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盘前,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拼多多发布了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19年Q3拼多多总营收为人民币75.139亿元(约合10.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83%。第三季度拼多多GMV达8402亿元,同比增长144%。独立app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4.296亿,同比增长85%。年活跃买家数达5.363亿,同比净增1.508亿。
自今年8月初开始,拼多多股价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已经从21美元附近暴涨至41美元附近,并一度冲高至45.25美元。不仅创下了今年中概股的最大涨幅记录,也令资本市场开始重新评估这支“黑马”。
以11月20日盘前市值计算,拼多多市值已达473.31亿美元,高于京东471.61亿美元的市值。拼多多的支持者认为,市值的变化说明拼多多已超越京东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企业。
这一市值虽然距离阿里巴巴超过4800亿的市值仍有巨大差距,但是增速却远高于竞争对手。Frazis Capital Partners创始人Michael Frazis在本周发表对拼多多的看好,他认为,拼多多的市场关注度有些偏低,许多美股投资者忽略这家公司在用户运营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Michael Frazis预计,最晚到2025年,拼多多将会成为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电商公司。
目前已知对拼多多的公开利好还包括:高瓴资本Q3增持拼多多股份高达177.92万股,老虎环球基金对拼多多的持有仓位已经翻倍。华尔街有24位分析师给与拼多多买入评级,5位分析师给出持有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华尔街多位分析师对于拼多多给与了买入评级,但是只有两家机构将拼多多目标股价设在了50元以上,高盛给出的拼多多目标股价为47.9美元,野村对拼多多的目标股价设在了34美元,目前拼多多的平均目标股价是40.3美元。
此外,尽管资本市场近期对拼多多的看好观点频出,但是拼多多股价从本月初创下历史新高后却在不断走低。与本月初45.25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11月19日拼多多的收盘价为40.72美元,跌幅近接近10%。
今年8月拼多多在公布Q2财报后,股价当日暴涨17.8%。今日拼多多在公布财报后,股价在盘前却大跌17%。
从本次披露的财报看,拼多多Q3净亏损为人民币23.350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0.983亿元。
拼多多GMV和用户数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亏损的继续扩大。阿里狙击拼多多虽然没有阻挡后者快速增长的步伐,却大幅拖延了拼多多盈利的步伐。
前不久,在阿里巴巴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CEO张勇对分析师表示,新的电商平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做宣传,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补贴,而补贴无法提供可持续的价值。外界将这个讲话解读为阿里未来狙击拼多多的力度不会减弱。
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外部市场的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改变。
一直以来,拼多多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是阿里巴巴。为了狙击拼多多,阿里更是在今年并购了网易考拉。
商业模式上,京东是直营模式,而拼多多与阿里都是平台模式。京东是在辛苦卖货,而阿里和拼多多则是通过平台赚“过路费”。
商业模式的不同意味着,虽然过去以来拼多多与京东在争夺电商第二把交椅这个问题是相持不下,但本质上并没有直接竞争。对于阿里而言,与京东相比,采用同样商业模式的拼多多更为可怕。所以过去都是阿里巴巴在全力狙击拼多多,京东则动静不大。
今年第三季度,这一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今年9月,京东推出了主打五环外市场的“京喜”平台,正式与拼多多短兵相接。京东给出的数据是,目前该平台已经嫁接了中国100多个产业带,从双十一的数据显示,京喜当日销售额为1.01亿件产品。
就在京东与拼多多短兵相接的消息后,华尔街投行也重新调整了京东目标股价。花旗集团将京东目标价调高至46美元,高盛将其调高至47美元,瑞士信贷将其调高至43.50美元。
也就是说,高速增长的拼多多将在未来需要面对阿里、京东两家电商巨头的联合狙击。
剩下的问题是,在阿里、京东的“联手”下,拼多多用扩大亏损换高速增长的做法是否依然奏效?而资本市场对于不断扩大亏损的拼多多,又能有多久的耐心?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