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销售,每家公司都有说不完的经验。有老总说,只要能提升业绩,不管销售人员做什么;“吃喝嫖赌”也可以,只要不被抓获。这恐怕是现实中大多数老总的心态,也是真实发生的。
还有老总说,销售业绩上不去,那我们就精细化管理;每个月报数,检查每天工作安排,填写工作日志,不信这样就提升不了业绩。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公司的管理手段。
这两种手段有错吗,都没错。有关销售的话题太多,书店里充斥着各类“销售圣经”,告诉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可理论终归是理论。假如理论可以落地,成功可以复制,为什么大多数公司的销售并不让老板满意呢?
再加上如今有这么多CRM管理产品,究竟有没有用?我们一条一条分析,现在需要什么样的CRM,才能有效帮助企业做好销售工作。
1这些问题CRM如何解决?
这里不打算讨论该怎么去做营销。如果要讨论理论,几本书也写不完。
需要明确的有几点。1.营销的目的是卖出去产品;在社交时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可以与客户互动,为什么营销的过程不可以加入社交元素?尤其是热衷于社交的中国人;只有在社交中,才能让销售员不至于“孤军奋战”。
2.客户是企业的资产,凭什么重要的客户都抓在大Sales手里?万一他们离职,这就是一种损失,尤其是对快消品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3.在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中,怎么做到发现线索、跟进线索,对客户分级分类,持续跟踪?如何用互联网化的工具,而不被这些工具绑定?都说在数据时代,要用数据驱动销售,可每年的销售指标都是拍脑袋决定的,这对销售人员是否尊重,“强压式”的销售方式能否奏效?数据是否能表现在CRM产品中?
这些都是现实中所遇到主要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号称装机量有几十万或者是有诸多功能的应用产品都是骗人的,只有注册用户,没有活跃度。
2社交化产品?
市面上的CRM产品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在宣传自己是“管理类”的工具,或者偏重协同、或者偏重外勤或者是业绩管理。不管怎么样,都是侧重某一个功能,而不是侧重于全流程,甚至对社交化缺乏。
社交化不是工具也不是功能,它是销售员刚需。试想,销售员整天在外面跑,还要接受外勤查岗、填写日志,这些就是公司不信任的表现。如果现场遇到问题找谁沟通,组织内部遇到问题找谁沟通?这一切沟通是否可以公开化,并留存资料?
用友超客引入社交化概念,就像微信随时组成一个讨论组那样方便,可以让销售员拉相关的人员,尤其是产品端、市场端以及相关同事,甚至是最大的领导就某个单子随时讨论。
这种好处是,以客户为中心,搭建协作小组,齐心合力,以销售数字为动力,可以促进业务跟进。
3谁的客户谁负责?
传统CRM软件还有一个弊病,Sales走了,客户也流失了。尽管客户资料都在,但是,新接受的人基本又是两眼一抹黑,从头开始。
按照中国人的“潜规则”,客户关系不是靠上班时间能搞定的,要和客户“打成一片”,成为朋友。在茶余饭后融入生活当中,能为对方着想,销售的产品解决实际问题,才有可能成为“铁客户”。但是,这些“喝茶洗澡”的琐碎事情,新接受的销售员怎么知道呢?
所以,超客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在客户这个纬度引入了记录功能。结合地理位置打卡,记录一天行为,去哪里,见了谁,谈了什么,有什么困难,销售业务推进到何种地步。
用友超客运营中心总经理王刚诙谐的说,当然中国人很“聪明”。有个销售员有3部手机,和客户关系好,直接把手机给客户,让客户登陆外勤类的CRM产品,位置签到打卡。可是,要填写记录怎么解决,每个月报数怎么解决?
如果转移客户,超客只要三步:查找销售人员、选择客户,转移到新销售员手里。那样,客户的所有信息均转移过来。
4全流程怎么做到?
销售不是签单这么容易,它是一个全流程。发现销售线索、跟进、对客户分类、拜访、方案、洽谈、签单、维护等,每一个环节都牵涉诸多流程。就拿销售线索来说,只有扫街扫楼这个方案?
超客在每个环节均有一些有趣好玩的工具支持。超客头条在新闻中发现销售线索,把这些信息转到销售员手中就像滴滴打车那样,“销售员你有新的订单,请接单”;销售员可以根据客户进行分类,重点客户还是一般客户?而对客户的跟踪排查之后,也会有相印的标识,这些领导均能看见,知道流程进行到哪一步。
销售重要的是数据说话,相比较那些外勤打卡签到写日志都是辅助手段,是将销售过程信息化和数据化,能做到智能化指导销售。就拿报数这个行为来说,怎么出来的?A公司一个月销售10万和B公司一个月销售100万,就能判断是谁大客户了?
一切要建立在数据之上。超客提供了按角色聚合交易数据,提供实时回款、营收、库存、物流、费用、利润等数据,对全过程的数据跟踪。值得一说,这些数据可以与财务、ERP等集成,做到数据的一体化。
在每一个环节,超客引入其他能力,如通信、语音识别、文库、地图、签到、超客头条等工具,帮助销售员在每个环节中增加洞察力。
结论:关于营销产品有许多,这里以超客营销的产品为例,强调了现在的特性:社交化、移动化和智能化。要从真实场景出发,掌控每一个环节,并且做到有记录可查可追朔可数据化,基本这样的产品就成功了一半。回到最初的两种销售方式,只要找到合适的产品、根据公司性质和销售人员的业务成熟度,均没有错。
当然,对于用户而言,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在后台配置应用。越简单越容易上手的个性化产品才是最好的,你说对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