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0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核心指标全面超越分析师预期,数字经济体消费型商业业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
分析阿里巴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的阿里巴巴,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一个参照系,不管是用什么公司来对标,都只能看到阿里巴巴的一个侧面。因此,很多针对这家公司的分析,都是在盲人摸象。
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公司呢?他肯定还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虽然该公司在几年前就宣布自己不再是电商,但他肯定不仅仅是电商公司,而是一家云计算公司、企业社交公司、芯片公司、人工智能公司、物联网公司、在线娱乐公司、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等等,还不要忘记,他还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亲兄弟。
总之,阿里巴巴是走向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的新形态公司,是一家面向未来的科技生态经济体。如果大多数公司只是点,或者有一些大的公司是一个面,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精致的正四面体。对,你想的没错,就是无坚不摧的金刚石。
【第一个面】一家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国民企业
在最近公布的财报中,阿里巴巴实现了全球首个1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但利润却大幅下降。如果将这些与现在的国内国外疫情发展情况放到一起看,这其实很正常。
与一些游戏公司告营收高利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里巴巴的营收虽然依然实现了不错的增长,但利润却下滑严重,注会原因就是“抗疫”。这家因为非典疫情期间打造出了淘宝才真正笑傲江湖的中国企业,17年后再次面对疫情的时候展示出来的依然是豪情与责任。
阿里巴巴出台一系列抗疫扶助计划来帮助平台的商户,其中就包含了减免平台商家经营费用,对所有天猫商家,免去2020上半年的平台服务年费,这导致了客户管理收入与佣金收入的减少。
5月23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抗疫投入明细,截至3月31日,阿里巴巴经济体实际投入抗疫已达33.56亿。其中,阿里集团累计投入27.63亿,蚂蚁集团累计投入5.93亿,相关投入仍在进行中。阿里巴巴也是首个公布抗疫投入明细的互联网企业。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抗疫财报”明细显示,截至3月底,阿里巴巴已累计送达抗疫物资金额达4.8亿,将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7315万件急需的抗疫物资送达武汉等国内各地,并向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机构捐赠防疫物资。
可以好不夸张的评价,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抗击疫情上的投入有阿里巴巴积极有担当,不仅出钱,还出人出力出科技,全员战疫,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在很多方面做了政府不能做不方便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阿里巴巴在疫情中的表现,完全是国民企业的模范和表率,对得起自己的企业良心。
张勇说:就快消品来说,从新的财年开始,我们天猫说看到同比增长速度大概达到 40%。这说明有很强劲消费的趋势,消费的力量还是在那里的。但是与此同时,像服装、时尚这一类,包括化妆品这类消费是有所下降的,毕竟大家都是戴口罩,也没有必要化妆了。所以消费的力量还是在,但是品类的侧重点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是有名的高储蓄率的国家,所以,消费的力量还是在那里,但是品类可能会有所变化。对中国的未来,即便有了疫情冲击,也并非是消费降级,我们依然充满了信心。
在阿里巴巴财报发布前,很多外媒认为,阿里巴巴本季度财报将“反映疫情对中国经济供给侧和需求端产生的影响”。铁肩担道义,以前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现在阿里巴巴一家公司承受着更多。
【第二个面】一个成功转型为科技巨头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虽然都被称为科技公司,也都愿意别人把自己归类为科技公司,但真正能称得上是科技公司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却是凤毛麟角。曾经被冠以运营能力强标签的阿里巴巴却已经拿到了科技船票。
2020年第1季度,阿里云营收达122亿元,环比大幅增长,单季度收入连续第二个季度突破百亿大关。阿里云财年收入破人民币400亿元,比上一年度247亿元收入跃升62%,强劲业绩推动阿里云估值上涨至770亿美元。
财报中也清晰的指出,阿里云支撑全国28个省市快速建立数字防疫系统,全球有超560家医院采用达摩院医疗AI对疑似病例进行CT影像诊断,共累计投入1.19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其他云计算公司大多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并未在财报中公布营收数字和相关应用情况。
阿里云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两大奖项,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蚂蚁金服在区块链、数据库、风控安全和信贷智能决策上技术领先;2019年全球公开专利申请量连续第三年占据榜首,数量超2、3名总和;其国内唯一自主研发的数据库OceanBase再次打破此前自身保持的世界纪录,短短数月性能提升达11倍。
