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兴业银行、京东金融联合宣布,将推出国内首张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借记卡——兴业银行京东金融小金卡(以下称小金卡)。小金卡是一张借记卡,但搭载了特殊的理财功能:用户开通京东小金库并办理小金卡后,小金卡活期账户资金超过1000元以上的部分,将自动转入京东小金库,实现年化收益超4%的余额理财,盘活卡内闲钱,赚取远高于活期存款收益。
小金卡余额理财等功能为普通储户提供了投资便利和实实在在的收益。
业内专家认为,小金卡是合规下的创新。活期存款理财化已经是近年来的趋势,无论银行是否进行创新,是否提升储户的体验,都要面临活期存款规模萎缩的局面。“与其等死,不如求变”,兴业银行此次和京东金融合作推出小金卡,能够为用户提供理财、支付等方面的更多便利。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华认为,存款流失、活期存款理财化是商业银行2013年以后就不得不面对的现象,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处境很被动。小金卡这款产品,商业银行主动加入进来,表明了积极顺应这个潮流、努力赋予消费者更好体验的态度。小金库这款产品不仅需要线上操作申请,还需要线下去银行申办借记卡。借记卡超过1000元的余额部分自动投向小金库,只要消费者同意就好。整个流程我认为也是合规的。
也就是说,小金卡虽然“搭载”了不少便利消费者的功能,但本质上依然是一张借记卡,小金卡中活期存款的利息收益,依然在合理范围内。小金卡高于活期利息的收益来自于“余额理财”,来自于储户的主动投资行为。余额理财是在完全遵从储户和消费者主观意愿的前提下,将超过1000元的账户余额投向了京东小金库。只不过,小金卡的创新功能大大简化了这一投资流程。而且,按照央行的监管规则,借记卡属于I类账户,必须要在线下申请,监管要求最严,账户功能最全,使用起来也最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对小金卡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认为,小金卡属于I类账户,需要用户拿身份证到网点办理,这是符合监管规定的,在合规的基础上,小金卡满足了客户的理财和支付等需求。
拥有了小金卡,用户不仅可以一年多赚半月工资,享受京东金融和兴业银行提供的其他消费权益福利,还可以享受支付便利:打通跨平台消费支付的“最后一公里”,一卡走遍线上、线下所有消费场景。
董希淼认为,小金卡在支付层次也是的一种创新,将银行卡的支付跟非银行支付结合起来,打破了银行支付与非银行支付之间的壁垒。
程华表示,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金融之间是相互不兼容的,目前的资金、支付转换只能通过银行账号,花费时间以及其他成本,而小金卡提供了将京东小金库余额用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通道,也解决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能参与银行卡的POS机、ATM机等线下服务流程的问题,非常具有创新意义。
小金卡筑起了跨平台支付消费高速公路,实现平台间消费支付互联互通,比如说,通过绑定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可以便捷地实现“用京东小金卡在淘宝购物、微信发红包”等功能,给用户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体验,也更符合互联网精神。
董希淼认为,互联网,本来应该是开放、包容、共享。现在第三方支付巨头利用垄断优势,打造所谓的生态圈,实质却是将互联网推向封闭的小圈圈,这实质上违背了互联网精神。这次兴业银行与京东金融的合作,体现了开放、共享的精神。
程华分析,在商业银行和科技金融公司各自的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开放、合作、创新是一定会出现的格局。这种合作应该会使支付和理财行业的产品形式更加多元化,使目前存在的传统金融与科技金融、线上金融与线下金融的隔离被打开。从消费者角度看,支付的便利性和丰富性会更加改善。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京东金融所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更加开放、积极地合作,突破了封闭的圈子,将有利于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
程华认为,京东金融在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方面一直很积极,白条闪付、京东闪付都是这样合作的成果。目前,舆论更多地看到了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对银行产生竞争压力的一面,但实际上这二者有众多互补的特征。以小金卡为例,京东金融可以为兴业银行带来线上客户,并利用已有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兴业的客户多方位需求:而兴业银行利用可以发行银行卡的优势,为京东的用户打通了线上到线下的新通道,因此这是一个对银行、对科技金融公司、对双方用户都有益的事情。
董希淼表示,此前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与京东金融合作,推出京东闪付的功能,京东支付可以在银联POS机使用,其实也是突破封闭的圈子,银行与互联网公司,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来做,把界限打破,对于金融消费者是非常好的事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