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用户有借贷自由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ID:hongyanweiyu),作者:薛洪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90后的你,负债多少?”这是知乎上的一个提问,2.2万人关注,2530万次浏览,7300多人作答。问题后面附带一个投票,3800人参与,44%的人选择0负债,21%的人负债1万以内,当然,也有18%的人负债十万以上。

只看投票结果,我们还能理性地得出结论,年轻人负债整体可控,过度负债仍是少数;但若浏览热门回答,过度负债答主们的个中心酸、曲折滋味,作为从业者也难免要质疑借贷的合理性了。

年轻人借不到钱时,我们批评银行不作为,放贷不积极,我们强调借款是一种权利;年轻人借了太多钱时,我们又反思金融机构太激进,一心只想着赚钱,也不看看借款人有没有还款能力。

怎么好话都让“我们”说了——一面强调借贷是一种权利,一方又批评并非每个人都享有借贷的权利。并非“我们”善变,而是矛盾的心态,对应的往往是复杂的问题。比如借贷自由,就是个复杂的问题。

1

对金钱的无止境追求和借贷意识的觉醒被视作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18世纪,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这么劝诫当时的美国人:

“金钱的本质就是增值。钱能生钱,钱子能生钱孙。谁要是杀死了一头母猪,就等于杀死了它所能繁衍的成千头猪;谁要是浪费了五先令,就等于谋杀了它所能产出的一切——不计其数的钱。……切记,借贷就是金钱。如果有人借钱给我,就是把这段时间中我用这笔钱赚的钱送给了我。”

作为美国开国三杰之一,富兰克林说出这些话时,背后不是商人对金钱的贪婪,而是政治家对一种新的生活准则的倡导。

就当时的美国民众来看,劳动并非劳动者的“天职”或“义务”,只是谋生的手段;企业家追求盈利是受道德拷问的,因为“追求超过自身需要的物质利益”,有违宗教教义。

在这种生活准则下,大家工作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非追求金钱本身。如果一天的生活成本是100元,5个小时挣够100元就够了,很少有人愿意工作10小时挣200元。一如我们看当前非洲、东南亚等一些地区的劳动者,干一个月,玩两个月,钱花完了接着再找工作,就是这个状态。即便是企业家,也是“佛系”经营、“佛系”竞争,每天工作五六个小时,下班后和竞争对手们还能一起聊天喝茶、切磋人生。

这种生活理念本身没有问题,却会导致工厂招不到合格的工人,也缺乏激励工人干活的手段,不利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富兰克林对新生活理念的提倡,虽然在当时被守旧派指责为“从牛身上榨油,从人身上榨钱”,对推动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却有重要意义。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就把富兰克林提倡的这些准则追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以职业的精神,系统地、合理地追求合法利润。

当然,富兰克林一人的倡导无力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更核心的力量是宗教改革带来的观念转变。当时,新兴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信徒劳作的目的是增加上帝荣耀,其在职业中表现出的责任心是其“蒙召获救”的重要前提。

在这种新教伦理下,宗教提倡信徒要勤勉劳动,浪费时间是万恶之首——时间无限宝贵,损失任何时间都等于减少为上帝的荣耀而进行的劳作;要在固定职业中劳作——没有固定的职业,一个人只是不稳定地临机劳动,游手好闲的时间会超过劳动时间。

宗教并非提倡人们追求利润,但在世俗世界客观上带来了这样的效果:企业家找到了不竭动力去创新、去扩大再生产;劳动者则更容易服从管理、愿意学习适应新的工作流程,主动在计件工资的指挥棒下献祭自己的时间。

一如马克斯韦伯所说“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需要人献身于赚钱这种‘天职’”。当人们把自身献祭于工作时,现代资本主义就诞生了。

要生产,就需要本钱,借贷也随之繁荣。于是,宗教伦理的推动、金钱意识的觉醒、借贷理念的转变叠加工业革命的推进,现代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从萌芽走向了主流。

2

慢慢地,不需要宗教理念的推动,人们也开始自发追逐金钱、追求利润,财富增长褪去了宗教伦理的外衣。而借贷,为财富增值添加杠杆效应,愈发受到市场追捧,成为市场经济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借贷,既是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也成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成也借贷,败也借贷。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一书中总结过借贷的利弊:

“由于信贷同时创造了购买力和债务,因此增加信贷是好是坏,取决于能否把借款用于生产性目的,从而创造足够多的收入来还本付息。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资源就得到了良好的配置,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能从中获利。否则,双方都不满意,资源配置很可能就不甚理想。”

换言之,如果负债能产生足够大的经济效益,能使债务得到偿还,则借贷就是件好事。负债本息是确定的金额,难点在于,我们该如何衡量经济效益?

企业负债用于扩大再生产,效益体现为商品销售净收入。负债形成于当下,效益产生于未来,当下负债是明确的,未来效益却有不确定性。当企业主对未来很乐观时,100元的投入预期能带来200元的收益,还本付息绰绰有余,往往会加大负债力度,开足马力向前。如果预测成真,皆大欢喜;但市场是多变的,如果100元的投入只带来50元的收益,企业可能会被过度负债带来的高杠杆压垮,破产倒闭。

从单个企业推及到整个经济体,这种负债与效益的不匹配性成为经济周期的重要驱动力。大体上,高负债,总是先催生经济繁荣,继而带来危机苦果,周而复始,与经济周期融为一体。

站在金融监管者和宏观调控者的角度,总是对高负债心生警惕,但也是又爱又恨。因为高负债固然有风险,低负债更有问题。低负债通常意味着投资低迷、信心不足,错失潜在发展机遇,带来失业问题,更是有损经济体的长期竞争力。

