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大战第二回合:秀场大洗牌,商务直播收割果实

2016年被业界公认为直播大风口,在资本的狂热催化下平均每3个小时就有一款新直播软件上线,短短半年直播市场就从鲜为人知的蓝海,变成人尽皆知的“红海”,这其中包括映客、斗鱼、花椒等新兴秀场直播平台,以及YY等PC时代秀场直播转型而来的“老司机”,也有微吼等创立多年始终专注B端商务视频直播平台。

CNNIC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大有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强势社交工具。然而令市场尴尬的是,尽管各家不断尝试各种直播+X的变现可能,如直播+旅游,直播+教育,直播+体育等等,但各大直播平台业务高度同质化,尚难以实现盈利,更多是赔本赚吆喝。随着2016年渐进尾声,直播市场逐渐走过野蛮式生长初期阶段,进入如何拓展多元化营收渠道的下半场,也越接近于商业本质,闷头赚大钱的商务直播平台价值和前景逐渐浮出水面。

被忽略的黄金赛道

当下斗鱼、花椒、映客、一直播等数百家秀场直播竞争进入“百团混战”厮杀阶段,由于C端产品和服务普遍“酷炫吊炸天”,不仅吸引大量用户围观,也获取大量风险资本青睐,仅秀场娱乐直播就占据视频直播应用市场44.5%的份额。然而他们长期靠大把烧钱抢顶尖级网红和流量,目前处于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如此,健全可行的商业模式尚未实现,行业普遍处于巨额亏损中,倘若缺乏大量资本的持续投入,恐将难以为继。

长期被市场忽略的企业级的To B商务直播平台却在偷偷赚大钱,由于B端市场早于秀场直播多年问世,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和清晰的盈利模式,比如展视互动(Gensee)成立于2009年,今年主营业务利润预计2000万元,微吼成立于2010年等,今年营收预期1亿。他们专注于提供企业专属服务,数量及影响力虽远逊于C端,却被认为是“一条被忽略的黄金赛道”。

商务直播价值在企业级市场早已凸显,不仅可以扩大活动影响力,缩减活动开销,还可通过线上门票、打赏等增加收入,同时通过社交圈的二次分享,为活动形成二次传播。在刚刚过去的2016中国产品经理大会第三场,线下门票仅提供700张,负责现场直播业务的微吼采用“付费直播”模式,结果共吸引了1.3万人次付费观看并打赏,这其中包括360创始人兼CEO周鸿祎。

然而二者游戏规则却不尽相同,前者主要考量用户数增长、月活、日活等指标,玩的是规模效应,受政策影响较大,面临监管处罚的风险不小。而后者主要看业务规模和收入增长,与赚钱盈利目标更近。随着“直播+”渐成各大直播平台公认的盈利渠道之一,商务直播前景也给稍显冷清的to b类直播市场带来一把火,资本市场也将目光对准商务直播领域,但受制于技术和运营高门槛,很可能会是一场持久拉锯战。

不容忽视的是,秀场直播染指以技术和服务驱动型为主的商务直播业务,行业壁垒并不低,需要较强的技术和市场积累,比如技术需求更广泛多元,直播平台必须能承载富流媒体,支持PPT、文档、桌面共享、多镜头画面等富媒体流的传输和分享,除了手机直播外,还支持PC、摄像机、推流设备、无人机等所有摄像采集设备。

此外商务直播主要服务企业级用户,企业用户的需求多元甚至定制化,考验直播厂商对于企业需求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以及是否愿意用心服务企业客户,这与靠颜值身材耍宝卖萌的网红主播经济玩法大不同。

to b和to c直播都是标配?

日前易观发布《中国移动直播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报告认为随着基础网络设施的健全和飞速发展,未来的媒介传播形态将是“无直播不传播”,直播将成为产品迭代及企业营销标配,为企业提供专属直播服务的商务视频直播公司前景无限,预计2020年中国线上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

报告还显示微吼直播以71.8%的市场覆盖率占据企业直播行业榜首,以近乎垄断优势领先第二名的展视互动(11.3%),以及第三名的目睹直播(7.74%)。

据笔者了解,微吼目前同时拥有B端直播平台,以及C端APP平台,B端市场主要为活动主办方提供在线活动直播平台服务,比如新品发布会,沙龙活动等。C端平台主打知识型主播的孵化平台,为知识型“网红”建立专属直播间。

由于采用先付费后服务的商业逻辑,微吼的盈利模式清晰,第一是视频直播基础服务费用 ; 第二是视频直播增值服务,如精准数据邀约、活动推广和数据分析等;第三是在线门票收入、红包打赏等收入分成。此外,通过开放微吼云技术,采用SDK或API的方式,帮助国内一些规模较小的C端产品创业团队加速产品上线进程。

若与其他商务直播平台相比,微吼短期优势较为明显。如企业用户数超过10万,注册用户达5000万,2016年直播活动场数破200万等,同时与阿里云、青云等云平台有 合作,也计划同阿里钉钉前面合作,此外目前市面上存在的200多家直播平台,也有不少采用微吼技术。

然而摆在微吼面前的是如何 打通B端和C端甚至D端(扶持开发者),比如技术的 积累,在开放平台上是否能有更多的突破,目前微吼已在金融领域、教育领域、医疗领域等垂直细分领域有 定制产品,然而如何抓住垂直细分行业的需求,C端APP平台如何助力B端直播的发展,提升直播技术壁垒的建立和服务口碑的有效积累,这也是商务直播市场未来集体面临机遇与挑战。

当前在不少公开活动现场,to b 和to c产品同时出现几率越来越大,未来二者相互融合共存共荣的趋势难以避免,B端的想象空间和弯道超车机会长期存在。此外直播已成为大量网站、APP的标配,B端直播厂商可以提供直播技术载入。微吼CEO林彦廷也认为直播会成为一个标准功能配件,任何社交、电商、泛娱乐等产品中都会引入直播功能,直播产业链还有很多处女地没有被开发。直播+有望是直播行业下一个发展阶段。

笔者曾在《从国庆假期看“直播+旅游”背后的人气与泡沫博弈》一文认为,直播正在经历一个从窄众到大众,再到细分垂直行业的利益重组博弈过程,直播+X暂时还没形成行业常态,直播平台更多是充当供应商角色,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成熟商业模式闭环,导致自身平台价值未能完全体现,直播+不应停留在泛娱乐时代,也不局限于网红经济和自媒体层面,而将直播与互动直播+以及其他平台结合。当下业界更应积极思考如何让“直播+”从简单的1+1排列组合,上升成直播行业内在的质变,商务直播可被视作为直播+可行性探索方向之一。

易观预测2020年中国线上直播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线下活动数量保守估计1000万场。随着直播+产业链的不断探索推进,针对各个行业可能会产生大量 定制的直播产品,如旅游领域的旅行直播,金融领域的金融直播间、教育领域有教育直播平台等等,此外to b 和to c类直播业务模式交叉的机会越来越大,协同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朗,B端主要用来赚钱和提供技术支持,C端则用来打造眼球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向B端倒流反哺,共同造福“直播+”以及全民直播时代。(完)

本专栏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获取授权请QQ:83639856,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原则,不得断章取义摘编,涉及商业化用途需付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0-24
直播大战第二回合:秀场大洗牌,商务直播收割果实
B端主要用来赚钱和提供技术支持,C端则用来打造眼球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向B端倒流反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