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爱奇艺在新浪微博发布声明,宣布自即日起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在各端逐步代替原有播放量显示。
此条声明引发行业热议,导演高群书@他回精神病院了 等相继转发“手动点赞”。该条微博声明同时也获得很多网友赞同,就连知名毒舌网红@夏河 也表扬爱奇艺的做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转发评论道“无论这件事能改善的社会益处有多少,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中国的数据造假已不是往酒里兑水,而是往水里兑酒!谁舍得买假数据谁就能骗来真钱的时代该落幕了…”。
爱奇艺毫无征兆的公告,无疑是在行业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弹。目前另外两家大型视频平台优酷和腾讯视频都没有出面作出回应。
爱奇艺这次告别有多突然?
十年来,自从影视剧的重心逐渐由传统电视台转移到网络视频网站之后,衡量一部影视剧市场地位的标准,也开始转向播放量。近年来电视剧在宣传的时候,播放量成为重要的宣传元素,如前不久的热门电视剧《延禧攻略》,其官方微博不断地同步该剧蹭蹭上涨的播放量,50亿、100亿、150亿不断冲击着看客眼球。
(《延禧攻略》官方微博)
动辄几十亿的视频播放量到底是怎么计算来的?据天浩研究,目前的播放量的统计算法比较笼统,不论是点击播放还是电视剧的每集自动播放,都会纳入统计范围,与此同时,预告片、周边花絮、精彩剪辑等短视频,一般也会算在播放量之内。
此外,各方为了利益还会有一些刷量行为,不科学的播放量计算方式加上泛滥的刷量行为,造成播放量严重“注水”,以至于一些热门电视剧公布的播放量动辄上百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7年的热播剧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全网播放量约为422亿;《人民的名义》约为309亿;《欢乐颂2》约为252亿;《我的前半生》约为124亿;《楚乔传》的全网播放量为416亿,热播电视剧突破百亿似乎已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一现象延续到今年,据寻艺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播放量(播放量来自优酷、爱奇艺、腾讯、乐视、搜狐、芒果TV6家视频网站)排名前十的电视剧有四部电视剧几乎全部突破百亿播放量大关。
虽然电视剧大多数是60集左右,而且还会有很多周边花絮视频,把以上视频的播放量叠加起来会是天文数字,可当下热播剧动辄百亿播放仍然“虚”的离谱。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人。8亿网民怎么制造了那么多爆款电视剧?这其中的猫腻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如果此类现象不被扼制,千亿播放大剧或许也将不远。
从爱奇艺的声明在微博上获得圈内和普通网友一致的点赞,可见不只是业外,业内人士都对此深恶痛绝。
其实在关闭公告出来之前,爱奇艺官方、管理层在打击刷量已经很明确了。2016年爱奇艺CTO汤兴日前接受专访时表示爱奇艺自成立便已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进行数据监测系统研发,自主研发了全球领先的实时风控系统和实时防刷系统,能够通过四级防护体系,最大程度的做到流量防刷系统的准确高效。
随着技术的发展,爱奇艺此后还引入AI技术,通过AI大数据机器学习,分析刷量特征,进行类准识别,使防盗刷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可无论防守手段多么高超,刷量仍然屡禁不止。
8月24日,爱奇艺起诉“刷量”公司杭州飞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在上海宣判,法院公开信息显示,被告方杭州飞益专门提供针对爱奇艺网站、优酷土豆网站、腾讯视频网站等视频网站的刷量服务。一审结果是爱奇艺胜诉,获赔50万元。虽然爱奇艺胜诉,可仍不能彻底解决刷量问题。
最为关键的是,任由刷量泛滥将极大破坏影视行业的正常规则。如果花钱刷量成为一部剧的好坏评价标准,必将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无论对平台、网友甚至影视剧制作方,都将是三输的局面。
热度指数评价体系能“刷量”吗
目前爱奇艺关闭播放量关闭前台播放量并非一刀切,天浩登录爱奇艺App注意到,此前在剧集简介下方显示的“播放量”已经统一改为了“热度”。
据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辉称,内容热度同时参考了用户观看行为数据、互动行为数据和分享行为数据。其中,用户观看行为数据指,视频内容被用户观看观看的整体时长数据及完成度;而互动行为数据是用户在观看内容时产生的评论、点赞、转发、弹幕、点击拖拽等数据;分享数据,即用户的对内对外分享。