就像我们“宁要通胀不要通缩”一样,在负债问题上,也是“宁要高负债不要低负债”。尤其是危机后的复苏阶段,不能不依赖负债加杠杆这剂春药。而负债加杠杆,高到一定程度,便必须着手去杠杆,否则,负债的好处越来越少、坏处越来越多,从有利变成有害了。

2014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52%,远高于G20(包括中国)平均水平,2015年起,我国开始有意控制企业部门杠杆水平。同时为了稳增长,开始鼓励居民部门加杠杆,消费金融迎来了黄金期。

3

但个人负债与企业负债,逻辑全然不同。

企业负债投资,投资产生收入,收入还本付息,现金流具有自偿性,在逻辑上,只要经营不出问题,借多少都是可持续的。比如,很多企业,负债常态化高于净资产(即资产负债率>50%),运营上根本没压力,变态如银行,10倍杠杆也能稳健经营。

个人就不同了,个人负债消费,没有自偿性,借的越多、压力越大,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借钱买一件你买不起的东西,是在向未来的自己借钱,当下借钱买买买,未来必须紧衣缩食偿还债务。但人是不理性的,个人借钱通常缺乏规划,当下借的太多,未来紧衣缩食已无法覆盖还本支出时,债务问题就出现了。

所以,对于居民加杠杆,监管者通常会更谨慎。经过三年左右的高增长(2015-2018),018年监管层便开始警惕居民杠杆问题。

实体企业部门仍在降杠杆,从信贷供给的角度,居民部门不能再降杠杆,否则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于是,居民部门开始控杠杆,控制过快增长,把多余的信贷资金导入小微企业。2018年下半年以来,小微金融和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政策加码,国有银行率先垂范,互联网巨头也吹响B端产业互联网的号角。

但与2015年前后企业贷款转向消费贷款的顺畅度不同,这次从消费贷款向小微贷款的热点切换,并没有预想中顺利。

诚然,银行业过去一年的小微金融成绩喜人,尤其是国有银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截止2019年9月末,五家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52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47.9%,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年内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仅为4.75%,比很多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都低。

但这么低的利率,只能覆盖是小微群体中的优质客群,即被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了几年或十几年的资深贷款企业,风险相对较低:或有充足的抵押物,或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或有优质的硬数据(如税费、交易等)。国有大行凭借极低的利率优势“掐尖”,中小金融机构被迫下沉,寻找资质稍次的小微用户,因数据积累、场景成熟度等方面原因,迟迟无法突破风控关。

由于小微信贷仍在起步阶段,信贷承接力有限,面对个人加杠杆的快速提升,只能空中加油,无法停车检修:即一边要维持个人贷款的正常增速(变超速增长为正常增长,以确保整体信贷增速与GDP增长的适配性);一边着力调结构、控利率,压降高风险群体的借贷规模。

于是,高风险借贷群体,成为居民高杠杆下所有压力的集中出口。

4

打压高风险借贷群体,很得人心:得C端借款人维护,因为人人觉得自己低风险;得持牌机构维护,反正也不是它们的目标客群;得舆论媒体维护,那些报道多时的暴力催收高利贷新闻,终于有了说法。

利益受损的,不过是无证放贷机构、不过是高利贷、套路贷分子,可是别忘了,还有那些被贴上高风险标签的用户。

金融机构不是福利组织,不负有救济高风险用户的责任,这一点慢慢成为共识。问题是,风险高低,定义权掌握在金融机构手里。你觉得你风险低不重要,金融机构觉得你风险低才重要,不要你觉得,要金融机构觉得。

用户风险状况是一种客观现实,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则是主观判断,主观判断一定能契合客观现实吗?显然不是这样。

犹记得几年前,在商业银行眼中,只有公务员、央企员工、代发薪用户、有房一族等寥寥几类人是低风险用户,其他用户一律归为高风险,恕不招待。结果是什么呢?70%以上的用户都被银行贴上了高风险的标签(如2015年央行征信有信贷记录人口占比为26%左右)。

现在情况好了很多,那是因为一大批互联网机构、小贷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当时的所谓“高风险群体”积极探索、主动服务,变无贷户为有贷户,变“高风险用户”为“低风险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本身也许没有变化,只是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提高了,有能力把真正的好用户挑出来。

可挑选的前提是得让金融机构去接触这些高风险用户,风险识别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在失败中成长。所以,当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把高风险群体拒之门外时,谁来帮那些被贴上高风险标签的低风险客群撕掉标签呢?

好在,金融本就是受调控行业。我更愿意相信,此时对高风险群体关上大门,只是基于调控需求,为了在行驶中维修车辆,待特定群体的高杠杆风险解除后,我们会把关上的大门重新开启,鼓励金融机构服务高风险群体,慢慢揭掉贴在高风险群体身上的高风险标签,这才是普惠金融的意义所在。

5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马克斯韦伯感叹道:

“民族或宗教的少数派,即和统治者相对的被统治者集团,由于其自愿或非自愿地被排除在政治团体之外,更容易倾向于投身于营利的道路上,其具有天赋的成员,没有机会出任国家公职,只能在经济领域内实现其野心。近两千年来的犹太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同样的,被剥夺借贷自由的“高风险群体”,被排除在正规持牌机构的视野之外,他们的借贷需求只能转向地下高利贷,直至变成真正的高风险群体。

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ID:hongyanweiyu),作者:薛洪言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12-04
高风险用户有借贷自由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ID:hongyanweiyu),作者:薛洪言,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