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VC从业者的自我修养(下)

上篇文章可见论一个 VC 从业者的自我修养(上)

题记: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80后是被功夫武侠影响的一代人;

功夫,其实就是时间

想拍好功夫武侠,就两条路:

要么像胡金铨他们一样,花时间积累底蕴;

要么像王家卫他们一样,花时间钻研技巧。

同样,要做好VC,你也要想好两条路:

要么花时间研究赛道,找到真正的行业龙头,实现IPO退出;

要么花时间制造风口,让企业疯狂融资,在接盘中退出。

除此之外,都是长期套牢。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东野圭吾《白夜行》

如果我们选取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制造风口的投资策略对VC基金来讲也许是最正确的。

过去三年,每一个风口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从大数据(往往自己没有数据,主要是帮别人处理脏活累活)到VR(其实就是卖一个纸壳眼镜盒的),从Fintech(其实就是有网站的小贷公司)到共享XX(其实就是租赁业务+小程序),从人工智能(主要是人工劳动+开源算法)到新零售(其实就是可以送外卖的小卖部,但是搭配了一个小程序),一个个风口的概念应接不暇,但是实体经济的助推效果并不明显。

好项目越来越少,更多的资金流向了头部的独角兽项目。

既然韭菜总要割一次,那么下刀一定要狠,毕竟信用透支的次数是有限的。

于是一些聪明的VC基金在主力资金接盘的过程中悄悄退出了,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不过,如果论制造风口哪家强,它的大神级鼻祖当属一个在神州大地存在20年之久的神秘体系:传销。

这个体系经久不衰,过去是封闭空间+洗脑,从而达到受众人群的绝对服从。如今有了移动互联网,它变得没有边界,通过网络社群无孔不入,甚至还搭上了风口最时髦的名词-去中心化。

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六年前那大妈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从新三板到P2P、从区块链再到微商,皮肤换了好几层,但传销的精髓却深入人心。小时候以为多读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毕竟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长大了走向社会,慢慢意识到:读书也许并不能换得黄金屋,甚至连京沪内中环的房子也买不起;但是,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多读书和防诈骗还是有着强相关性的。江湖险恶,人心难测!

你知道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吗?

面对上面的疑问,我的朋友阿发对我说:开始我也不知道,直到后来听同学们相互探讨,才发现:一个是普通话,一个是广东话。擦!!!

投资和投机是一对孪生兄弟,口音虽然不同,但本质却是一样的。

上图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他是现代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1936年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系统阐述了对于投资的理解。其中,最为有名的类比当属他提出的“选美理论”。他说,金融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你猜中了谁最终获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这时,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告诉我们,不要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而应该猜大家会选哪个美女做冠军。

在VC投资领域也是如此;为什么别人的项目一轮接一轮不断去融资,而自己的项目一旦投完,自己就成了最后一轮投资人?此时,如何“选美”就显得格外重要!越是在A轮阶段,创始团队的影响因素越大。这就好比古时王储的选择,一定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选择最强的候选人。

所以很多投资新人进入风险投资这个领域,首先应该培养的是正确的审美观。因为在这个市场上,自己觉得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觉得美才是真的美。所以男士商务谈判的时候不要穿白袜子,女士出席正式的场合,裙子不要有褶皱,一定要熨烫好。

进入行业久了,当分析一个行业时,我喜欢从道和术两个层面去考虑。道代表的是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术则代表了具体的方法论。

我请教了很多业内的人,在投资这个领域,我们听到关于道的论述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投资中的道就是遵循价值投资,找到具有护城河效应的垄断公司,长期持有,做时间的朋友,感受复利带来的收益。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人士的话,可以听但没有用,因为你做不到知行合一。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同样,听过了许多投资的道,却依然赚不到该赚的钱。

有许多人会有一个误解,觉得我学到了正确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律去实践,就是知行合一。如果【知】指的是知识或者道理,那这世界上的道理太TM多了,而我们的一生时间宝贵,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经济学里最核心问题就是在有限集的约束下,寻找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约束既包含资金的约束,也包含时间的约束。比如,一个基金没钱了,看到好项目也没辙;同样一个基金如果到期了就必须赎回,哪怕再过一年项目就可以上市享受更好的溢价。顺便多说一句,凯恩斯还有一句经典的话是: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

