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科技公司对金融属性避之不及——剥离“金融”的标签,向“科技”靠拢。
普遍的解释很简单:科技企业的估值更贵。举例来说,当前A股市场中,软件与服务业的市盈率大概是银行业的10倍,意味着同样1元净利润,若定位为软件服务业,估值能高十倍。
换个马甲就能换种估值?未免太小瞧市场的智慧了。市场的确给了很多金融科技企业更高的估值,但并非它们成功撕下了“金融”的标签,而是市场对它们的业务有不同的解读。
一、银行业的估值为何这么低?
回到问题的起点,我们先看看银行业的估值为何这么低,以至于让人“避之不及”。
近十年来,银行业的估值一直很低,以至于很多人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只要看到类似银行的业务,就不假思索地给予低估值,不再追究业务模式之间的差异。某种意义上,金融科技公司努力凸显自己的科技属性,也是害怕被这种刻板印象误伤。
虽然当前市场对银行股10倍以下的低市盈率习以为常,但2001年前后,银行股也曾享受75倍的高估值,属于被市场追捧的“六朵金花”之一,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当前的医药科技。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受宏观环境和行业增速影响,银行估值水平一路下滑,其市场热度也从被追捧变成被嫌弃。2006年之前,银行业批量股改上市,业绩增长非常亮眼,2004年曾录得220%的增速,之后回归常态,但仍处于30%以上的高位。2012年之后,中国GDP增速下台阶,银行业遭遇对公贷款萎缩、不良率攀升双重打击,盈利增速持续下滑,逐步滑落至个位数。
股票估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银行利润增速持续下滑,估值水平也随之跌入底部,再也没能爬起来。
就一般行业来讲,利润增速就足以解释长期估值水平了。但在银行业,由于高杠杆运营,不良率的些许波动都会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市场还非常关注资产质量问题。但很多时候,市场对不良率的关注会产生戴维斯双击效应:
当不良率恶化时,银行增提拨备,利润下降,拉低估值水平;同时,对不良率更高的银行,市场还会在现有估值上再打个折扣。这意味着,资产质量恶化这个单一因素,在估值中被计算了两次,高估了不良率的影响。
在这种戴维斯双击效应影响下,市场对银行业估值很容易走极端。2007年前后,在银行业股改上市以及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下,市场对银行业资产质量非常乐观,给予了过高的估值;而近几年,GDP增速放缓,银行业不良率攀升,银行业估值又被打入谷底,迟迟翻不了身。
二、银行估值的分化
其实,资本市场中广泛存在着戴维斯双击效应,如巴菲特曾谈到优秀管理层在估值中被重复计算的问题:优秀管理层能改善上市公司业绩,在基于业绩估值时被计算一次;此外,市场对优秀的管理层还会给予估值溢价,又计算了一次。
实际上,只要是市场认为对盈利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在估值时都容易产生类似的双重计算效应。就银行业而言,市场除了关心不良率,还关心增长速度、净息差、零售业务占比、所在区域经济增速等因素,使得类似的戴维斯双击效应广泛存在。
结果就是,一些银行的优点被放大,一些银行的缺点被放大,估值拉开了差距,且这种差距远大于其业务本身的差距。以2020年10月15日的收盘价测算,宁波银行市盈率达到15.34倍,而市盈率最低的银行仅为4.32倍。同样是一块钱盈利,估值含金量竟然有这么大的差距。
从不同银行的估值情况看,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个规律:
一是估值水平与利润增速正相关。就36家上市银行而言,2016年~2019年间,三组银行(市盈率10倍及以上、5倍~10倍、5倍以下,下同)的平均净利润总增幅分别为46%、33%和25%,平均来看,利润增速越快,估值水平越高。
二是估值水平与不良率负相关。截止2020年6月末,三组银行的平均不良率分别为1.33%、1.40%和1.67%,平均来看,不良率越低,估值水平越高。其中,估值水平居前的宁波银行、常熟银行,不良率均在1%以内,且疫情期间未有恶化迹象。
三是估值水平与净息差正相关。2019年,三组银行的平均净息差分别为2.4%、2.2%和2.06%,平均来看,净息差越高,估值水平越高。
此外,市场还会基于零售业务占比、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针对区域性银行)等因素来调节估值水平。一般来讲,个人贷款利率更高,且小额分散、抗风险能力强,个人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更容易受到市场青睐,典型如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对于区域性银行而言,若所在区域经济增速快、经济发展质量好,相关银行也能享受估值溢价,典型如江浙地区的城商行,估值水平更高一些。
