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乐视高调推出“生态补贴硬件”的生态策略,用户购买影视或者英超会员免费送电视或手机,同时宣布4月14日定为“硬件免费日”,用户当天只需购买会员服务,就能得到硬件产品及其他礼品,形同倒贴,真是“有钱任性”。
以单款产品超3 X40为例,4.14当天只需购买3年超级影视会员(490×3=1470元),即可获得总价值3169元会员机(裸机价1699元+3年超级影视会员1470元)。此外购买1099元的乐次元影视会员,可得5年零7个月的乐次元影视会员,价值1099元的乐1s太子妃版以及价值100元的易到用车券,以及其它礼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乐视长年鼓吹“硬件免费”,甚至是硬件负利,颇有些乌托邦式浪漫主义色彩,要知道苹果、三星都还在享受昂贵硬件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回报,乐视此举背后有无商业逻辑?
“硬件免费”背后的解决方案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曾提出“微笑曲线”理论,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处往往位于左右两端,左边代表研发(技术和知识产权),右边为营销(品牌和服务),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当下智能终端价格体系已经高度透明和薄利,如果还想在硬件上试图寻求价格优势,势必难以突破,否则很可能是赔本赚吆喝,或是无利可图,这并非是健康有序的成熟商业模式。
乐视版本的“硬件免费”意味用户只需购买指定服务,就可获得相应硬件及其他服务。表面上看用户还是要花钱,但名义上只是购买了服务,得到的却不仅仅是服务,还有享受这些服务所需的硬件,形同购买一项解决方案。
有观点认为,版权和知识产权意识不太强的国人,为无形增值服务买单的比例可能不会太高,如果不能有效的教育市场和用户,指望服务收费更多是厂商一厢情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此前也有不少企业打着各种形式的“硬件免费”旗号,但普遍缺乏稳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撑,大多流于昙花一现。比如周鸿祎曾希望借廉价“特供机”进军手机市场,由于得不到合作伙伴支持,其以内置软件进行广告、服务收益分成模式很快夭折。
一般来说,硬件制造产业链包括研发、原材、加工、运输、安装、经营、维修、更换等等多方面,酌情收费可有效维持产品流水线正常运转。如果免费,其产生的各种成本势必要转嫁到收费的服务项目上,这就要求增值服务有很强的溢价能力及可持续盈利能力,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空间存在,但实践起来不容易。
纵观乐视超级电视,一直以高配低价策略博弈市场,此次硬件免费背后是用户必须购买至少一年的乐视会员服务,此项费用已抵扣不少硬件成本。但乐视此举目的是用增值服务换取用户对内容的认可,进而培养用户对其内容和服务黏性,这需要乐视保持其会员服务的变现能力,以及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高度自信,否则难以填满庞大的硬件成本亏空。
乐视自信心在哪?
Gartner副社长曾表示,硬件企业如果要在物联网时代生存下去,就得有免费赠送的魄力。由此可见,未来最重要的是软件以及服务,而不是传统硬件。
在不少中国互联网企业眼里,硬件收费仿佛是不可容忍之事,乐视一直宣称其硬件不赚钱,软件服务才挣钱,刘强东也曾扬言未来冰箱应该免费,而应通过背后数据和服务赚钱。但苹果一直没有放弃昂贵硬件售价的坚持,源于其各种服务性收入只占总营销收两成左右,难以支撑起庞大的市值。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当下无论谁声称“硬件免费”,都算不得真正意义免费,而是试图以增值服务抵消硬件成本,然后依靠海量用户规模和互联网流量实现二次增值,乐视“硬件免费”也是在追逐微笑曲线右侧的超额想象空间。
去年乐视提出用“服务收入”补贴电视售价的定价方式。40英寸的超级电视S40 Air,仅需要999元的硬件费用,另外只需付980元两年的乐视会员费用,就可以将其抱回家,此次乐视手机“硬件免费”,其定价策略也是延续于此。
乐视官方声称希望利用内容优势带动硬件产品的销量,借着乐视生态不断完善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以生态盈利补贴硬件,让硬件如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能够低于量产成本定价甚至免费,借此不断扩大用户规模,保持用户黏度,从而获得长期的收入。
理想很美好。乐视控股CMO彭钢则认为以硬件溢价提升高门槛,用户深陷为硬件买单陷阱,为非核心价值买单,需让用户为内容和服务的核心价值买单,源于内容和服务会超越硬件赋予用户更多价值,让硬件真正融入到内容和服务中,成为人与内容、服务便捷的接入方式。
笔者认为,乐视豪赌未来拥有持续稳定的增值服务高溢价能力,这需要有持续不断填充的优质内容,以及硬件产品量级不断增长,两项任务都很艰巨。然而问世不足3年的乐视超级电视,去年销量达300万台,今年目标为600万台,这些跳跃式增长成绩,以及围绕内容生态建设的各种布局,为乐视“硬件免费”策略增加更多的可行性想象力。(完)
本文版权归科技边角料所有,转载需遵循“ 授权-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 原则,主笔微信号:thinkpku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