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这场游戏中,人们通常只会注意到阿里云与AWS这样的“头号玩家”,但云计算领域中不仅有霸主,也具有各方诸侯,这其中便有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金山云。一直以来,金山云似乎略显沉寂,直到最近一年来数轮大额融资的消息才让它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尽管媒体声音较少,但金山云却早已是中国云计算市场份额的三强,营收仅次于阿里云和腾讯云。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它成立至今尚不足6年。对比于2009年成立阿里云和2010年开始提供云服务的腾讯云,金山云显然是个“迟到者”,这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为何它来的这么晚?
金山云为什么迟到?
有人说过,“一个伟大公司的公司必有一个伟大的产品”,的确,那些伟大与出色的产品会将一家公司带向辉煌,但是,在辉煌之后,这些产品亦会将公司带向坟墓。比如成也塞班败也塞班的诺基亚。
过去,金山毒霸、WPS办公软件和剑侠情缘确实曾引领了一个时代,金山软件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与市场口碑,在2009年,仅游戏方面就为金山软件贡献了60%以上的营收,因而在那时,一谈及金山这个名字,可能人们首先从脑海里搜索出的关键词便是游戏。 可能正因为于此,当其他科技巨头们纷纷积极投身于云计算领域时,金山软件并没有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但金山软件走了一步错棋,公司整体业绩出现了下滑。据2011金山软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所示,该季度内营收2.427亿元,较上季度下降了8% ;净利润7489万元,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12%。而相比之下,那些云计算供应商们的日子却在蒸蒸日上。以阿里云为例,根据资料所示,从2009年到2015年阿里云营收分别为:0.53亿元,4.25亿元,4,46亿元,5.15亿元,6.5亿元,10.96亿元,22.72亿元。同时,自2011年起到2015年,阿里云年营收增速分别为4.9%,15.4%,26.2%,68.6%,107.2%。在看到自身问题与别的云计算厂商的表现之后,痛定思痛的金山软件意识到:云才是自己的未来,于是公司终于在2012年成立自己的云计算公司——金山云,时任金山软件CEO的张宏江同时兼任了金山云的CEO。
正如我们所强调的,金山云是个“迟到者”,通常市场难以给晚来者留下更多的空间,先入局者亦会对新玩家进行联合的打压。但是,金山云似乎成功抵抗住了压力,并跻身进入了中国云计算的三强。那么,金山云的这种发展又得力于什么原因?又是谁成就了金山云?
谁成就了金山云?
如果我们将金山软件的历史一分为二,非金山云时代与金山云时代,那么这两个时代分别具有一位代表人物。非金山云时代的代表人物自然是求伯君,而在金山云时代中,代表人物就是雷军。可以说正是雷军以及他的小米生态将金山云推到了如今的高度。
我们知道,雷军曾一度离开了金山软件并成立了小米,而在离开时,他做了很多的思考,虽然之前金山软件的众多业务均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甚至是杀入了国内细分领域中的前几名,但仅凭这些,金山依然成不了全球IT界中的一流公司,“甚至连IPO都要苦战若干年”,经过反思的雷军对自己说:“原来的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正因为如此,雷军开始有了自己的云计算梦想,他想要有一家能够与百度和腾讯相匹敌的平台级公司。
同时,小米也为雷军带来了全新的启发,他从小米身上看到了数据爆炸性增长带来的机遇,他说道:“如果小米不能用大数据技术转化出价值,我们公司也许真的就会破产了”。雷军意识到,云服务将是整个小米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他将云服务比作小米的生命线,因为这关系到小米云存储成本和安全问题。而且,云未来必然会在智能硬件领域,与智能手环、智能电视以及智能摄像头等小米的智能硬件紧紧捆绑在一起。满足小米智能硬件数据的实时传递和计算,大量的存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理想有了,那下一步呢?企业也好,组织也好,一个团队通常一开始最需要两个资源:人和资金。我们先说人才方面,前文提到,那时张宏江是时任金山软件与金山云CEO,而正是雷军亲自出马将张宏江请到了金山。
为了请到张宏江,雷军可谓是煞费苦心,前前后后一共耗费了数个月的时间。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从小米与金山的全部高管再到张宏江身边的所有朋友,雷军全部都动员了起来,最后还请到了与张宏江同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老同事,后加盟小米科技的林斌去当说客。
张宏江最终被雷军的坚持所打动,来到了金山。而后,事实证明,雷军没有看走眼。张宏江不仅给金山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和雷军一起促成了金山云的快速发展。或许正是具有在微软这样国际化公司工作过的经历,张宏江更加具有国际化视野,而他技术背景则让他可以对云计算技术的市场趋势有所判断,比如在2016年,通过提前布局,张宏江让金山云抓住了视频直播的风口,当年在移动直播APP中排名前200的客户中有三分之一选择了金山云作为他们的服务供应商。
