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百花齐放,如今一枝独秀。
这些年,创业者们兜兜转转,做众筹、做理财、做支付、做P2P、做虚拟货币、做消费金融……,转了一圈,只有消费金融赚了钱。随着市场对烧钱没了耐心,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全都“脚踏实地”做起了消费贷款。
脚踏实地值得鼓励,问题是,若脚踏的并非实地呢?
高位徘徊
消费金融一贯被视作风口,行业数据却释放出一些隐忧。
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末,金融机构消费类贷款增速持续攀升,一年半的时间里提升10个百分点,风口效应毋庸置疑。2018年以来,增速仍在高位,却不再爬升,进入2019年,则有明显回调。
再从上市互金平台数据看,过去六个季度里,360金融仍按“既定斜率”保持增长,其他4家平台季度放贷额则在狭窄区间里波动盘整——偶有增长,偶有下降,不上不下。
贷款需求仍是强劲的。借钱需求会自我膨胀,金融机构敢贷,借款人就有钱还,就敢继续借,需求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既然如此,强劲的动力哪去了?
过往经验看,行业性信贷收缩,要么坏账驱动,要么监管出手干预,极少有金融机构主动刹车。
就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看,坏账率处于低位,2018年末,信用卡M6逾期率为1.16%,上市互金平台M3逾期率,亦保持平稳。
不是坏账驱动,多半是监管影响了。
早在2018年1月,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就释放出关切信号,指出要“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
不过,随着宏观政策整体宽松化转向,当年8月,银保监会再次发文,明确要“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行业层面,从关切转向鼓励,而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的问题,仍要关注。以助贷、联合贷为切入点的结构性监管政策成为重要抓手。
2018年以来,监管不断释放对助贷、联合贷款的关注,作为主要资金方的商业银行,相继提高助贷准入门槛。除了几大互联网巨头外,独角兽型的互金平台受资金制约,放慢了扩张脚步。
销售及市场费用是驱动规模扩张的发动机,从几家上市平台数据看,除了360金融,趣店、乐信、小赢科技、拍拍贷等4家平台销售及市场费用投入持续缩水,营收占比已跌落至10%以内。
在获客成本高企的环境下,营收占比处于低位,表明平台在主动控制规模。
此外,处于备案整改阶段的P2P,受“三降”约束,全行业处于主动收缩状态。
在行业层面鼓励和结构层面控制的双重作用下,一扩一收,消费金融行业如期步入“高位盘整”阶段。此时,考验却来了。
行业突飞猛进、快速增长的时期,最易做决策,蛋糕快速扩围,闭着眼睛投入就对了。增速高位徘徊甚至略有回调的时期,最考验战略智慧——退,不甘心;进,不放心。
脱实向虚
进与退的抉择,取决于高位盘整的下一步,是突破上行,还是掉头向下。
当前,促消费的导向没变,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促消费的消费金融,前景依旧光明,问题是,并非所有的消费金融,都在促消费。
消费金融促消费,是指贷款被用在消费上,如商场购物刷信用卡、电商购物刷花呗、任性付等,资金直接进入商家账户,流向清晰、用途可控,是最直接的消费金融促销费。还有一类,则是资金先到借款人账户,由借款人自由支配,资金用途不再可控。
通常,我们把资金直接进入商家账户的消费贷款,称为场景分期,直接进借款人账户的,称之为现金分期。
2017年之前,场景分期为主,现金分期为辅,消费金融促消费的底色十足。2017年之后,现金分期成为黑马,从支流变干流,消费金融,未必在促消费了。
一则,现金对应全场景,自然包括非消费场景。如借钱给发小交结婚份子钱,借钱投P2P薅羊毛,借钱交首付,甚至借平台A还平台B,即以贷还贷。
二则,以贷还贷后,还钱能力不受收入限制,借钱能力就能涨到天上。如报纸中的待业青年,收入为零,依旧可以从二十多家平台借款数十万。
这个时候,站在行业角度,消费贷款规模在扩张,结构在虚化——非消费性借款占比越来越高。
接下来,我们从宏观数据结构里找一些佐证。
2014年~2018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从36%提升至53%,新借了不少钱。借的钱用在什么地方了?
