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了一场“中国好创意”CCF全国青年大数据创新大赛,小编第一次来这里是2012年,参加一本译介大数据领域的书籍发布会,那时候大数据只是个概念,如今已经进入应用热潮期。闲话不多说了,看看这个大赛的价值。
我们说现在全国做大数据的公司有300家之多,要么是有数据,要么是有技术,或者有解决方案。但这毕竟是个新领域,大数据人才还是非常匮乏。
培养人才的背景下,这个大赛在2014年就开始举办了,今年已经是第三届,而且规格越来越高,参加的有核心代码贡献能力的企业和高校团队也越来越多。
其实,从这个比赛也能看出国内大数据创业的状态,国内在很多方面一点不比国外差了。那么具体来看看,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来参与,这个比赛可以让人才得到哪些锻炼,对产业链有什么价值?
先来说说,这个平台在行业内有多大影响?
简单来看,这个大赛作为一个平台,让众多创意团队亮相,“中国好创意”俨然又是一个中国好声音。但深入来看,对企业来说,不仅是数据挖矿,还是人才挖矿;对学生创业,也是实践指导,毕竟新技术领域,眼界很重要,观察此次参赛队伍能力上参差不齐,通过比赛的形式,互相交流的确可以学习锻炼下。
全球来看,真正的大数据竞赛做的都不多。也许是大家都看到这个平台的价值,大赛从2014年开始举办三届中,影响力越来越大,科研所和核心企业都已经参与。
数据为证,据介绍,今年共有1438支队伍参赛,参赛人数近6000人。都是来自哪里呢?
其中,77%来自全国13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涵盖了大部分985与211院校;
23%的参赛队伍来自30多家企业或自由职业者,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美团、亚信数据互联网和IT界企业,也有中国建行、中国农行、中国平安、长虹等传统行业企业。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境外10支参赛队伍。
“规格很高”还表现在,今年有网信办直接的指导和支持,有易班、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清华大学,以及计算机学会大专委合作推动。
从大赛中,也可以看到国内大数据创业环境的热度,对比美国来说,国内搞得 和规模都是很大的。
从应用角度来说,中国应用比美国多,已经进入了应用热潮期。比如深圳,几乎是从政府到各行各业都在试图用大数据,包括政府推动也是比较强的。
技术方面,中国稍微落后一点,因为大数据主要是开源的,不过现在国内也正在抓紧组建,比如有技术核心的CPT和CMT、SBKCPT。中国在开放这块,企业和高校之间也越来越直接的合作。这种大数据的竞赛也是一种开放式创新,通过参加开放式的创新能够更好的协作。
从人才角度来说,在答辩环节,评委们总在提醒参赛者的展示能力。因为国外人才更擅长演讲,参加的培训比较多,对比来看国内高校人才这方面能力明显不足,而这也需要多参加比赛积累经验。值得注意的是,比赛中还有本科生参与,自己研究 学习,所以说,国内在基础人才的方面,比国外是有优势的。
从大数据热点和问题来说,现在大数据创业热点,总体来说2C比较多,尤其是在线教育方面;2B方面,政府也有很多需求。2015年《大数据行动纲要》已经发布,明显可以看到是地方推动中央的趋势,比如上海、贵州、武汉都在出各种政策。
而此次比赛中,各大公司出了13个题,涉及各个行业的很真实的问题,难度系数很大。因此,大数据不仅是对计算机领域,是需要跨行业人才的领域,比赛中,有学法律的学生在也做这方面项目。
李国杰院士和梅宏院士为获得综合特等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czh队颁奖
小编全程以观众角度来看, 发现对于学生而言,对大数据领域很有热情,但大多是自学成才。企业可以给哪些实践指导,怎么去落地呢?比如亚信科技出的两个题,学生有一些好的想法,但是受限于一些条件没有实现。所以,亚信科技介绍,他们在后续还会互动,有导师来指导,进一步合作。
这也涉及大数据领域最近很火的“共享经济”概念,不仅是数据共享,也涉及人才复用,而大学生更容易参加到这种共享经济中。
通过这个平台的锻炼,就是要思考,怎么做一个随时的、不间断的平台,让这个群体更壮大?
其实,在比赛中也会发现很多活生生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大数据方面的困惑。除了数据缺乏,在创意、技术上面也需要很多合作。因此,大赛不仅是人才来创业、学习,也是企业技术问题求解和数据众包平台。
可以发现,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现在国内心态越来越开放,希望数据共享。而且从企业开源的角度,也更喜欢这种生态圈的互动方式。因此,平台在代码贡献方面,也由单纯比赛到锻炼人才过渡,吸引了有更多的贡献核心代码能力的一些人参与。
比赛中由百度、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阿里、海量、亚信数据、中科曙光、华大基因、国双科技、拓尔思、京东集团、华院数据、明略数据、中华网等十余家企业出题出了13个题,而且出的问题是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数据打通方面,政府和企业都已经意识到要加强合作。
在交流思想中还可以得到很多启发,学生可以提供很多有创意的思路;企业间也会提出一些具体的数据共享的需求。比如运营商数据很富足,但是受传统思想束缚,怎么有好想法,把数据应用的更好?这就涉及跨界的壁垒,运营商本身不知道其他行业需要什么数据服务。因此,可以说,这也是平台对大数据生态链的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