅谈梦想,然而,后来在现实面前,他消失在了南宁。然而有一天,他又开始重拾音乐,答案非常简单,仅仅因为网易公司CEO丁磊在他2000年那张民谣神专《每个人的一生 都是一次远行》下面留言“真心不错的歌手”,这让他感动不已,在他看来,他仿佛遇到了知音。
与独立原创音乐一起崛起
任何时代都有大量的长尾音乐作品,无论是唱片公司还是小厂牌的音乐人都会面临传播困境。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正在逐渐展现出旺盛的创作力。他们就是独立原创音乐人。
用通俗的话来说,“独立音乐”应该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自己做”;另一方面是“做自己”。
它既是指一种独立的制作和发行模式,同时也极力倡导自由和个性。
但实际上,彼此中国独立音乐人的现状可谓不易。他们既是无拘无束的潇洒侠客,也为生计到处奔波。
网易云音乐此前发布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全职做音乐的独立音乐人仅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 16%,但是却有 56% 的独立音乐人期望全身心地投入。看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独立音乐人收入有限——据报告显示,有68%的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月音乐收入在1万以上的音乐人,占比才不到5%,收入来源主要来自演出和编曲及音乐制作。
这与国外明显相反——其实,在国外,独立音乐并不“小众”:比如,美国为全球独立音乐市场贡献了37%的份额,韩国独立音乐市场份额达到当地音乐市场份额的89%,日本独立音乐在当地音乐市场的份额则为63%。
为何在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艰难?
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在过去的中国音乐市场当中,整个音乐行业长期存在两大症结,一是音乐新人上升通道局限在电视选秀节目里,曝光机会匮乏;另外则是声量级歌手以及优质音乐作品越来越稀缺。
不过,如今,伴随着在线音乐平台的逐步崛起,这一问题正在得到解决。2013年上线以来,网易云音乐就在扶持原创音乐,2016年正式推出独立音乐人扶持计划“石头计划”,与中国原创音乐的崛起时间点相互契合。由此GPLP犀牛财经不难理解,站在原创音乐的崛起趋势之中,网易云音乐的崛起可以说既是引领趋势,也在顺势而为。
就在网易云音乐发起“石头计划”的第二年,据《全球独立音乐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独立音乐厂牌共创收69亿美元,较2016年的62亿美元增长了11.3%,占全球录制音乐市场的39.9%,其中中国独立音乐的市场获得了36%的增长。
然而,为何是网易云音乐?
早在十年前,Web2.0的PC互联网时代,热爱小众音乐的人最爱去的是落网、邻居的耳朵、SongTaste这些如今听来已有些疏远的独立音乐网站。
不过,或许是领先于市场太早,独立音乐并没有爆发,也或者这些网站并没有解决行业的基本问题,总之,种种原因之下,最终这些网站不得不宣告“乌托邦式”的失败。
随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整合大旗当中,虾米音乐、多米音乐等纷纷因为版权问题而衰落或者倒下去的时候,独立音乐梦想与浪漫的背后,资本开始赤裸裸的浮出水面。
网易云音乐来的不算早,然而却刚刚好。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逐步搭建起优质音乐作品传播、健康盈利模式和持续共赢的行业生态,最终促进了原创音乐生态的健康发展——网易云音乐以音乐发现和分享、音乐社区、原创音乐等见长,其在产品功能、内容、运营等方面的布局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对于新歌的发现和分享,以及社交功能的连接属性,让网易云音乐在对优质的‘潜力’音乐人及作品的传播上,有着天然和独家的优势。”网易云音乐方面如此解读其在原创音乐传播推广上的优势,比如,网易云音乐通过“石头计划”、“云梯计划”等扶持原创音乐人等内容创作者,进而激励内容生产,促进音乐分发,探索出了一条原创音乐的传播生态;这个生态可以让音乐人更好的提升音乐收益和曝光,同时,也可以增加网易云音乐的原创音乐内容,最终,让更多爱好音乐的听众收益。
个性化音乐体验的探索之路
除了上述产品逻辑以外,网易云音乐在个性化音乐体验上的探索,无疑也契合与引领了互联网时代发现和分享音乐需求的潮流。 比如,网易云音乐投入巨大研发出了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成功实现了用户在音乐世界的“最美”,以至于很多用户对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推荐评价很高,甚至有人说,网易云音乐比男(女)朋友还懂自己。
在音乐领域做到千人千面,精准推荐很复杂,要将海量音乐内容通过分析后精准推给超8亿用户,网易云音乐方面也曾表示“这其中牵涉到歌曲建模、排序算法、基础推荐算法、用户建模算法、反馈算法等工作。同时,人对音乐的喜爱,还受到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情绪、热点、环境等等,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对歌曲的喜好就发生了一些变化,还有一些长线的兴趣分析,这些都需要在算法中对应到不同的实时处理方案。”
目前,这种个性化推荐功能在网易云音乐比比皆是。显然,这个在线音乐平台确实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站在2019年8月这个时间当口往前看,音乐市场的竞争将会走向何方?
就在7月下旬,QuestMobile刚刚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已进入存量市场争夺阶段。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是“各玩家越发注重用户价值和可持续的商业变现能力”。毫无疑问,音乐产品也好,任何其他互联网产品也好,差异化的产品体验才是存量市场上持续塑造护城河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易云音乐似乎确实走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用户增长与商业化也交出了不错的阶段性答卷。无论是定位于音乐发现和分享,还是近期上线“云村”板块深化音乐社区属性,或是在原创音乐和个性化体验上的持续布局,其差异化优势仍然在不断深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