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枚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近段时间,明天系旗下天安人寿、天安财险以及华夏人寿的股权将何去何从,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年初,中天金融曾倾力购买华夏人寿的控股权,后来收购方案功亏一篑,到底包括华夏人寿在内的三家保险公司股权转让花落谁家这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不过,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这三家公司本身的资产质量: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这三家保险公司,不论是寿险还是财险都曾采纳了共同的经营模式——资产驱动负债,即在承保端通过高收益产品获取大量现金流,在资产端通过投资做大规模。
这种经营模式令三家公司一度快速做大。2015年,这三家保险公司包括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合计规模保费高达3000亿元,硬吃十分之一中华大好保险山河。
但是自2016年监管层收紧中短期理财产品,鼓励保险产品回归保障时,三家公司走上了不同的命运发展轨道。
其中,华夏人寿因及早转型,提前加大保障类产品转型,从而在新的监管政策下,得以生存发展壮大;天安财险没有及时收手,在监管大棒打过来时,还在大力发展理财险产品。由于近两年投资市场低迷,理财险到期赎回,面临非常大的资金赎回压力;而天安人寿奈何时运不济,仅仅2015年因理财险大量销售获得了好日子,此后即使大力促进转型,但结果差强人意。
天安财险面临兑付危机
理财险之于天安财险,是救命稻草,曾经正是靠着理财险,才实现了咸鱼翻身。
成立于1994年的天安财险,是国内第五家财险公司,但一直是一个烂摊子。2007年-2009年三年间,天安财险累计亏损46亿元,净资产3年内两度为负。
直到2011年西水股份花费数百亿元入主天安财险,背后的明天系看上了安邦财险的发迹模式, 学习并发扬光大,自从天安财险开始快速发展。
2013年9月,天安财险获得开展投资型理财险资格,凭借“保赢1号”系列咸鱼翻身。此后三年,天安财险投资型理财险销售金额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由2014年的260.84亿元涨至2016年的2474.82亿元。
公司总资产也从2013年的70亿元达到3026.97亿元,达到峰值,仅次于人保财险、安邦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
天安财险再依靠负债端获取的大量资金进行投资,从而获取不菲的利润。2014年~2016年,天安财险净利润分别为3.97亿元、3.89亿元和6.76亿元。
不过,自监管层加强理财险监管并且限制短期理财险后,天安财险的命运开始急转直下。2017年、2018年,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大幅下降,分别为1702.49亿元和566.35亿元,同比下降31.21%、66.73%,其利润也迅速下滑。2017年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减少近90%。2018年,其承保亏损11.13亿元, 好在依靠投资收益,还是实现了净利润1.29亿元。
由于投资理财产品规模的下降,天安财险的现金流也迅速减少,悲剧的是天安财险主营的财险业务迟迟不能顶上。
2018年天安财险“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科目资金流入为0,资金却流出1187亿元。2019年全年还有566.35亿元兑付。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今年前4个月,天安财险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兴业银行股权等资产收益权转让融资等方式紧急筹措400多亿元,但是5-7月份仍存在现金流缺口。
5月初,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还把天安财险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中债资信给的评价是,天安财险底层投资资产流动性较差,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较严重,短期流动性风险加大。
天安财险给出的承诺是,必要时刻,将会继续卖出兴业银行股票的方式来填补缺口。根据公告,天安财险2019年5月至12月尚需完成理财险兑付154.21亿元。2020年需兑付的金额为16.44亿元。
为满足流动性需要,如此大规模变现投资资产,天安财险盈利自然也深受影响。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季度末,天安财险净亏损13.48亿元。
天安财险的总资产也从2016年的3026.97亿的峰值,缩减至目前的932.97亿元,缩水3倍多。
天安人寿转型尚未大起色
相比天安财险,天安人寿年轻6岁,但也有19岁了。公司股东分别为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佳伟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陕西华秦土地复垦整理工程有限公司、杭州腾然实业有限公司以及大连桥都实业有限公司,五家公司各持股20%。
遗憾的是,公司一直以来的业绩都并非理想,天安人寿实力相对华夏人寿实力有点差强人意。
根据GPLP犀牛财经的统计,自有数据可查的2009年起,到2014年公司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8年总计亏损15.45亿元。直到2015年才凭借万能险首度扭亏为盈,获利2969万元。
2016年净利润盈利虽然增加至8851万元,但是在2016年10月30日,原保监会对天安人寿在万能单独账户管理、互联网保险销售、客户信息真实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下发监管函,提出整改要求。
随着2016年末万能险被监管层喊停,天安人寿的盈利之路戛然而止。2017年年报显示,天安人寿母公司净利润为-8.81亿元。
进入2018年以来,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天安人寿的业绩均为亏损状态。具体来看,天安人寿一季度末亏损6.85亿元,前二季度末天安人寿亏损9.96亿元,前三季度亏损17.62亿元,好在第四季度力挽狂澜,当季盈利达到了19.98亿元,全年净利润才由亏转盈为2.36亿元。
从保费规模方面,2010-2014年天安人寿已赚保费分别为3.4亿元、7.3亿元、14.3亿元、20亿元、27.8亿元。尤其是2015年增速一路高歌,从上一年的27.8亿元猛增至191.2亿元,资产从170.9亿元增至447.3亿元,同比增长161.7%。
好在2015年-2016年,天安人寿经历了一次高管更迭,天安人寿总经理、董事长相继更换,新任董事长的思路挽救了垂垂欲坠的公司,还提出了期趸并举,价值成长”的战略。
到2017年,公司规模保费786亿,同比增长14%,稳中有进,位居行业前列;总资产达到1500亿元量级,同比增长73%。
华夏人寿跻身一线梯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尽管都属于明天系,但显然华夏人寿的领导层更具有经营智慧。
根据GPLP犀牛财经统计,从2007年到2012年六年,华夏保险合计保费收入为227亿元;从2013年,华夏人寿开始爆发式增长,其2013年总保费达372.377亿元,超过前六年总和,成功晋升中国保险市场第九。2014年实现保费收入715亿元,超过前七年的总和,市场排名第七。
从2015年二季度起,华夏保险停止了销售一年期产品,将期限拉长至3-5年,趸缴产品把期限做长。特别是传统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后,华夏保险着重加强了传统险的产品开发及销售,提高了保障险的比重,主推传统年金、传统重疾险和传统终身寿险。而监管层开始限制中短期理财险时间是2016年。
彼时华夏人寿董事长李飞曾对媒体表示,华夏保险短期内规模先行的战略不会改变和动摇,做大规模是公司实现双轮驱动战略的需要。但规模先行并不是没有限定和约束的,规模应该是有价值的规模、有效益的规模、可持续发展的规模。
也正是2015年起,华夏人寿开始稳坐行业前五,而在2018年华夏保险的规模保费已经升至行业第三位。
与业务发展相比,华夏人寿的盈利到来得有些晚。数据显示,2014年之前华夏人寿基本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华夏人寿亏损15.87亿元,这一亏损数额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一,2009-2013年五年间,华夏人寿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不过2014年扭亏实现盈利11.5亿元。此后从2015年-2017年,公司净利润年年攀升,从10亿、15.9亿到40.77亿。2018年则因为投资市场的低迷,公司利润有所下滑,但仍然能达到31.37亿。
华夏人寿可以说是创造了保险行业的奇迹,天时地利人和都缺一不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华夏人寿固有的优势仍然会继续保持。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