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备受期待的苹果MR头显正式登场了,苹果官方称其为Vision Pro,不出所料它酷似滑雪时带的护目镜,售价为3499美元,让一般消费者直呼买不起,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苹果的下场,意味着XR距离爆发越来越近,是一件大好事,本期的锐评,我们就来谈一谈苹果MR登场的意义。
01、七年磨一剑的妥协产物
苹果做MR最早源于2015年,距今长达七年多,按照苹果公司CEO库克最初的想法,他要打造一款外观类似普通眼镜、可以日常佩戴且能够替代iPhone的增强现实(AR)眼镜。库克表示AR技术对人类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未来人们将难以想象没有AR的生活。他相信AR是和智能手机一样重要的发明,并且最终“会像一日三餐一样普遍”。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技术上的种种挑战,苹果只能妥协,研发人员决定先从融合VR/AR功能的头戴式设备开始试水,再慢慢迭代到库克设想的外观轻便时尚的AR眼镜。于是库克理想中的AR眼镜,到了现实中就成了MR头显。
外观方面,Vision Pro有一个玻璃前面板和一个铝制框架,包含传感器、摄像头、显示器等。头显的面罩和表带采用布衬和模块化设计,苹果表示它们可以弯曲以适应各种脸型和头型。带螺纹的头带可以更换不同尺寸和款式,苹果跟蔡司合作,生产的镜片可以磁性地吸附在镜头上,便于近视人士使用头显。
显示方面,Vision Pro使用的是Micro OLED,两块面板一共2300万像素。目前主流的XR设备的屏幕采用的是Fast LCD技术,例如PICO 4系列、Quest 2等。Vision Pro采用的Micro OLED尽管在显示方面优于Fast LCD,但是成本也极高,目前约在300美元左右,是LCD的8-15倍。
配置方面,Vision Pro配备了M2+全新R1两款芯片,其中前者提供性能,而后置则主要处理各个传感器、摄像头等信息。Vision Pro配备了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和6个麦克风,这也是带来虚实体验的关键所在。值得一提的是,Vision Pro还配备了Optic ID功能,通过收集人眼的虹膜来实现设备的安全解锁。
交互方面,Vision Pro并不像其它VR/AR设备,借助于手柄或者手机来进行操作,而是直接可以使用眼睛、双手和语音来操作,眼睛看向哪里就指向哪里,双手通过手势就可以控制显示画面的放大与缩小,语音可以直接打开APP或者输入文字,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
Vision Pro还有一个很酷的地方:搭载“Eyesight”功能,在Vision Pro外部配备一块OLED屏幕,以保证使用者在佩戴后,头显可以实时映射出使用者的眼部,以呈现“透视感”。比如有人靠近你时它就会变成透明,方便别人看到你的眼睛与你进行交流,而一旦你正处于沉浸式体验之中,它就会变回完全不透明状态。
续航方面,与市面上其他头显产品不同的是,Vision Pro采用了分离设计,用外接“充电宝”形式供电减轻头部重量,主机本身不含电池,可以实现一次两小时的使用。
内容方面,Vision Pro和迪士尼合作,用户可以在Vision Pro观看Disney + 内容。同时,苹果也和Unity合作,常用的Unity App和游戏都可以获得完整的权限使用VisionOS,包括透视、高分辨率渲染和原生手势,并且Unity的App可以和原生App同步渲染。Vision Pro也会有自己的应用商店,除了VisionOS的应用外,也包括适配iPhone和iPad的应用。
Vision Pro的发售时间定在明年初,而且只在美国的苹果网站和零售店发售,全球发售已经到明年更晚。
总的来说,Vision Pro堆料很足,是目前配置最顶尖的XR设备,3499美元的售价,也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02、引领行业发展的试水之作
由于售价高达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让一些消费者对Vision Pro望而止步,不过这些都是在苹果的意料之中的,它主要面向开发者和高端用户。苹果就没指望Vision Pro能够大卖,苹果原先对Vision Pro的首年销量预期是100万台,后来下调到50万,第三方机构更是看衰,集邦咨询 TrendForce 在最新报告中指出Vision Pro在首年的出货量可能不会超过10万台。
Vision Pro的出货量虽然不高,但是却能引领行业的发展,具体能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行业快速发展。苹果作为科技行业的带头大哥,天生就有领袖的作用,以TWS耳机为例。德国品牌Bragi 在2014年推出了首款TWS耳机Dash,凭借前所未有的分体式耳机设计赚足了眼球。只不过当时TWS耳机太过小众,知道的消费者也不多。