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到整个金山软件,西山居邹涛、张宏江的继任者王育林、猎豹傅盛、WPS葛珂等金山四块核心业务的带头人均是由雷军亲自指定。而他们在金山软件与金山云的发展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员只是企业维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另一个重要因素自然是资金。
众所周知,云计算是一个相当烧钱的领域,企业花费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上亿人民币可能都不一定会做出一定的起色。雷军自然是清楚这一点,于是他首先让小米对金山云提供了支持。2012年,就在金山云成立的同一年中,小米以182万美元收购金山云公司9.87%股份,而之后,小米也一直对金山云给予了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据金山软件的财报所示,2012年小米支付给金山云的综合服务费还只有82万元,2013年就激增到了770万元。
另一方面,从个人方面,雷军也对金山云给予了足够的支持。2014年,雷军提出了“All-in金山云”战略,并承诺将在3-5年对金山云投入10亿美元,他说道,“10亿美元肯定能买到一张入场券和一个板凳儿!”。这显然表现出了他坚决扶植金山云的态度,不过话虽如此,仅仅是小米与雷军自己的这些资金上的支持还远远不够,云计算远比人们想象的要耗费成本,连亚马逊、微软与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都会在人员、技术、运营与维护等方面付出高昂的费用,更何况是金山云这样资历与经验尚浅的年轻公司。
所以金山云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还要进行融资。在这之中金山软件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我们看到在金山云数轮的大额融资中,金山软件多次成为领投者或主要参与者并成功吸引到了IDG这类资本公司的基金。目前,在金山云完成了D系列的总计7.2亿美元的融资后,尽管股权进行了稀释,但金山软件还是占有金山云半数以上的股权,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金山云也可谓是“衣食无忧”。
人才与资金自然是企业存活与发展的必要保证,但它们只是基础,金山云想要在云计算领域中有所作为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对于金山云来说,可能最大的挑战就是它进入市场较晚, 阿里巴巴和腾讯双巨头进入云计算的时间均早于金山云,而青云和UCloud这两家云计算创业公司也成立于2012年,这使得本就不宽敞的赛道变得更加拥挤。所以,金山云若想脱颖而出必须要给自己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雷军经过思考之后,给出了一个坚定的答案:垂直化。 虽然金山云很难在所有领域中与其他巨头相抗衡,但是在一些垂直化的行业中,金山云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这时,小米生态中的海量数据开始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借助于这些数据,金山云可以去判断出当前市场中主流热门的行业与领域,再从这之中挑选出与自身契合度相对高的行业,在确定某一行业容量巨大且有能力至少进入行业前两名的情况下,金山云采用一扎到底且快速反应的策略,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在这一点上它与AWS与阿里云的平台打法很不一样。以游戏行业为例,金山旗下的西山居在游戏制作与运营方面本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而在小米生态方面的数据也把握到了这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得力于这两个方面的帮助,金山云实现了迅猛发展,并专为游戏产业打造出了完整的生态云服务。2014年第四季度中,绝大多数的“爆款”游戏均将金山云选为了自己的供应商,金山云在游戏领域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视频自然是金山云另一个深耕的优势领域, 如前文所述,在张宏江的带领下,金山云成功抢占了绝大多数的移动直播APP的市场。但实际上,金山云在视频方面还有一些更为亮眼的表现,它为一些重 的视频播出提供了保障与支持,比如在支持今日头条对G20峰会直播时,金山云实现了超40万人的同时在线观看,并支持了峰值带宽达到360G时环境下的视频稳定播放,从而保障了G20 峰会视频最终获得 1000万人次的顺利播放。而在近些年中的春节晚会直播中,我们也可以见到金山云的身影。
综上,垂直化的确可以让金山云实现异军突起的目标,但雷军的梦想仅止于此吗?别忘了,雷军的梦想是想要一家可匹敌互联网巨头们的平台级公司,而现任金山云CEO王育林也表示金山云的目标是占有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30%的份额。显然目前的金山云还远未达到上述目标,它在垂直化领域中的深耕只是让自己“扬名”,若想真正的“立业”,它还需要去开辟一些全新的“战场”。
金山云的下一战在哪里?