三、对金融科技公司估值
不同银行的估值差距很大,说明市场并没有一刀切。某种意义上,与其说市场给予银行业低估值,不如说市场给了增速放缓、不良较高的银行低估值。
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如此,面子是面子,里子是里子,市场分得清。无论是撕下了金融标签,还是贴着金融标签,决定其估值水平的依旧是成长性和预期不良率,其中,预期不良率属于对成长性的折扣,可看作负的成长性。
举例来说,趣店、和信贷、信也科技三家赴美上市平台,IPO首日的市盈率(收盘价/上一年度每股利润)分别为116倍、77倍和54倍,而最新市盈率(2020年10月16日)都在2倍以下。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异,并非这些平台的金融或科技标签发生了改变,只是市场对它们的成长性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并非说向科技靠拢有什么不对,毕竟市场对贷款业务依旧存在着很深的刻板印象。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关注利润的成长性和对不良率的控制。
对于高成长的机构,无论是科技属性还是金融属性,市场都不吝给出更高的估值。如果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还能持续保持低不良且经受了周期的考验,或在业务模式中不承担信用风险(纯撮合模式),那么即便贴着金融的标签,也能拿到科技股的估值。
就国内这些头部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成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蛋糕持续扩大。金融为百业之母,只要GDP保持正增长,金融业的市场蛋糕就会持续扩大。同时,中国经济在全球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以及金融开放持续加速,也为中国金融业开拓国际市场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金融科技公司,作为金融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必然要受益于市场蛋糕的持续扩大。
二是市场结构持续调整。市场蛋糕扩大的同时,在科技实力、用户积累、场景融合、管理激励等因素的综合驱动下,金融机构内部加速分化,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竞争优势明显,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更高的增速。
三是新业务的广阔前景。头部金融科技公司,不仅在金融业务上积累了竞争力,在金融科技输出、B端产业赋能、C端流量综合运营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类业务虽然当前难挑大梁,但具有未来的可展望性,也会带来估值溢价。
此外,对于市场仍然普遍忧虑的不良率问题、最高利率上限问题,本质上都属于周期性因素(详见《当前消费金融的主要矛盾》),不影响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长期质地。
四、时间的复利效应
在预测企业未来前景时,多数人倾向于线性逻辑,在线性逻辑下,今年企业A的盈利是企业B的2倍,五年后二者的差距还是2倍。但实际上,企业间的差距很少是线性展开的,总会越拉越大。之所以如此,因为大于1的数字乘积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小于1的数字。
举例来说,企业A的竞争力在平均水平之上,设定为1.1;企业B的竞争力在平均水平之下,设定为0.9,二者的初始差距为22%(1.1/0.9-1),但6年之后,二者的差距将扩大为2.33倍(1.1^6/0.9^6-1)。
基于这个原因,市场总是给予龙头企业更高的估值水平,以弥补线性逻辑下产生的估值偏差。实际上,给龙头高估值更像个障眼法,真正重要的,并非区分龙头和非龙头,而是寻找综合优势在平均水平之上(大于1)的投资标的,在时间的复利效应下,这类企业总能在长期带来令人惊叹的业绩成长。
当前,头部金融科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力数值大于1,在时间的复利效应下,这种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大,所以它们值得更高的估值。而这种高估值,与是否撕下了金融标签无关。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