读到这里,不妨告诉你两件可怕的事情:

1、回想25年前的事,才发现不是1984年,而是1994年

2、即将迎来20周岁生日的,不是90后,也不是95,而是00后

吾生有崖而知无涯。在我看来,知行合一的知,是认知;它是客观世界的知识、技巧、道理,经你个人吸收和过滤后,留下来与你融为一体的东西。

但很遗憾,很多时候你接触到的“知”永远无法与你融为一体。因为它是裹着糖衣炮弹的,这就给后面的认知就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回到我们上面提到的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是一个道,在这个道的背后,想要赚钱,一定是寻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机会。如果你把价值投资简单的理解为:找到优质的资产,然后长期持有,等待资产上涨,然后赚钱;那可能就走入了一个深坑。

举个栗子:随着现代金融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量化学派的兴起,股市更像是一个随机漫步市场;在这个随机游走的市场,价值投资是道,但赚钱的本质要靠术;中国股市,散户众多,从投机角度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强强合作,本质上是寻找确定性的机会,其策略上远胜于每天撞大运的散户,因此散户像韭菜一样每天被收割,而且乐此不疲。

其实投机的过程,也是借用了价值投资的理念;正是因为人们预期未来资产会上涨,所以当前的资产显得“便宜”;未来的上涨很难说是投机还是价值投资的助推。

同样,一个卓越的公司也是借用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其本质也是一个“投机”的过程;

1、越好的公司,净利率越高(不要跟我谈免费和互联网思维,看看BAT的财报再来找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护城河效应。但是除非是生活必需品(很显然必需品的毛利是很低的),所有高净利率产品的商业本质就是价格远高于其使用价值,但是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让消费者感觉到它的价格很值,它在竞争稀缺性和用户价值认可之间找到了平衡,因此收割了一把消费者。

2、通常上述优秀的具备护城河效应的公司,PE倍数都很高。对于70倍的市盈率,我很难想象这个公司是否可以持续70年,但这就是市场定价的魅力,它们利用了规则和大众心理,收割了一批投资人。而且越是具备护城河效应的项目,越受投资人追捧。

3、当公司的投机达到了最高境界就会出现两个结果:放飞自我或者身陷囹圄

上面这个图包含了当今世界所有的商业模式。

我们VC这个行业,仅有少数GP进入了第4层级,其余大部分GP处于第1和第2级的上下震荡区间。

企业一旦进入了上图中的第6层级,就达到了放飞自我的阶段,而且我们很难分辨创始人是投机还是牛逼。但是毋庸置疑:你的层级越高,赚大钱的机会越大,当然风险也越大。最近几年,进入第6层境界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如一句话所说: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同样,诈骗犯与杰出的企业家之间也许只隔了一道墙

有时,有钱不等于真有钱,牛逼不等于真牛逼。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用一生去鉴别。

随着金融实践的加深,我的很多认知也在慢慢改变。比如,我慢慢发现投机其实是一个中性的词,并非是简单机会主义的概括;这也可以解释,很多信奉价值投资的专业金融/经济专业科班出来的教授,也很难在投资上赚到钱,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因为他们的认知和实践出现了脱节。这是知行合一的另一个难点。

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毕业后踏入社会,曾经我们课堂学到的知识慢慢都还给了老师。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可能要花一生去研究。因此,为了阐明思考方式,经典金融学理论对于最复杂的人性,只能赋予理性人的假设。而进入社会,我慢慢发现人的因素其实是最复杂的,特别是在作出一些决策时,往往是非理性的。所以无论经典的金融学教材里用多复杂的公式去解释投资的原理,金融投资的本质在我看来只有四个字-低买高卖,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而衡量投资和投机是否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赚钱了吗?

所以,赚钱就是把熟悉的事反复做,绝对不是靠出奇招,因为概率太低。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价值投资是道,投机是术;想赚钱,两者缺一不可。那么一个严肃的问题来了,你的VC基金到底赚钱吗?