2014年~2016年,房市火爆,住房贷款占比持续提升,可理解成借的钱去买房了。2017年之后,房住不炒,住房贷款占比微降,居民借的钱不再流向房地产,照理说,应该去支持消费了。
可从居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数据看,2014年以来,消费支出占比一直在下降,2017年之后,降速反而更快了。
如此看来,居民借款既没有大规模入房市,也未能有效转化为消费支出。钱去了哪里?
基于逻辑判断,一部分借由小微企业主流入经营领域,即经营贷款;一部分则属于消费贷违规入股市、楼市甚至P2P;当然,还有一部分用于以贷还贷,滚起了债务雪球等。
结合行业实际看,2017年,现金贷是业内爆品,现金贷的目标客群,既非小微企业主,也非投资客,而是初次接触贷款的年轻人。以现金贷为载体借出来的钱,既不会流入经营领域,也不会流入股市楼市,若未能变成消费支出,大概率变成了以贷还贷。
这就是消费金融的脱实向虚。
自我膨胀
100%地控制资金流向不现实、不经济、不可取,所以,脱实向虚广泛存在,脱实向虚也并不可怕。但如果脱实向虚自我加速、自我胀大,那就需要注意了——虚的就是虚的,泡沫一旦破灭,后果往往严重。
虚的东西,往往会自我膨胀。先来看看现金贷的膨胀史。
“花钱买入流量、降低准入门槛、定价覆盖风险”,是不少现金贷平台崛起的秘诀。现金贷不受场景制约,理论上所有人都是潜在借款人,金融机构只要敢贷,业务就能快速上量。这个“敢”字,却不容易,金融不是鲁莽者的游戏,鲁莽的下场往往惨痛。现金贷之所以2017年才全面爆发,全因为迈过了从“不敢”到“敢”的心理门槛。
以上市公司二三四五为例,2015年~2017年,实现了年放贷从2.8亿、62.6亿到297亿的三级跳。这期间,公司的流量池“2345网址导航”用户数不过从4500万增长至4800万,贷款三级跳,只能靠降低借款门槛来实现,即,100人申请贷款,早期放行5人,后期放行80人,业务量不暴增才怪。
之所以敢降低借款门槛,一则是高利率定价覆盖高不良风险,更重要的则是对于欺诈风险有了对治办法。否则,若贷款全都进了欺诈团伙口袋,一分钱都收不回来,利息定得再高也没用。反欺诈能力的长足进步,便是金融机构敢于放贷背后的科技基础。
2017年之前,欺诈风险长期被互金机构视作头号敌人,因骗贷损失倒闭的消费金融创业机构不胜枚举,有数据显示当时行业近70%的损失来自欺诈。场景分期依托于真实消费场景,且资金不直接进入借款人账户,骗贷难度大幅提升,成了创业者的安全港。当时,最稳妥的做法是先做场景分期蓄客,再从存量用户里优中选优,以白名单形式试水现金分期。
随着反欺诈能力的提升,再辅以高定价,继而降低申请门槛,直接做现金分期的模式被跑通,于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现金贷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借助“风控同质化”和“获客贷超化”两支箭,很快带来了过度借贷和以贷还贷问题,以贷还贷是“脱实向虚”,过度借贷就是“脱实向虚”的自我膨胀。
第一支箭,风控同质化。反欺诈成了现金贷崛起的突破口,也促成了几个头部反欺诈平台的崛起。随着越来越的机构接入这些平台,黑名单数据越来越庞大,继而吸引更多放贷机构接入,强者恒强,头部反欺诈平台就诞生了。
这没什么不好,只是带来了风控同质化问题。全行业使用相同的反欺诈数据,此时,同一个借款人,既可以被几十家平台秒拒,也可以被几十家平台秒批。
第二支箭,获客贷超化。现金贷成为风口后,各路资金都来分杯羹,流量分发成了好生意,贷超(贷款超市)作为一个群体一度登上舞台中央。贷超以分发流量为生,必然一客卖多家,多卖多赚。
贷超一客多卖,平台风控同质化。站在借款人角度,同时收到多家平台贷款额度,这里一千,那里两千,就会产生多头借贷问题。30天后要还钱,恰好手里没钱,还能再去借、还能借出来,靠以贷还贷渡过难关。循环往复,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借了十几万,背上了债务大山。
