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观察者,当看到今年无数大小巨头一反常态,纷纷主动进行架构调整,大有一种“滔天”危机来临的感觉。再联想几月来此起彼伏的裁员潮,以及频繁刷屏的寒冬论,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已经上市的BAT等三巨头和京东、小米、美团、拼多多等中小巨头的Q3财报来看,整体趋向仍是积极的。
作为服务边界覆盖到国内每个用户的几大巨头,滴滴、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集体进行架构调整,一举一动牵扯几十万上百万的互联网从业者,更波及几乎所有的中国互联网网民,读懂了调整潮背后的逻辑,就掌握了预测未来的钥匙。
2018成架构调整年?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是《西游记》里的神话设定,互联网行业虽然没有这么夸张,可高节奏的竞争态势,往往几日几月就给人一种数年过去的感觉。
常理而言,互联网公司进行架构调整并不是稀罕事,无论是要开拓新业务、内部整合,还是调整发展方向,都会伴随着互联网企业对原有组织架构的大调整,频繁的变动组织架构是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例如我们标题里提到的滴滴,2017、2018两年时间就经历过三次大调整。
反过来说,一些老牌互联网公司对架构调整态度也会非常谨慎,每次调整都要面临着新组织形式的磨合、业务体系的再梳理及领导层权力再分配,搞不好就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丧城失地。例如标题里提到的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霸主之一,21年来架构大调整也就三次,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公司,发展至今一直没出过大的波动,正因为一以贯之的发展策略,在移动时代成长为最不可撼动的巨头之一。
所以说,互联网公司架构大调整这事,本身就没有一个必然的规律可言。
然而,无论往年喜欢频繁调整架构、还是信仰“从一而终”的互联网企业,在2018年里皆不约而同的或高调或低调的宣布架构大调整,给外界的感觉非常反常。除了标题里提到的三家之外,还有百度、小米、美团、58等等一大串响亮的互联网企业在今年调整了自己的组织架构,说2018是互联网公司架构调整年一点不过分。
人类喜欢从反常现象里总结规律去预测未来,那2018年的架构调整潮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真的是因为互联网寒冬的无奈之举吗?纵观滴滴、阿里、腾讯的架构调整细节,你会发现2018年是移动互联网又一个重要拐点,它们所做的不过是基于对未来大趋势判断,真相远不是媒体炒作的寒冬论的那么简单。
移动互联网三大变化
2018年互联网一片恐慌,互联网公司频繁架构大调整,配合着寒冬论、裁员、股价暴跌等字眼进一步加重了圈内悲观的论调。然而从已经上市的BAT等三巨头和京东、小米、美团、拼多多等中小巨头的Q3财报来看,整体趋向仍是积极的。
天浩认为,2018年互联网公司集体架构调整之所以带来寒冬论调,更多的是媒体的先入为主。自从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除了腾讯等少有的互联网企业,阿里、百度、小米、滴滴等几乎都是一年一次甚至多次进行架构调整。强行把互联网企业架构调整和互联网寒冬结合起来,看似合理,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
(来源:互联网女皇《2018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
之所以现在蔓延悲观情绪,是因为带动行业整体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在2018年迎来了转折期。近两年手机普及度达到一个天花板,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开始下降。不过好消息是,用户使用度却在逐年上升,根据互联网女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相比2008年成年用户花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翻了11倍。
因此,移动互联网迎来三个变化:
第一,用户红利消失。自从今年两会上马化腾在采访中透露,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微信的全球月活已经超过了10亿。如今2019年都快到了,微信对外的用户数据仍然没有进行更新。从微信这个例子上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几年前被频繁炒作的移动互联网红利结束,在2018年真真实实的来临了。
第二,时长红利显现。在2018年之前的移动互联网创业,用户增长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业界却对这些App明星是否缺乏服务 方面关注不深。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ofo、摩拜的异军突起。由于这两个共享单车双雄服务链过于短,虽然平台上都沉淀着几亿用户,可因为活跃度低,在2018年双双迎来自己的“滑铁卢”。
第三,边界竞争让位价值竞争。几年前,微信钱包因为用户规模的迅速蹿升,业界担忧支付宝地位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从去年开始,业界逐渐的从唯用户规模论,转变为用户价值论。最为明显的就是快手的衰落和抖音的崛起,因为平台覆盖的用户层次不同,在抖音用户规模远远落后快手时,业界更倾向于认可前者的商业价值。
这三大变化,直接影响了每一个互联网巨头未来战略的规划。从滴滴、阿里、腾讯身上尤为明显,在三家巨头新架构上,明显能看到以上的转变。
