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北辰
在新零售业态当中,无人货架启动和运营成本貌似最低,主要面向2亿白领人群的上班时间,是新的流量价值洼地。因此无人货架成为新零售大潮中最先火起来的业态,半年多时间已有50多玩家入局:一类是创业玩家,以小e微店、猩便利、果小美、哈米科技为代表;一类是原有业务延展的创业玩家,以每日优鲜便利购、饿了么NOW、便利蜂为代表,多数在17年6月到9月入局;一类是巨头玩家,17年11月到12月入局,如有京东到家智能柜、顺丰丰e足食、阿里美的小卖柜。
相比于团购、O2O、网约车、共享单车而言,以无人货架为代表的近场零售发展更为迅猛,对操盘团队的要求更高,既要舍命狂奔的“攻”,又要稳健有序的“守”。在这场攻守大戏中,看似各路玩家刚刚起步,实际上已经棋到中局。
一、进攻的三要素:点位、资本、人
先做规模再谈盈亏是互联网的典型路径。点位之争,尤其是优质点位之争是无人货架规模化发展的第一步,也决定着终局时的位置。
从当前各路布局来看,猩便利6个月发展3万个左右点位,哈米科技9个月发展2万个左右,每日优鲜便利购6个月发展1.8万个左右,小e微店14个月发展5000多个点位。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司江华认为,30万个点位能够保证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也是其下阶段发展目标。每日优鲜便利购从点位数量和发展速度上看,处于第一梯队,同样将2018年的发展目标定为30万个,并将以最快速度达到50万个,成为2+N格局当中的头部玩家。
点位之争是效率和策略之争,资本和团队是最重要的保障。
从融资情况来看,每日优鲜便利购获2亿美元融资,是当前无人货架玩家当中公布融资额最大的一家,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了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领投A轮,巨头身影隐现,带来的不仅是资本,还可能有流量等诸多优势,也为最后的战局埋下了伏笔。
在人员及团队方面,无人货架创业公司创始人及团队中,阿里铁军及O2O地推团队身影较多。近日每日优鲜便利购公布,前美团外卖大连锁部总经理刘澍加盟便利购,担任合伙人兼CMO,负责整体市场工作,全力打造强执行力销售铁军。
作为原美团直销铁军核心人物,刘澍是个一直在打仗的人。他在2011年加入美团,7年时间轮岗8次。在苏州,月销售业绩破百万;在重庆时,保持7个月增长业绩破千万,从第6做到第1;在北京,月销售业绩从1000万提升到近3000万。刘澍是“团购三强争霸”时期美团的核心战将,在美团外卖扩张时期担任外卖大连锁部总经理,带领的餐饮KA团队迅速锁定了美团在白领外卖市场的领导地位。
刘澍的加盟,将帮助每日优鲜便利购迅速打造出一支具备极强执行力的直销铁军,同时带来发展战略和执行策略上的经验补充,助力便利购快速占据优势局面。
为便利购快速打造销售铁军,刘澍有三板斧。一是快速招人,1月份组建3000人的直销团队,3月达到5000人。二是中西药结合管人,以西药式管理在实战中练兵,以中药式理念在团建中打造理想主义色彩。三是结合自身经验,一套直销管理方法论培养人,实现从0分到80分的快速成长。
点位之争很重要,优质点位则是争斗的制高点。每日优鲜便利购有明确的策略:以金字塔模型将客户细分,主攻腰部以上及头部、超级头部客户,快速覆盖目标人群;将城市分级,提供不同的商品品类服务,拓展一、二、三线60个核心城市,加快前置仓铺设,快速满足日配交付需要。
二、防守的两个基本点:高效供应链和精品保障
无人货架是一个看似门槛低、谁都可以进入的行业,但真正的难点在于规模化之后的精细化运营,主要体现在,产品和体验如何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供应链是需要长期磨合与沉淀的能力,也是这一轮无人货架创业企业的短板。小e微店、果小美、领蛙、哈米科技、猩便利,几乎都没有成熟的供应链。
相比之下,每日优鲜便利购的优势明显,依托生鲜电商平台每日优鲜的供应链,每日优鲜3年多时间做“到家”场景,让每日优鲜从无到有,积累了供应链、物流和一定的会员、数据等资源,可以为无人货架的铺设提供助力。尤其是供应链方面,“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二级仓储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鲜冷链运输的“成本难题”,这是纯粹创业玩家不具备的优势,甚至是多数电商不具备的。
在商品方面,一是每日优鲜已经建立起完整成熟的生鲜采购网络,每日优鲜便利购可直接嫁接每日优鲜完备的商品供应链,通过全温区货架作为载体,不仅能为办公室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商品品类,还有效降低的采购成本,提升价格优势。
二是把控确保品质,专业的买手团队在原产地按照生产环境、口感、外观、重量的标准进行第一层把控,每日优鲜城市分选中心的品控实验室进行第二层把控,加工环节的全检是第三层。
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品类更新、“千架千面”同样重要,考验对消费者理解、供应链支撑及产品选择的能力,每日优鲜便利购拥有业务基础和大数据能力,更具备优势。未来和腾讯数据、平台打通后,可带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业落地,为用户精准的提供高频消费产品。
三、无人货架决战年,什么是核心胜负手?
对于无人货架风口节奏,大家有着相似的判断:2017年是发展元年,实际上主要是下半年各路玩家入局;2018年上半年,一批缺少强有力地推团队的企业,会在以优质点位为核心的进攻之争中倒下;2018年下半年,边攻边守,一批企业会死在供应链运营上。2018年之后的格局预计是2+N,而2019年预计是巨头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两轮攻守下来,跟风者基本会倒掉。剩余第一梯队玩家的过招,可能不在招式,大家有相同的软硬件配置,胜负手在于对消费者、对商业本质的理解。
当然,企业愿景、发展策略、团队配置和能力储备只能对下一步发展做出预判,实际无人货架大战可能更为残酷,有待继续观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