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Cloud未来已来,阿里云峰会向外界阐述了未来十年的战略方向:第一、技术,达摩院加持的云。第二、产品,数据智能的云。第三、商业,最佳实践的云。第四、生态,被集成的云。不过阿里云提出的SaaS加速器计划,还是让企业服务市场为之“慌乱”。
阿里云不做SaaS 要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
很多人都在问阿里云到底要在SaaS市场做什么?就像阿里钉钉刚刚发布的时候,整个协同办公市场都为之震动,甚至因为阿里钉钉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管理软件业务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思考。
阿里云张建锋表示:阿里云自己不会做SaaS,而是对外输出能力让大家更好的做SaaS,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自己去发掘各个行业的知识和价值。把智能化的理念变成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把自己的解决方案里面的核心产品,加上阿里巴巴的核心能力,共同去赋能客户。
阿里云运营专家朱以军也表示:我们不做SaaS,但我们会提供平台的技术和能力,帮助合作伙伴做企业应用和SaaS的生意,帮助他们更好的连接阿里巴巴的商业能力,我们不代替合作伙伴写SaaS,或是做一个OA系统、财务系统,我们希望这些都是由合作伙伴来完成、我们会提供一系列手段帮他们做好。
阿里云很清楚的传递了他们在SaaS市场上的想法,但是这次相较此前阿里在SaaS策略有所不同,不是阿里软件的做法冲在第一线,也不是阿里云市场用流量把大家吸引在一起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不大,这次阿里云计划给SaaS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那么在阿里云上如何实现SaaS业务的规模化和定制化的问题?阿里云的高层也表示,他们为伙伴提供了一个稳定强大的平台支撑、出色的前台提高开发定制效率,以及可沉淀和复用的中台能力。
同时,SaaS加速器计划,涵盖了三大板块,商业中心、能力中心、技术中心,也是阿里巴巴商业、能力和技术的一次合力输出:技术能力在这里沉淀为一个个模块,ISV和开发者只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写很少的代码、甚至不写代码,就可以快速搭建一个SaaS应用,实现规模化、快速复制。
借助阿里巴巴的丰富生态,ISV和开发者能够快速完成应用发布,向目标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从产品研发到部署交付的完整商业闭环。
笔者认为阿里云的加速器计划,不是阿里做不做SaaS,关键的核心他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软件行业的未来格局。
可能有人会说阿里云不懂To B,并不是简单的能力输出就能成功,但显然这次阿里云是有备而来,阿里云经过多年积累开放他的流程引擎“宜搭”,即使不会代码的人可以通过拖拽、配置的形式完成业务应用的搭建;通过“DataWorks”不懂数据的人也可以完成数据研发、治理、分析等大数据相关工作;而“DataV”则可以在无需代码开发的情况下,制作出一份精美又直观的数据大屏,进行数据可视化管理。
除了宜搭,阿里云还会联合蓝凌等有经验OA厂商,增强在企业管理流程平台的能力。
在数据的打通上,黄省江表示:在阿里云平台不仅可以让你的SaaS更快地迭代,更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让SaaS整体移动端的设备上更强,还可以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让SaaS与SaaS产品之间不会形成数据孤岛,数据可以直接打通。
这也意味着阿里要在To B市场构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服务商业生态圈。
SaaS加速器与阿里钉钉如何平衡?
提起SaaS加速器计划,很多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阿里钉钉,到底阿里该如何平衡钉钉与SaaS加速器之间的关系呢?阿里云张建锋表示: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个技术都会变成一个云上的技术。所有的技术输出,产品输出,对to B的服务都必须通过阿里云智能这个平台,包括我们的金融云,钉钉这样的协同办公系统,新零售的核心技术和新产品。
黄省江表示:钉钉是阿里系统的一个端,阿里云是系统的一个底座。未来钉钉和我们,会是面向广大合作伙伴生态和企业市场的一个组合。从这个角度上面来讲,我觉得和钉钉的融合,未来共同去面向这些合作伙伴和企业客户,是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SaaS加速器到底在加速谁?
那么SaaS加速器到底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第一、对于SaaS创新厂商,可以不用专注底层技术,而是通过阿里巴巴的技术能力,包括支付、人脸识别、地图、中台等能力,就可以快速构建自已的业务,阿里云也会借助流量和品牌优势,为ISV提供售卖服务,打通完整的生态闭环。
第二、对于有客群的渠道伙伴,可以利用阿里云提供业务生成器能力,快速构建客户群需求的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第三、对于传统管理软件厂商而言,阿里云加速器面对的群体是SaaS创新者、开发者、有客群的渠道伙伴、行业解决方案商、咨询服务商,通过阿里云的技术和能力,以及阿里市场影响力的加持,必将给传统的管理软件市场带来挑战和冲击。
无论成败,阿里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企业服务市场的探索,从阿里软件到阿里钉钉、阿里中台以及今天的SaaS加速器,阿里每一次尝试都在加强对该市场的理解和认知,伴随着SaaS、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助力后软件时代来临,阿里云必将重新定义新一代商业软件模式,加速管理软件厂商的转型步伐。
2019中国软件渠道伙伴峰会来了,请扫描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加入,4月11日,让我们齐聚北京,一起探讨2019年的挑战与新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