阿里巴巴核心系统100%上云,成功扛住双11流量洪峰。同为云计算巨头的亚马逊、微软、Google,都尚未迈出这一步。阿里巴巴AI调用规模已超每天1万亿次,服务全球10亿人。在芯片领域,平头哥成立至今一年多,已先后推出三款产品,包括全球领先AI推理芯片含光800,集齐全栈芯片家族。
阿里巴巴科技战略已经开花结果,芯片、量子计算、区块链、IoT等领域实现全面布局,云计算业务占据亚太和中国市场绝对领先地位,达摩院、平头哥等前瞻科技布局后劲十足,成为拥有最广技术布局、最厚技术积淀的中国科技公司,并跻身世界顶级行列。
总之,以上这些科技成果,即便是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让很多公司吹牛一辈子了,但竟然来自同一家企业。在如今的中国,马云与任正非各自创办的企业一起成为了硬核的科技双子星。
【第三个面】一个成功突破全球化的世界级企业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Lazada、速卖通及阿里巴巴其他国际零售业务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1.8亿。
实际上,“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就是国际化的,这也是马云的初心。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时,第一块业务Alibaba.com(阿里巴巴国际站)就是全球化业务。2010年,阿里又成立了跨境B2C业务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来又投资了东南亚电商平台投资Lazada,在菜鸟和蚂蚁的协同下,形成了阿里的跨境数字贸易生态平台。
2016年3月,马云正式提出阿里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2016年9月,eWTP正式写入G20公报,eWTP海外数字中枢(eHub)已经落地多个国家。在2017年9月阿里成立18周年的大会上,马云强调了阿里未来的核心目标:为全世界解决1亿就业机会,服务20亿消费者,为10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盈利,希望到2036年能够打造成全世界第5大经济体。
英国金融债券媒体Learn Bonds发布报告称,受疫情影响,网购在海外迅速普及开来,全球手机购物用户激增。阿里巴巴旗下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商零售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在3月APP下载量达到650万次,超过美国互联网巨头亚马逊。
在全球化方面,因为文化和政治等外在因素干扰,中国公司都很艰难,但阿里巴巴一直矢志不渝的努力。疫情期间,阿里巴巴的物资通过eWTP直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证了防疫所需和生活所要,还担纲负责了联合国应急枢纽的建设,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全球化新路。
【第四个面】一位要活102年的基业长青老寿星
阿里巴巴是一家面向未来的公司,提出了102年的发展愿景,这就觉得了它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需要的是定力、信心和耐力。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阿里巴巴并不认同那种烧钱来寻求交易额增长的做法,“我们不会去做”。她表示,阿里巴巴希望做任何投资都是可持续和高效。在通过烧钱来“洗”用户的能力上,阿里巴巴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的做法对中国经济以及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伤害最终都只能由全体国民甚至中国的经济命运来承担,阿里巴巴在寻找新路。
阿里巴巴核心决策团队的持续进化正是因为马云为阿里巴巴制定下的公司愿景,阿里巴巴集团要想成为一家102年的企业,就必须确保业务不断创新,业务创新就需要核心决策团队不断保持迭代升级,以跟上时代的发展。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的18位创始人全部辞去“创始人”身份,开始尝试合伙人制度,保持团队的永远年轻。这些年,不仅培育出了一大批的杰出高管,更使其高管团队内能够保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这一点甚至在全世界都无企业能及。
当然,要建设102年的阿里巴巴,就需要最好的人才队伍,这也成为了阿里的强项,人才济济猛将如云的阿里巴巴多年来总是面对各方的强势冲击,但却一直可以高速增长,人才和组织能力是最大的保证。
阿里巴巴有着顺应天道,得合人心的使命、永恒不变并内化至企业血液的文化,从事着社会主流、长周期的行业,与国家、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坚持主业的同时也保持了对新潮流关注的柔性窗口,实现发展动力的适时切换,履带式发展。既懂得借势冲浪发展,也深谙稳健之道,全球化布局多产业协同,平衡应对风险挑战,阿里巴巴走在正确的百年企业道路上。
如果说上面分析的是阿里巴巴的四个面,那么,构成四个面的基点就是四个:科技、人才、使命、战略。科技、使命、战略构建了第一面“国民企业”,科技、人才、使命构建了第二面“科技企业”,科技、使命、战略构建了第三个面“全球企业”,人才、使命、战略构建了第四个面“长寿企业”。
企业和人一样,都是有寿命的,但如果肌体总保持活力,不贪图享乐自暴自弃,也不暴饮暴食自我作践,永远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就有可能活的更长。阿里巴巴20年了,始终在奋进中快速成长,以客户利益为先,与新时代的中国保持同步,将企运融入国运,不做逆周期的暴发户,也不做空祖国,这样的企业才是值得尊重的国民企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