尖子生VS好学生

VC这个领域,如果你把它简单的理解为高风险-高回报,那很可能就错了。首先,你冒了高风险并不意味着高回报;其次,优秀的基金是用概率寻找确定性的机会,所以一定是道跟术的结合。

我们先看下面这张图:

毋庸置疑,2009-2011年作为中国投资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从时间的稀缺性上讲,完全可以媲美1982年的拉菲。

整个宏观经济稳健快速增长,国内IPO形势一片大好;天使和VC机构遇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历史性机会,PE则搭上了创业板的东风,这一时代的业绩是否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投资史上最优秀的成绩呢?通过上图的退出比例,我们可以看到:

-天使退出率6%左右

-VC的退出率30%左右

-PE的退出率50%左右

这就是统计的结果。也就是说,一级市场注定有50%以上的项目是退出不了的。

一级市场是一个只有“尖子生”没有“好学生”的市场。真正能够实现VC退出的项目,可能一个赛道只有第一名。如果运气好市场空间足够大,第二名勉强可以。因此一级市场上每年都存在着一批“好学生”,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没有等来风口,没有足够性感的故事,下一轮的接盘侠难寻觅

- 业务很平稳,但增长放缓,距离上市还很遥远

- 公司每年利润几百万到小几千万,常年也不分红,基金履行回购协议的成本很高

这样的项目在投资人眼里被称为“僵尸户”,因为它的股权是没有任何流动性和变现的可能。正如一句话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一级市场股权的退出、孩子的出生、京沪的车牌,都不是你能努力就实现的!

那么如何评价一支VC基金的业绩?据说上面2009-2011年间设立的一支VC基金,在过去8年时间里,LP从1元钱变成了7元钱现金(注意不是账面回报),这简直太优秀了!

要实现8年7倍现金回报,你必须迎来戴维斯双击

戴维斯双击,本来主要是针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提出的一个投资策略。主要指低市盈率买入股票,等待潜力显现时,获得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提升的双重叠加效果。

对于一级市场的公司,戴维斯双击不能轻易照搬,因为大多数项目都不盈利,毕竟规模盈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同时,很多聪明的创始人其实主观上并不希望自己的公司盈利。因为没盈利的时候,公司都是按照PS进行估值,一旦盈利了,马上进入跌停状态,因为大家马上按照PE来进行估值。所以一级市场的戴维斯双击策略一定是在低PS时作出投资,等待潜力显现(此时最好国家政策利好,赛道红利显现),获得收入和PS倍数的双重叠加。

当然更厉害的是戴维斯三击,就是自己投资的优秀项目恰好迎来在大A股上市,而且在退出的时候还迎来了一波牛市,那这支独角兽就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回报。所以,对于一级市场的独角兽创始人,有些时候最可怕的不是资金链断裂,而是公司突然实现了盈利,从而估值失去了锚定标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在看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初创型企业的创始人总是喜欢强调自己已经率先实现盈利,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亚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时,众人欢呼雀跃、脸上流露出的喜悦。但在专业人士来看,一切非规模化的去谈盈利都是耍流氓,单纯的盈利可不是你融资过程中一个加分项。VC需要的是:爆发式的增长+规模化的盈利。

如果说LP从1元到8元可遇不可求,那么能从1元变成3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举个栗子,以10年期基金为例。假如今天我给你1元钱,10年后还给我3元钱;

我们粗略估算下:对于LP的1元钱,其实你只有0.9元可以投资,其余0.1元都以管理费的形式进入了管理人的腰包;10年后的3元钱是税后的,而且还要扣除GP管理人的20%carry(这个时候carry终于出现啦!),把税收的因素考虑在内,税前总收益回报要达到4.125元。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基金的年化复利为17%。年化17%的复利是什么概念?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过去50年间的年复合收益率18%-20%(测算口径不同);一个P2P互金公司要求的平均回报市场价格是18%,当然P2P定的这个回报收益,是因为考虑了坏账风险、运营支出、人员工资支出等因素。因此17%的收益率在绝大多数行业看起来是可望不可即的,尤其还是复利。可见,如果某一期基金运气足够好,足够聪明而且也非常勤奋,获得年化17%复利的收益,那么他基金LP的1元钱在10年后,也只能拿到3元钱。

按照上面17%的年化投资回报,考虑到最好的年份VC退出率30%;假设你投资了10个项目,那么项目的分布大概是这样的:

