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三人,分别获得“物质科学奖”“生命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
这则新闻很快在网络刷屏,也引发人们对于“未来科学大奖”的好奇和关注。
资料显示,“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企业家和科学家群体共同发起的科学奖项。在科学家眼中,它可以称之为“中国版诺贝尔奖”,是未来中国科学界的标杆。
据介绍,“未来科学大奖”由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网易董事局主席丁磊、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企业家、投资人捐赠,承诺连续捐赠十年。一年一届,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对象不限国籍,但需要是在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完成研究的科学家,且研究要具备原创性、长期重要性和巨大国际影响。
目前未来科学大奖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单项奖金100万美元,各由4位企业家、投资人平摊捐赠奖金。
百度董事长、生命科学奖捐赠人李彦宏表示,未来科学大奖完全是自发的,我们确实觉得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国家的繁荣昌盛太重要了。做未来科学大奖,也是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网易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丁磊认为,今天我们13亿中国人终于有未来科学大奖,去鼓励科技的创新。马化腾说,要让科技、科学成为这个社会最时尚、最时髦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希望未来科学大奖这个事情比诺贝尔奖更加专注,而且有机会超越其它的奖项。
奖项捐赠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笑说:“未来,人家会说,诺贝尔奖,不要不要。”他摆着手,“我们要未来科学大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表示,“未来科学大奖”填补了中国民间权威科技奖项的空白,它的落地,也让中国科学在走向强大未来的路上有了新的助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