滴滴:“扩张”让位“深耕”
按照滴滴2017年初、2018年初进行架构调整的节奏,新一次架构调整应该在三个月以后。可受今年连续发生的安全事件影响,滴滴将这一节奏提前,等不及2019年的到来,就开始对自己做了大手术。
12月初,滴滴发布员工邮件,宣布组织架构升级。其中包括将专快车事业群合并,成立网约车平台公司;原小桔车服和汽车资产管理中心(AMC)合并,升级为新车服,成立车主服务公司。
除了成立两大平台公司,原品质出行事业群的单车(HT)、电单车(HM)、代驾、企业级业务和原智慧交通事业部的公交业务组成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任命付军华(Maggie)为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总经理,向程维(Will)汇报。
从中,我们除了看到安全在新滴滴中的地位提升,被业界所忽视的是,新滴滴不再追求“增长”,无论是成立两个公司还是其他事业群的合并,所有指向都围绕着“深耕服务”来进行。
2017年初,滴滴架构大调整,当时的内部信显示,2017年滴滴的五大战略关键词为: 修炼内功、智慧交通、专车决胜、全球布局、洪流落地 。2018年初,滴滴架构调整,程维公布了滴滴新的战略,称2018年滴滴有三个关键词: 内外兼修、多线布局、稳中求进。
上两次滴滴架构调整,“扩张”的意味非常浓厚。无论是2017年的全球布局,还是2018年初的多线布局,这家新兴小巨头仍旧野心勃勃,视野放在全球以及出行大行业下所有细分领域,大有一吞山河的气势。
伴随着12月这次调整,滴滴一反往常强调称,要让安全、体验和效率真正成为滴滴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
AT“云”与大事业群
在阿里、腾讯身上,滴滴的架构调整思路同样存在。
今年9月,腾讯迎来了自己第三次架构大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而原有的微信事业群(WX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继续保留。此外,腾讯将整合社交与效果广告部(SPA)与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广告线,成立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
腾讯此次架构调整,有二个关键词。
第一,B端业务首次成为腾讯战略的重点。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的成立,宣布着在未来云服务竞争中,腾讯将倾斜更多的资源。加之保留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如何做好B端,将成为用户红利结束后,腾讯的新关键词。
第二,C端业务开启融合大序幕。新架构里腾讯将社交与效果广告部(SPA)与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广告线,成立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同滴滴将不同的事业群融合到一个体系下一样,在用户红利遇到天花板后,腾讯未来将着手如何更好的开发用户价值上面,想要实现这一战略,一个内部统一的大事业群是必然的选择。
阿里此次架构调整,有二个关键词。
11月26日,阿里集团CEO张勇发出全员公开信: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加强技术、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和建设;天猫升级和裂变为大天猫,为未来5年到10年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充实领导力量,全力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第一,阿里云地位进一步提升。这次调整后,阿里云将全面结合阿里巴巴过去几年实施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机器智能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构架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向全社会开放,为全社会服务。
如果说,腾讯是在加码B端布局,而阿里的架构调整则是深化在B端业务的成果。
第二,天猫升级和裂变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作为脱胎于淘宝商城的天猫,在B2C市场逐渐从后来者,做到现在绝对的老大地位。这一次调整,标志着天猫在阿里体系内地位的又一次升级。同时,菜鸟网络将相应调整阵型,成立超市物流团队和天猫进出口物流团队。
对于云服务的重视,是AT在C端业务成熟后,谋求新的破局方向。云计算被看成科学技术领域的第二次革命,抢占这个入口,将直接触达国内几乎每一个企业,这等同于拥有了一个B端用户的强势入口,为下一阶段的“B端深耕”埋下伏笔。
而大事业群的变化,则是在扩张期结束后,统一各个业务线,在一个大事业群的更好的完成相互之间的融合及提升效率。以腾讯而言,AMS的成立将整合旗下社交和媒体两大流量矩阵,对于如何更有效率的发展广告业务意义不言自明。
纵观今年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进行架构大调整,更多的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结束后,又一次转型的试探。对于互联网企业的未来而言,虽然用户红利结束了,可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依赖的加强,其蕴含的商业价值,不亚于十年前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阶段。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