我们通过上图发现VC投资这个领域,回报也满足2-8定律;也就是说20%的优秀项目为基金贡献了超过80%的收益回报;所以,最终决定基金回报的就是那几个跑出来的头部项目。我们称作:少数项目决定最终回报

同样,如果我们放眼看二级市场,也有类似的现象。

我们统计从 1996 到 2015 年美国S&P500 指数这长达二十年的回报,你会发现:

如果你在这段时间里持有不动的话,收益是每年 4.8% 左右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你错过了这 20 年里上涨幅度最大的 5 天,那么你的回报就会下降到每年 2.7%;

如果错过上涨幅度最大的 10 天,你的回报就会变成银行活期存款般的每年 1.3%;

如果你不幸错过了 40 天,那么你的回报就会成为惨不忍睹的每年 -4%。

换句话说,在这 20 年超过 4000 个交易日里,你要是错过了其中 1% 的交易日,这 20 年就都白忙活了;决定你收益率的就是这1%的交易日。

上面描述的都是别人家的基金,而在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况应该是:

- 一般一支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好学生的比例要低于50%

- 能产生20倍回报的项目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 好学生的回报倍数1.5倍也是极限,因为很多对赌回购根本无法达成。

- VC基金投资的项目结果只会出现0和1两种情况,它不像PE还有0.8的这种状态;因此很多时候,好学生没能达到预期,它的估值就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因此,考虑到真实客观的情况,一个合理的项目分布可能是这样:

2.3倍的收益回报,如果把税和GP管理人的carry扣除,那么真实的净回报值是1.83。

所以当很多人问我,你们VC有什么可以获得稳健投资收益的秘诀吗?我说,NO!

我们都想控制波动率,都想穿越周期;但到头来才发现:最稳健的投资策略就是不断投出10倍以上回报的“尖子生”。就像在足球的世界里,最好的防守就是不断地去进攻。

你们VC到底要投啥?

过去8年,每年我们的邮箱都会收到成百上千份的BP(商业计划书),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想法千奇百怪。

他们经常会说,我们的项目现金流好,不烧钱,比起市面上XX项目不知道要好多少,你们还总是挑来挑去,你们VC到底要投资什么?起初,因为这样的人太多,我也无法一一去回答,毕竟我们聚焦的行业有限,要搞清楚每一个行业,对于VC来讲时间成本是极高的。直到去年我回了一趟老丈人家,开始慢慢理解了这些创业者的思维方式,试着换位去思考。

上图中的创业会员单位是一家叫做向阳的烧烤店

饭店的老板跟我闲聊起来说,随着传统产业的落寞, 目前烧烤就是这边最赚钱的生意;一到节假日,祖国各地的游子回到这里,欢聚于此,小串是唯一能唤起他们童年回忆的东西。

临走时他补充道:生意稳定,现金流好是烧烤业的重要特点。这边工厂制造都青黄不接,你要投资必须要投烧烤这样事儿的项目;群众基础好,获客成本低,做好了还可以开分店;用你们大城市的一个时髦词说就是:刚需!!!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老铁说得太好啦!其实我们俩对于认知的分歧,既不是我错了,也不是他错了,是大家对于未来的预期是不一致的。做烧烤的未来愿景是通过不断扩张,把收入做大做强,通过盈利来赚钱,这个在VC的眼里称作生意。VC投资最终靠股权实现回报;而股权只有在企业高速增长或者规模化盈利的时候才会带来回报。一个项目之所以会出现高速增长,一定是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做VC投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是投新不投旧我们一定是在变化的环境下寻找新机遇。

同样,评判一个VC敏感度很重要的一条:当外界变化来临的时候,你是否第一时间作出积极反应。

对于一潭死水的存量市场很难凭空出现机会,这时需要一颗石子激起涟漪。

对于变化的新环境,我们划分为三个要素:

1、社会和历史进化带来的必然趋势(比如人均GDP和城镇化率达到一个临界值,就会出现一些必然的消费演进和升级。这个方面,中国部分效仿美国和日本,但不是照抄)