从这个角度看,爱奇艺想要做的是要打破行业曾经的“唯播放量论”的评价标准,学习短视频行业(快手、抖音)已证明成功的热度指数体系,要建立一个参考多维度指标的视频评价体系,该体系囊括了用户很多观看行为,比之单一的播放量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即使有关方想要热度指数,因为平台算法可以随时变化而不像播放量的数字是静态,成本和门槛将大大增加。
天浩认为率先于行业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数据显示,爱奇艺此举风险和机遇并存。风险方面,在市场竞争白热化时代,毕竟爱奇艺只是视频平台中巨头之一,没有绝对的行业话语权。如果市场不接受爱奇艺的这种行为,其他巨头没有跟进爱奇艺联合起来抵制“刷量”。仅是爱奇艺一家平台在坚持,最终的结局可能是理想主义的一场“裸奔”。
日前,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接受采访时表态,“如果市场前台流量数据能够净化到基本真实、公平反映内容价值的程度,不排除恢复前台流量显示。”或是给自己留一个后手。
其实纵使刷量严重,视频播放量仍是行业评判影视作品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用户而言,播放量数据是最直观的分辨视频的参考,对于内容创作方而言,播放量数据是指导创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平台而言,播放量数据的价值是表现用户的喜爱程度,是日常运营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一旦平台自己出一个热度指数,那么算法的公平性、合理性就决定了其价值,能不能“服众”还有待市场检验。
机遇方面,爱奇艺率先关闭播放量,行动上已占据舆论制高点。此前包括《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华网》等权威媒体都对此进行公开批评,而且业内许多埋头做内容的从业者也早已对刷量深恶痛绝。
在大数据时代,不可能脱离了数据去评价一件事物。热度值的这些数据难道不能“刷量”吗?爱奇艺的热度指数同样存在被“刷”的可能性。爱奇艺热度评价体系同时参考了用户观看行为数据、互动行为数据和分享行为数据,虽然维度比之播放量更多了。
目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成熟且老练的刷量灰色产业链条,评论、点赞、转发等数据依然可以作假。例如豆瓣评分系统,通过用户点击想看、在看评分得出最终值,看起来比播放量更加科学,然而依然逃避不了“刷分”的行为。天浩认为,只要数据存在一天,都有作假的可能,热度值也可能刷量。
告别是假争控制权才是真
刷量行为为什么成为行业“毒瘤”屡禁不止?只把刷量行为归结到电视剧这一方是片面的,很大因素是平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和纵容助长了这种风气。
视频行业的刷量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一部剧的播放量上去了,随之而来的广告、片酬、版权费等都会随着水涨船高,而视频播放平台也希望数据好看,很多观众或许对当下热门的电视剧并不感冒,但发现它的播放量高了,用户的从众心理就可能诱发他们愿意去点开看,平台又聚集了用户。所以,无论是片方还是视频平台都希望播放量的泡沫越吹越大。
随着各大电视剧比拼“前台播放量”的失控,平台对片方的掌控度失效,许多剧靠刷量霸榜各视频平台热播排行,行业愈发离谱甚至引来《人民日报》批判。虽然刷量对片方和视频平台的宣传都有效果,但泡沫一旦越吹越大,平台对片方的掌握权势必有所减弱,因此平台就不可能再对刷量行为无动于衷。
天浩认为爱奇艺告别刷量是假,争夺对视频内容热度的决定权才是真。根据算法得来的内容热度,爱奇艺将拥有最大的话语权,根据需求还可以“定制”算法。这样平台将有足够的控制权,因此各剧将不能以“假数据”裹挟“民意”。此举不仅能在道德上站得住脚,也不会让广告方看到太离谱的广告效果,爱奇艺何乐而不为?
行业对数据依赖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真正的脱离数据,爱奇艺此举其实是在试图创造一个更加精细化的指标,建立完善的多维度视频评价体系,最终真正掌握定义“好剧”or“坏剧”的权力。而关闭前台播放量又能获得多方的口碑,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手段。可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没有前台播放量,未来各大平台或将竞争谁的“热度指数”更客观。
2017年全国两会上,主持人曹可凡提出议案,“建立公平客观的文艺评价体系,以打击影视数据造假现象”。天浩认为,如果整个视频行业摈弃“饮鸩止渴”的思维,彻底联合起来戳破“播放量”的泡沫,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把视频质量的评价主动权真正的移交到用户手里,而不是让“某一方”成为定义好剧坏剧的“大哥”,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视频发展环境,让好的作品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