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会传染,恐慌也一样会传染,但两种传染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你有时候难以分清,到底哪一个更毒。
病毒的传播在初期是指数级的扩散,恐慌的新媒体传播在初期也是指数级的扩散,甚至,如果有推波助澜,这种新媒体形态下的传播速度要快过只能依靠飞机高铁的病毒。
实际上,因为某些媒体和人士推动的武汉疫情初期的社会恐慌,到底造成了什么后果,还需要在防疫结束后进行复盘。但如今,新加坡给已经出了一道题,这道题,一些人不敢回答。
新加坡的领导人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在本地社区发生大规模蔓延,基于新冠致死率比较低的事实,新加坡政府会考虑在某个节点放弃现在隔离所有可疑病例、并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措施,转而鼓励轻症患者到家庭医生和社区诊所就医,并在家治疗,把医院的医疗资源集中于治疗老幼人士和重症患者。
在讲话的前一天,新加坡政府将防疫警戒水平提高到橙色,并引发了一定的恐慌情绪,超市出现了抢购囤货现象。但是,在李显龙发表讲话,称“恐惧比病毒对我们伤害更大”,并表示有信心保证物资供应之后,民众情绪反而趋向平稳,超市抢购现象也很快消失。
彭博社的一篇报道称其为“在亚洲各国一片恐慌气氛中”难得的冷静之语。文章引用了悉尼大学医疗价值、伦理和法律中心的高级讲师克莱尔·胡克(ClaireHooker)的话称赞李显龙的讲话是“一篇出色的危机公关范文”。 “
如今,日本也在努力采取措施,避免因恐慌导致的“医疗资源挤兑”,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重症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以保持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降低病死率。
这是一段访谈:
白岩松:为什么离开湖北整个的确诊病人当中病死率只有0.16%,但是整个湖北却达到了3.13%,这么高的病死率,是什么因素?
李院士:在全国其他各地,很多医生服务几个病人。在湖北、在武汉,一个医生要照护好多病人,医务人员非常辛苦。再加上这段时间正好是感染的人全部发病的高峰期,病人增多,所以显示出来医疗资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几方面的原因凑在一起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总结出谣言公式,即:谣言的杀伤力=信息的重要度×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而后,传播学者克罗斯将这一公式发展为: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2月12日在“技术与健康”栏目刊文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际上是第一个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流行病”——社交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压缩了来自全世界的信息和谣言,人们很难获得真实信息,这就加剧了恐慌、种族歧视以及对希望的渴求等情绪和行为的蔓延。
实际上,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很多信息扩散的冲击,比如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某某水果的谣言,导致大量的果农损失,有的公司也会被谣言击中,致使公众形象受损。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会将批评和指出自己问题的所有内容都看做是谣言,进行打击报复,以此成了真正的谣言制造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