直到2016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TWS耳机Air Pods,迅速引爆TWS耳机热潮,国内外厂商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TWS耳机产品,再加上3.5mm耳机孔逐渐从智能手机上消失的缘故,无线耳机的需求开始猛增。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仅为918万副,2018年则达到4600万副,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4%。
苹果推出Vision Pro进入XR行业,将极大的促进该行业的迅速发展,估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各大熟悉的厂商涌入到该行业。
二、教育消费者接受新事物。彭博社马克・古尔曼在Power On时事通讯中表示,苹果的首款MR头显虽然销量不会很亮眼,但凭借着生态的优势,会吸引消费者产生对AR / VR的兴趣,最终苹果会像 iPhone 一样,掌控高端AR / VR头显市场。古尔曼还指出那些无法承担苹果MR头显的消费者,转而购买Meta等公司的更亲民产品,会提高Meta的市场份额。
要说最能体现苹果对消费者的教育作用的案例,当然是刘海屏。在苹果推出刘海屏的iPhone X之前,智能手机的正面要么采用传统“大额头,大下巴”的设计,要么采用小米MIX的左右两侧边框和额头实现三边等宽,前置镜头被放到了右下角边框的全面屏设计。
对于不走寻常路的苹果而言,它顶着被同行嘲讽、网友吐槽的负面舆论环境,毅然决然的推出了采用刘海屏设计的iPhone X。自打那以后,几乎所有的厂商都跟着苹果有样学样的推出了刘海屏设计的手机产品。消费者也从“如果苹果这代iPhone真用刘海屏,打死也不会买”到“无旗舰不刘海,用了刘海的iPhone,你就是街上最靓的仔”,抢着购买刘海屏的iPhone。
三、推动新技术的成熟。咱们前面提到过,Vision Pro采用的Micro OLED技术的成本很高。尽管如此,苹果的魅力太大,吸引力一大批厂商进入到该领域,从而将推动Micro OLED技术迈向成熟。
媒体报道称,TheElec援引消息人士称,LG Display正在为可能的苹果第二代MR设备进行准备,目前LG显示一已经从Sunic System订购沉积设备,从而帮助该公司能够生产Micro OLED面板。
另据韩媒引述显示屏行业消息人士称,苹果MR设备的采用是三星显示加快Micro OLED原型开发及技术研究的一个原因。据悉,苹果将在明年将推出第二代MR头显,2025 年将推出第三代MR头显设备。
有了苹果牵头,Micro OLED技术在XR领域的应用将很快铺展开来,成本自然也会一降再降。
综合看来,Vision Pro的登场,苹果的下场对于整个XR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利好。这也不难理解为何UC优视创始人何小鹏在去年会对苹果MR给出那么高的希冀:
“期待Apple的MR头显,只有AR/VR/MR的硬件做好了,才有可能迎来元宇宙的春天,在这个点上,一直觉得要等苹果的发力。”
03、写在最后
在Vision Pro发布之前,Meta CEO扎克伯格就批评苹果“苹果的VR平台对消费者来说将更糟糕,因为它将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而Meta的系统是开放的。Meta正在与苹果公司进行非常深刻的哲学竞争,以建立元宇宙的未来。”
2023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Epic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谈到了他对苹果推出MR进军元宇宙的看法。斯威尼认为,苹果是阻碍Epic的元宇宙愿景的一个主要障碍。元宇宙应该是开放的,它不应成为另一个被围墙封闭的花园。
诚然Vision Pro依旧是延续了苹果的传统——封闭生态。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那都不是问题,Vision Pro的来袭让他们选择XR设备时,又多了一个选择;对于XR行业来说,Vision Pro的亮相,为行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在海贼王罗杰处刑的当天,罗杰便对着全世界的人们说到“想要我的财宝?想要的话就去寻找吧!我把全世界的财宝都放在那里 ”,至此人们在海贼王罗杰财宝的引诱下便纷纷的前往伟大航路夺取宝藏,至此大海贼时代开启。
同样在Vision Pro发布的今天,苹果以它强大的领导力,正式开启了XR时代的来临,而你我也将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或者掘金者,那么你准备好了吗?(文/多弗朗明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