如同云计算中的其他的对手一样,雷军首先将宝压在了AI上面。实际上,在去年6月,金山云就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云服务产品KAP(Kingsoft AI Propeller),这是一个覆盖IaaS、PaaS、SaaS和行业解决方案四层面的完整生态服务平台。通过该产品,金山云可以将企业所需的不同AI能力进行封装,再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与用户,从而加快AI应用的落地。到目前为止,该产品已经获得了一些实践案例。如在办公领域,金山云帮助WPS对AI的全面快速接入;在智能语音识别领域,金山云为小米智能音箱提供了语言识别、语义识别、语音合成等能力。在D轮融资后,王育林曾表示过,金山云将继续在AI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因而可见,金山云在AI这个战场的战斗还将长久持续下去。
金山云KAP
而伴随着AI的商用落地,金山云还有望在物联网中有所扩展,这个背后依托的就是小米的生态链。目前小米IoT开发者平台上接入的设备量已达8500万,其中覆盖到了诸多的智能家居与智能设备产品。不难想象,每日这些产品中将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数据,因而这就会促使金山云去开拓出自己在物联网方面的数据与信息服务能力。
接着是对于重点领域中的突破。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近些年来,金山云多次完成国家级重大政治性会议和国际性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直播活动中,金山云都提供了帮助。借助于这些项目所积累的经验与技术,金山云将有望在政务等领域中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最后,金山云在海外也将开辟全新战场。目前对比于阿里云与腾讯云,金山云无论从节点数量上还是分布区域上来说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以阿里云为例,我们看到它的海外服务区域不仅在亚太地区分布广泛,而且已经扩展到了美国(硅谷、弗吉尼亚)、欧洲(法兰克福)和中东(迪拜)等地。因此金山云也开始了自己对于海外的布局,不久前,金山云宣布其俄罗斯数据中心已经开启了内测。而且这只是个开始,公司方面表示这只是公司全球化战略规划的节点之一,未来包括印尼、北美、德国等区域都将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建设扩容。目前,金山云在全球有7个Region,分布在中国大陆、新加坡、俄罗斯及中国香港等地,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12个月里,新开通的数据中心数量达到了8个,而在未来12个月里还会新增12个数据中心。
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就目前而言,适用于诸多领域中的“马太效应”也通行于云计算行业之中,尽管从整体来讲,金山云尚处于“第一集团”,但对于占有中国云计算市场近一半份额的阿里云,金山云无疑是个“弱者”。这让公司难以获得一些客户的认可,实际上在一些研究与调查中,很多受访者表示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与影响力是他们进行供应商挑选的重要依据,这点类似于全球市场中的AWS,它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也是处于“支配者”的地位,从而让人们忽略了其身后的微软、Google与IBM等供应商。
而且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根据IDC的资料所示,在中国云计算市场中,第四名中国电信市场占有率为6%,UCloud为5.5%,他们与金山云相差无几。可以想见,对于深处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中的金山云来说,想要保持前三名的地位,并不比跻身前三名容易。
此外,金山云还有一大劣势,就是它在云计算领域中经验尚浅。 张宏江曾坦言,对于金山云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资源的集中与整合、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国内外市场的梳理和布局以及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均需要时间去逐步进行,而且特别对于云计算这个领域来说,没有时间的积累,供应商的产品也难以具有相应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但雷军对于金山云的梦想就无法实现了吗?倒也未必,当年,依靠于小米这只“飞猪”,雷军成功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之后在云计算的风口中又让金山云成功起飞。尽管马云认为“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云计算这场风暴仍然在持续,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依然处于高速增长之中,据IDC数据所示,2017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整体规模超过10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近七成。而政策方面也对金山云具有利好消息。2018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国家将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等,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以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这也将有利于金山云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金山云优势的垂直化领域市场也增长良好。以游戏行业为例,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所示,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同比增长23.0%。 在电子竞技市场方面,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730.5亿元,同比增长44.8%。鉴于中国游戏市场巨大的规模与体量,金山云有望在这一领域中继续巩固自身优势地位。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行业里,金山云将直面中国第一游戏巨头腾讯的竞争,这可能将会对金山云后续的发展构成较大的挑战。
我们看到,在这些年金山云以及其他金山子公司的发展中,雷军的二度出山是一个重大的节点。这不禁让人们想起了重掌苹果的乔布斯,他成功将苹果带到了全新的高度并将曾不可一世的诺基亚彻底打落神坛。那么,被人称为“雷布斯”的雷军是否能够让金山云成为云计算领域中真正的“头号玩家”?
相关文章:
用友三十年风云激荡
25岁的金蝶,正当年!!!
鼎捷的前世今生:从制造业大迁移中走来,专注而不争
市值950亿美元的SaaS公司传奇-Adobe的前世今生
SAP之前世今生
一个伟大公司诞生记-Oracle
百度云的迷失
黄允松和他的青云
四面楚歌下的UCloud
2018年6月15日 一场「中国软件渠道伙伴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共谋未来发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