行业层面的风控同质化和获客贷超化,导致个体层面过度借贷和以贷还贷。个体的过度借贷和以贷还贷,反过来又会加速行业脱实向虚和自我膨胀。
时间越久,问题越大。
落水者上岸
2017年底现金贷新规出台,打断了现金贷大踏步增长的步伐,消费金融行业步入高位盘整阶段。
不过,现金贷新规对高息、暴力催收等显性问题立竿见影,对以贷还贷和多头借贷等隐性忧患效果有限。
只要多头借贷和以贷还贷还在,这部分借款人的刚性借款需求就会千方百计寻找出口。所以我们看到,高息现金贷被政策消灭后,714高炮死灰复燃,套路贷也重出江湖,高息和暴力催收的土壤更肥沃了。
2018年,投诉平台上围绕消费贷款的投诉依旧居高不下。2019年,央视315专题曝光714高炮,全国范围内的扫黑除恶也对暴力催收产生极大震慑,问题是,臭肉还在,再猛的苍蝇拍,怕也拍不绝苍蝇。
这块臭肉,就是多头借贷和以贷还贷,核心则是过度借贷。过度借贷下,借款人需要借新还旧,正规机构不招待,自然会追逐地下高利贷。所以,过度借贷的存在,不仅让暴力催收和高利贷禁而不绝,也在行业层面加速推动消费金融的脱实向虚和自我膨胀。
过度借贷,一只巴掌拍不响,金融机构该挨板子,借款人也有责任。
过去,我们侧重于以规制金融机构为抓手,从供给侧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建立共享数据库、压实资本金约束、打击无证放贷、消灭高利贷和714高炮机构等等。这些措施有效果,但事实证明,问题还在。
接下来,在坚持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不妨试试需求侧,即从借款人需求角度想想办法。
一则,对借钱消费的观念,不再盲目提倡。很长一段时间里,90后敢于借钱消费,被视作区别于70后、80后这些“老古董”的优点。真是优点吗?未必。
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自有其道理所在。经历了十几年互联网和服务业大发展后,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制造业的重要性,全面向实业回归,同样,鼓吹了多年借钱消费后,也该回头评估下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意义了。
起码,在舆论层面,对寅吃卯粮的现象,不宜再盲目提倡。以此,适当消解借款人的借贷欲望
二则,建立失信救济机制,助沉溺者早日上岸。已经陷入多头借贷和以贷还贷的群体,需明白一点,以贷还贷,利息越滚越多、问题越积越大,犹如两只手玩五只球的杂耍,迟早玩砸。早日上岸,方是正解,最坏就是信用破产。
对于无力偿贷而信用破产的年轻人,需明确信用修复机制,有步骤、有措施、有盼头,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幸落水者,对过度借贷已有敬畏之心,要给上岸的台阶。
当然,也要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避免老赖浑水摸鱼。帮助无力偿债者上岸是正,打击恶意逃废债是反,一正一反,一阳一阴,并行不悖。
亦进亦退
泡沫既然吹起来了,就只能缓缓图之,不能急于短期见效果。
对消费金融机构而言,不可乐观,也不必悲观,但应注重结构调整,以顺应趋势的演变。所有的结构调整,都是亦进亦退。
进什么?回归场景金融,确保消费金融促消费;发力经营贷,聚焦小微金融。
退什么?高息产品,该舍则舍;高风险用户,该舍就舍;速度情结,该舍就舍。
进退之间,希望消费金融行业从虚归实,再创新风口。
希望如此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