据说,上图是当前上海人的新马斯洛需求。如果基本的温饱还没满足,对于上图的国金(IFC Mall)自由,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2、全球通用性技术的突破和渗透(PC、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区块链)这些不会因为你是中国就不同。当学术paper、实验室测试、产业化落地逐步突破其各自的临界点,新的技术就会诞生,商业场景就会出现。例如,如果没有LBS这个功能,移动出行这个市场根本不存在。4G没普及和资费没下来,就不会有直播,也没有抖音和快手。同样如果没有云计算基础设施IaaS的不断完善和普及,SaaS厂商的商业化演进会推迟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一次技术浪潮都能带来真正的产业化。

过去十年,技术红利让美国涌现出一大批百亿美金的企业SaaS公司

3、中国特有的新政策红利(土地所有制影响房产、营改增和电子发票的普及影响记账和报税、金融行业的外商准入、以及毛衣战影响中国的科技基础产业)

最近参加了很多活动,发现不少投资人的情绪都有些悲观,其实这很正常;但在风险投资这个领域待久了,我们发现总有一些人喜欢拿宏观经济大环境说事,过度关注股市,过度关注每季度的经济指数。

对经济数据敏感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当评判一个项目或是预测一个行业时,如果总以宏观经济为前提,一定很难投出优秀项目的;VC投资一定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度,我们押注的不是全球或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而是十分具体的一个细分赛道。中国经济增长再慢,哪怕每年1%的增长,90万亿的1%也有9000亿,其实对于一个细分的新兴市场,说句实话,90亿的空间就真的足够了,机会永远都有;反倒是很多创业者一上来就跟我说,他们做的是万亿市场的生意,但当陪着他们仔细分析完,才发现跟他们啥关系都没有。

对创业者来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找到经济新增长上的那层奶油,然后迅速吃掉。

创业一定是在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去寻找你自己的切入点。很多创业者之所以会失败,其实第一步的战略就错了,如何定义一个差异性的蓝海是成功的第一步;与此同时,你又不能以战术上的懒惰想当然去说BAT、Google、Microsoft这些巨头转身慢,所以你有时间窗口。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你一定要在新环境三要素(社会历史的必然进程、全球通用性技术的突破和渗透、中国独有的新政策红利)里,找到属于自己蓝海中的那层奶油。也只有新的环境才能带来新的机遇。其实这里面就包含了古人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创业者在准备创业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Why now? 为什么你觉得现在是一个机会?

Why me? 如果是一个机会,为什么胜出的会是你?

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是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择时对于一个创业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回头去看过去几年高速成长起来的独角兽,除了创始团队自身因素外,一定是在对的时间点迎合了新环境三要素(进化带来的趋势、技术的突破、政策的红利)中的某几个因素。

下面这个图展示的是过去几年涌现出的TMT独角兽。它们的出现无一不是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和红利。

如果没有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不会出现和孕育移动支付这个市场,也不会有蚂蚁金服、财付通以及200多家支付牌照公司;当然前提还要智能手机普及化,因为不可能每天抱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去扫码支付。

如果没有智能手机和电子地图的诞生和普及,LBS&移动支付不会有,那么也不会有滴滴。

陌陌最早也是依靠LBS,实现了娱(yue)乐(pao)交(shen)友(qi)。

美团点评始于团购,成于移动互联网时代;LBS、移动支付和外卖对它的帮助可谓是三浪的叠加。

没有算法的更新和AI的发展,也不会诞生今日头条这样的新闻聚合公司,当然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个算法公司那就错了。其实除了算法,今日头条的一个重要壁垒就是运营。

同样如果没有4G的渗透和资费的下降,也不会诞生抖音和快手这样的企业;但翻看张一鸣和宿华的历史,他们都是连续创业者;之所以到达今天的大成,还是在4G的时代找到了娱乐的缺口。他们本身都是重运营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腾讯的微视砸了重金一直也做不起来的原因。这就好比当年腾讯也做了微博,但最后还是输给了新浪微博。

都说企业服务行业增长慢,但我们还是看到了过去几年快速上市的公司;微盟成长得这么快,一定是抓住了微信这个流量红利,没有微信何谈微盟?有赞也是利用了微信的流量红利打通了微商和朋友圈流量的最后一公里。

当然,在众多利用微信流量创业的企业中,真正实现大成的当属那个神奇的:拼多多。

一个Big Deal的诞生,一定是社会新进化、新技术落地、新政策红利的组合或叠加;VC一定要聚焦在变化中诞生的创业企业。新环境三要素的叠加+戴维斯三击才会击中100亿美金&100倍回报的独角兽,这才是VC真正希望投到的项目。

那么面对上面老铁的疑问,我也会反问:你觉得今天在中国做烧烤与10年前有什么本质差别吗?

