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刘强东宣布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正式出炉,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每个村都有。这是继京东帮、京东家电专卖店计划后的第三个线下合作项目,也是京东渠道继续下沉的重要举措。
笔者发现,大量网友留言咨询如何加盟便利店,可见便利店计划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当然也少不了有人唱衰,多认为农村便利店游戏规则健康度远不及城市,存在各种假货的生存空间,很容易砸了京东招牌。在他们传统印象中,农村市场长期是各种假冒伪劣商品集散地,收入低下的农村用户并不关注品牌效应,更关注低价,可能会对京东主打的正品概念不太感冒。
然而从去年阿里京东双11战报可以明显看出,国产3C、家电品牌得到快速成长,消费升级带动日用品和服饰家居的消费进一步向品质化、品牌化集中,三线以下的中产人群和农村市场成为了新的消费推动力等三大特点,显示农村市场购买力快速提升和消费升级概念深入人心,京东布局便利店显然也是看中此大势,便利店业态也将打开京东新的市场想象空间。
阿里在说,京东在做
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第一次抛出“新零售”概念,认为未来要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产生新的零售,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商业。然而复盘阿里和京东在新零售的玩法,阿里虽然看到了大趋势,但更多是停留在论述上,京东说的不多,但下手更快。
早在2013年,淘宝发布《县域网购发展报告》,称2012年县域地区有超过3000万人上淘宝购物,花费达1790亿元,比前年增长87%;人均网购近6000元,比一二线城市约高1000元;人均网购54次,超过一二线城市15次。然而由于网络平台特征,阿里很难有太多动力花力气布局线下市场。直到2014年10月阿里宣布集团将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县和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
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前,阿里也早已进行新零售相关布局,包括46亿美元入股苏宁、30亿元人民币打造口碑外卖、4.6亿美元投资百胜中国。云栖大会之后,阿里用巨资收购了三江购物,并和百联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马云从创办阿里开始就是做平台的思路,到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物流等等,都是习惯搭建平台,信奉任何事都不能亲力亲为理念,试图释放开放平台的能力,与商家实现共赢。
借助大量外部合作,阿里可以轻装上阵,迅速铺开市场,但后遗症也不容小觑,比如物流很容易产生利益失衡,仅靠合作来布点的形式不利于统一调配规则的设定。尤其是在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方面,菜鸟联盟只能做到送货范围的下沉,而难以提高当地消费者的网购意识,进而强有力规范电商领域的各类行为。
京东则擅长习惯培养自己的物流,技术,营销资源,当下正在不断向外释放能量。从这个角度看,在深入农村市场上,京东至少在物流方面走在了阿里前面。正是有着自营物流的支撑,京东能在四六级市场,以及广大城乡市场打通家电专卖店、京东帮,以及便利店的下渗通道。
决战5年后
可能是教师的职业背景,时下马云越来越习惯扮演商业社会“先知”,成立湖畔大学,广收三千食客,隔三差五抛出一堆似是而非的粗糙论调,轰炸国人可怜的认知,当然也包括多次唱衰京东,以及预言京东必死。
京东的生死终究还是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态度,而就目前情形来看,京东和天猫淘宝之间生死还真不是马云能用几句话可断言。今年初,刘强东还表示京东要在2021年前超越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第一大B2C平台。
刘强东的底气是来京东和天猫淘宝的差距越来越小,有观点认为若以京东与阿里零售平台的交易额来看,阿里与京东的真实差距在2.5-3.3倍,如果剔除淘宝所产生的交易量,京东与天猫体量差距不大,想象空间不小。
另据凯度零售咨询发布《2016年中国快速消费品互联网B2B市场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市场存在约680万家传统社区中小门店。2014年到2016年,传统中小门店数量的复合增长率是-2%,并且加速投入互联网的怀抱。按刘强东规划,5年后中国平均每7家社区中小门店中就有一家挂着京东的招牌。
“新零售”风口期大概5年左右,而从京东推出的“零门槛”加盟模式,可见其抢占社区消费入口的强烈决心。京东若能在在2017年完成新零售战略探索期,明年发力新零售战略布局,再用3年左右完成战略收官,5年后占据中国共约680万家便利店15%份额,完成互联网+新零售商业改造。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笔者越来越觉得,刘强东是个威权型实干家,业务规划好了,说干就干。当然不能排除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变数,包括业务受挫甚至失败,以及如影随形的各种唱衰论调,这在创业过程中算是稀疏平常之事。也许正是这种敢打敢拼的闯劲决定京东能活到现在,最终成为与阿里巴巴并驾齐驱的电商帝国。(完)
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原则,务必标注作者及来源,不得断章取义摘编,内容合作请 QQ:83639856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