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江湖,似乎在百花齐放后总是会变为两两PK,阿里和京东,新美大和糯米、滴滴和uber、ofo和摩拜……在近期被炒的火热的短视频领域也有这样的趋势,近日,腾讯注资3.5亿美元在快手身上,意图扶持其与站在新浪和微博前边的秒拍搏上一搏。
但事实上,秒拍和快手有着十分迥异的成长轨迹,在品牌、用户、商业策略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化。
平台内容及用户对比
快手成立于2011年,曾是一个动态图片拍摄和分享APP,之后转型专注做短视频社区,据说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对标Instagram。官方资料显示,2015年6月,快手用户破1亿,而8个月后,快手用户就达到3亿,而快手CEO宿华曾在2016年1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快手的日活4000万,日上传视频超过500万条。
相较于快手,秒拍却不能被简单当作一个个体化的短视频产品,它位于一下科技视频矩阵(秒拍、一直播、小咖秀)和新浪微博的联合体中,外界将这一体系称之为“中国的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秒拍目前日均覆盖用户数超7000万,平均每分钟播放量达150万次,一直播日覆盖用户数超过千万。
从用户和平台内容角度看,快手的用户主体是“素人”,几乎都集中在三、四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市场。快手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用户覆盖是与人口正态分布是趋同的,但一二线城市用户对快手却始终看不上。外界常用“农村包围城市”来形容快手的发展路径。快手上的内容往往被称为是“底层残酷物语”或“魔幻乡村镜像”——其充斥夸张、自虐、炒作、伪慈善甚至是暴力,与主流世界格格不入。
秒拍的内容策略是“明星+PGC”,其用户继承了微博用户的主要特征——头部集中、媒体属性、垂直分类。目前,秒拍&一直播入驻明星及大V超过3000人;媒体、自媒体、PGC创作者逾10000家。覆盖超过40个垂直领域、5000+内容创作者;同2000多家MCN公司、视频创业团队和网红经纪公司建立了 合作。
如果说秒拍是正规军,快手就是山头大王。快手上低俗、奇葩的内容恰好满足了大量农村活跃用户的胃口,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流量优势。中国联通在2017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户均月消耗流量排行榜”上,快手排名第一,领先微信、微博等应用。当然,这与快手的视频属性也不无关系。
反观更主流化的秒拍,其在全网短视频用户的渗透上建立了绝对优势。易观数据显示,2016年12月秒拍用户渗透率达到61.7%,领先第二名头条视频超过8%、领先第三名快手近20%。此外,中国人每天从各个渠道上看到的短视频有95%带有秒拍的角标。
(以上数据来源于易观2017短视频报告)
商业价值对比
互联网产品的商业价值是由其用户基础和平台调性共同决定的。
对于品牌主来说,快手的优劣都非常明显。如果是一家要深入农村市场的品牌,快手庞大的农村用户基础和高频特性是很有价值的。但品牌主如果有更高的企业品牌塑造的需求,快手的产品调性恐怕会让很多品牌望而却步。
用户自然会因为你广告的调性去衡量你品牌的价值,快手身上的“奇葩”、“低俗”等等标签都是品牌最为忌讳的,这决定了很多大品牌、国际化品牌短期内在快手投放广告时可能需要慎重考虑。
而秒拍&一直播作为微博官方移动视频产品,头部云集、主流粉丝集中,这与很多品牌调性更搭,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此外,用户购买力也是品牌主会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秒拍投放要比在快手上更容易带来转化。
快手CEO宿华曾指出,快手的商业化刚刚起步,快手有多种商业化的选择:例如直播里的虚拟道具、虚拟礼物、信息流中的视频广告、还可能拿到签约游戏做游戏联运、还有可能做增值服务。
在获得新一轮融资后,快手商业化进程势必会提速。而在外界看来,快手口中的这些盈利模式,中规中矩却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这也是目前短视频行业共同面临的商业化的难点。
秒拍、一直播在上线之初就启动商业化步伐,不断创新广告模式。秒拍近期上线6秒广告前贴片只是第一步,未来秒拍还将推出片尾定帧、角标等多种广告合作方式。而一直播,除植入和常规广告、直播打赏收入、直播电商之外,也已经启动了付费直播,开始更多商业化尝试。
在我看来,广告只是短视频的显性价值,秒拍作为平台方的 价值在于:其不仅可以为品牌商提供一揽子创作者内容定制服务,还可以通过整合秒拍站内UGC活动、达人资源,外加小咖秀、一直播和微博等矩阵化、跨平台资源,为品牌主提供整合营销方案。
某种意义上讲,快手和秒拍在商业价值上的区别,不仅是用户和品牌调性的区别,更是单一的超级APP与平台矩阵在整合营销能力上的差距。双拳难敌四手,说的也就是这个理儿。
资方合作 对比
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早已不是拼融资、拼烧钱的粗犷模式。优质创业公司之所以纷纷引入战略投资方,除了拿到备战粮草(钱),更关键的是获取资源和通道。
可以看到,秒拍与微博的合作,不仅仅是获取微博战略投资那么简单。从2013年开始,秒拍接入SDK至微博成为微博官方独家的短视频产品,微博也为秒拍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流量和优质用户。直到今天,秒拍之后的一直播,同样与微博达成了战略排他合作,一方面这体现了资方与被投方的互相信任,另一方面,双方所达成的联合体,在用户、流量、商业化三个层面的互相补充造血更是单纯的投资输血关系没法比的。
在我看来,这种合作模式与其说是战略投资,不如说是战略结合。其决定因素是双方在未来发展上有极为共同的预期和战略协同性,且都能提供竞争对手没有的独家优势。那么,快手在引入腾讯这一巨头的投资后,能否效仿秒怕&微博的成功呢?
微视之死已经印证了,短视频必须是开放的,最好是具有深厚社交关系的,快手不会不知道。快手想必也希望通过腾讯的合作,去获得在腾讯在社交、媒体等资源上的“许可证”。但这将取决于腾讯的意愿。目前,腾讯旗下有QQ、微信、天天快报等产品,与短视频均有一定的互补性。但腾讯真的会开放出来吗?
众所周知,微信在诞生之初,就设计成了一个封闭的生态国,这对于短视频发展天然不利。腾讯显然也不会为不是亲儿子的快手破例。QQ也在推进基于社交的短视频,但其与快手的用户定位差别过于明显,恐怕也是爱莫能助。从可行性上分析,天天快报倒是与快手有一定的结合几率。别忘了,在移动新闻分发和短视频领域,今日头条的针锋相对一直让腾讯头疼,倘若快手与天天快报进一步“嫁接”,显然今日头条的压力会不小。腾讯真的会这么办吗?
写在最后
总结来看,尽管快手已经获得腾讯领投的巨额融资,其面临的挑战丝毫不会减轻。快手要想再进一步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其一,除了钱,快手能否从腾讯要来更多的资源和通道支持,将是其当务之急;其二,快手也必须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坚持农村化的路线无疑会更快的遭遇“天花板”,那么如何优化平台内容,找到更多的头部用户呢?其三,快手需要加快商业化步伐,毕竟资方给你这么多钱,是希望更快的看到商业上的回报。
倘若以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综合评估,秒拍显然要比对手成熟,想象空间也更大。短视频行业势必会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目前来看,已经是独角兽的秒拍机会颇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