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经济的互联网时代,顺风车的诞生很好地优化了车主的闲置资源。
然而,作为业内巨无霸的滴滴却把它谈成一件“性感”的生意,在忽视安全下最终招致几起严重事故的发生,顺风车业务也自去年8月份下线至今。
顺风车业务在滴滴出行中占据很高的比重。据了解,2017年,顺风车的GMV接近200亿人民币左右,收入是20亿人民币,净利润接近9亿人民币,而同年滴滴的净利润才10亿人民币,如果不是接连发生的安全事件,如今滴滴早已上市享受资本盛宴。
市场对于顺风车的需求也很高。大多数人认为,就目前来看专、快车的属性与传统出租车模式差别不大,顺风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出行”。
“我们非常想恢复顺风车,这点毫无疑问。”有滴滴员工表示,滴滴从上到下,无论是股东、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在翘首以盼顺风车业务的重新上线。
目前,除去滴滴,嘀嗒、哈罗等顺风车业务依旧活跃在市场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监管层并不是对顺风车“一刀切”,这也是滴滴内部一直未放弃顺风车的原因。
在下线的这10个月里,每隔一段时间,滴滴顺风车即将重新上线的消息便会出现在大众视野一次。滴滴内部整改动作也不断,如上线人脸识别、录音等功能、添加紧急联系人、行程一键分享、暂停深夜时间段叫车服务等,甚至对高管下令“0死亡率”的KPI。
近日,又有消息称滴滴顺风车正在等待时机上线。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对媒体表示,“我们对于顺风车产品本身是有执念的,这个产品真的能解决很多出行痛点……我们在思考怎样才能推出一款安全、让大家信赖的产品,这个更要共建”。
滴滴官方称,已在平台上清理超过30万不合规的司机,每天都会对平台上的司机进行人工复审。且滴滴还计划会在2019年投入20亿元的安全资金,将滴滴的安全问题防范到极致。
不过据行业相关人士分析,此举让滴滴公司承受了更大的盈利压力,其当前的估值已经相比之前最高的800亿美元严重下降,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腰斩。
当然,这些数据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期待滴滴顺风车的回归,但安全是前提。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