所以,创业者在蠢蠢欲动创业前一定要问一下自己:当前着手要做的这件事,如果10年前去做,跟现在会有本质的差别吗?如果没有本质的差别而恰巧你又认为是一个大成的事情,为什么过去10年间没出现?难道你就是那个最聪明的人?

阳光底下无新鲜事

VC投资其实是一个:从开始很多事物你不了解感觉很牛逼,到了解之后渐渐发现都是吹牛逼的过程。

我们投资要投90分的项目,而不是看上去像90分的项目。

风险投资的一项基本技能就是:不断给创业者卸妆,看到真实的创业者;同时也给创业者一面镜子,让他们认清自我。

做投资久了,大家是不是也发现创业者的一些通用性陈述:

1、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万亿的大行业(万亿不假,但是跟你也许只有2毛钱关系)

2、我们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项目,做成了就是下一个XXX(对不起,成功可以复制,但永远无法粘贴)

3、我们的技术有壁垒,而且巧合的是竞争对手跟他的时间差距永远是6个月以上(拜托,不要总跟我们说6个月,敢不敢换个时间?R U OK?)

4、行业内目前不存在竞争对手,BAT、华为 XX,我很熟,他们短期内肯定不会做这个方向

5、之前跟Steven(XXX顶级美元PE的合伙人)聊了,他对我们很感兴趣,只要我们数据达到XX,他们立刻给我们投资;后面鹅厂、巴巴的战投都是老朋友,关键时候会再投我们一把,我们对他们有战略意义,最差的结果就是被它们收掉;B/C/D轮投资人都已经集齐,现在就差你们的A轮了,你们还不上(jin)车(keng)?

我们也会悄悄观察创业者的朋友圈,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也做了一些总结:

1、天天晒自己勤奋、加班的,一般不敢投资;创业是一场马拉松,拼得是战略、持久战,不是每天晒鸡血;

2、朋友圈频繁晒与领导人或行业大咖合影,但始终不晒自己公司订单落地和经营业绩的,一般也不敢投资;外在的虚荣战胜了内在的硬核

3、太愤世嫉俗的,喜欢发牢骚的,一般也不敢投资;世上没有完人,也没有完美的项目;片面的视角,很容易把公司带偏。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创业成功是一件极低概率的事情,但如果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认清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那么注定要当炮灰,深埋于地下。

之前很多投资人都表达过对优秀项目的定义。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创业项目的胜出,并不是因为做到了颠覆性的0-1的创新,而是在巨头看不上但事后证明潜力巨大的细分行业里,做出了超预期的微创新。踏实做好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具有差异化的幸福蓝海才是最重要的。

创业者不要轻易说巨头太大了,转身慢;之所以转身慢,是你还未进入它的射程;当年小米做得米聊如星星之火一般,迅速燃烧;但是当它一旦进入了腾讯的视野,而且还是它的标准射程时,瞬间就被反超。有时没有成功,并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你没有做得更好。VC投资如此,创业更是如此。

VC难做,创业更难做。也许正是因为难,才让我们对挑战充满了好奇,才让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房产只买京沪深,投资不过山海关

创业必须有长板,巨头不能有短板

楼市不言顶,股市不抄底

这是我的座右铭,一直伴随我成长。

人生诱惑很多,但原则不能破。

下面是我们常垒资本的投资原则,欢迎大家推荐优秀的创业者给我们。

“2019中国好软件风云盛典”榜单征集已正式启动,期待您的加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参与征选!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6-27
论VC从业者的自我修养(下)
上篇文章可见论一个VC从业者的自我修养到VR。不过,如果论制造风口哪家强,它的大神级鼻祖当属一个在神州大地存在20年之久的神秘体系:传销。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