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爆出滴滴和Uber大量司机刷单的丑闻,尤其是不法司机组织化,集团化刷单行为令人震惊,由此可见,腐败已经渗入新生的专车领域,成为其健康有序发展的毒瘤,短期内看不到止损点。
报道称,今年5月之前,Uber一单最多补贴60元,每人每月可以挣2-5万,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司机每天拉活挣的辛苦钱。除了散客行为,还有组织行为,多台电脑、几十部手机是标配,一个人独立操作十几部手机进行罪恶的刷单行为。
此外,滴滴顺风车的补贴力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滴滴快车的奖励相当大方,甚至直接影响专车,一些司机直言专车面临倒闭。截至7月26日,快车司机一周接满100单,滴滴公司奖励2000元,接单收入全部归司机,不用分成,仅挣奖励,一个月就可以收入8000-10000元,令人震惊。
刷单成为专车发展公害,已是业界公认的事实,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法司机疯狂吸取滴滴,Uber等专车行业精血,形同蛀虫,此风如果在短期内刹不住,将严重冲击专车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像滴滴刚融来的20亿美刀,可能会在半年内烧光。
众所周知,刷单只能造成短暂的“虚假繁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专车用户和司机,而当补贴停止后,肯定会造成用户和司机双向流失。此外刷单也给滴滴等专车公司带来巨大营收压力,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严加防范。
此外,刷单蒙蔽专车市场创新的眼睛,变成了短视的融资能力竞技,而非长期的服务和产品创新能力,算是百害而无一利。
滴滴总裁柳青视刷单为“恐怖主义”,坦承滴滴平台上恶意刷单比例非常多,她认为刷单是整个行业“潜规则”,一旦有了补贴很难避免作弊,其危害在于资源没有分配给那些按劳所得的司机,而钱被刷走了,刷到犯罪团伙或者不劳而获的这些人身上,对行业是毁灭性打击。
笔者认为,不法司机之所以敢在明目张胆的刷单,除了利欲熏心,也与滴滴等专车平台监管不力,管理水平有限脱不了干系,此外也说明整个行业“钱多人傻速来”。
事情恶化到今天,打车软件肯定留下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遗留漏洞,比如:
评价滴滴专车司机业绩的是流水,而不是最终结款额,同时这种奖励制度是一刀切,不是分层级奖励;
快车司机一周接满100单奖励2000元,Uber司机高峰期接单奖励65-80元,评价标准是客单量而不是路程距离。
虽然滴滴和Uber一直在研发反欺诈系统,严打刷单行为,但可爱的投机者们总能找到新的方式绕过监控,真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观点认为,即便实现分层奖励、把路程距离设计为评价标准,只要补贴还在,投机者同时拥有司机和乘客的双重身份,这些漏洞就无法最终弥补。
笔者认为刷单并非不可防范,补贴也不是刷单产生的必然理由,关键还是有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将刷单的几率降到最低。
专车行业在发展初期,大都吃过亏,算是血泪教训,各种未能预测的风险算是防不胜防。就连专车“元老”易到在市场培育期也吃过不少亏,所以很早就能形成一套防御机制。
众所周知,易到定位中高端客户,通过比较高的客单价吸引司机来接单,所以易到目前对司机端几乎没有补贴。此外还有风控订单监控系统,通过用户手机号、优惠券金额、行驶里程追踪等多种维度,检测到嫌疑订单,自动触发短信警告、司机端静默、订单扣款等不同等级风控手段。
当前不少专车软件为了吸引用户量,给与用户的优惠券额度较大,由于优惠券额度较大,造成淘宝上大量贩卖新用户账户。易到却很少发大额单张优惠券,新用户获取来源基本靠口碑传播,所以压力较小。
值得欣慰的是,专车即将纳入政府管理范畴,相关规范待通过国务院常务会同意后,将向社会大众公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最终的行业规范。“专车”等服务可能会被纳入“约租车”范畴,受交通主管部门监管,刷单行为有望得到进一步遏制。
笔者认为,泛滥成灾的刷单,与贪腐大同小异,专车企业除了严打,还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积极借助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方能实现专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完)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